03.06 魯迅有哪些文章值得一讀再讀?

信陵君無忌


說到魯迅的作品,人們往往會想到他的小說,如《狂人日記》,如《阿Q正傳》等,但我卻認為,值得一讀再讀的文章,是魯迅的一篇散文《阿長與》。




可能有的讀者並不熟悉這篇文章,但是它真的被魯迅先生寫得一波三折,婉轉動人。

也許你會認為,我的評價和你心目中的魯迅風格不符,那是因為你沒有認真讀過《阿長與》。

我不知道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魯迅寫下這一篇散文時,他所居住的北京是否正下雪。魯迅是南方人,他也許正穿著厚厚的棉袍,靠著屋內的爐火,目光透過窗格觀賞屋外飛舞的雪花,那一瞬間,他的目光可能早已越過北國的寒冷,回到了童年的南國故鄉。那裡,就有魯迅和他幼時家裡的女長工——阿長。

我們所熟悉的魯迅先生,是從照片上看到的,從課本上讀到的,從紀念館裡瞻仰到的,他是頑強的,又是堅硬的,他是以鬥士出現的。


可是,只有細讀魯迅先生關於故鄉的文字,讀熟悉他的阿長媽媽,讀他渴盼已久的《山海經》,就能讀懂他情趣盎然的童年世界,讀懂先生豐富又溫情的內心。
說真的,我喜歡這樣的魯迅,喜歡溫情的、柔軟的和帶有童真的先生。

這樣的魯迅先生形象,絕非我杜撰,因為這篇文章裡的魯迅,就是如此!

《阿長與》這篇散文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全文以作者的感情變化為線索。

行文伊始,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簡練的語言介紹了長媽媽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目的是說明阿長是一個沒有社會地位,甚至連真實姓名也不為人所知的平凡農婦。

接著寫了“我”並不喜歡長媽媽(即題目裡的阿長),因為許多原因,比如她喜歡小聲竊竊私語,夏天時還在床上擺出一個“大”字,實在睡姿不雅。當然,長媽媽也很迷信和愚昧,而且重規矩,這讓身為孩童的“我”很不喜歡。

就在讀者覺得行文絮叨時,作者筆鋒一轉,寫了“我”對長媽媽產生新敬意的原因。長媽媽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買回了令“我”渴慕已久的、帶著神奇圖畫的《山海經》,這一行為簡直讓“我”驚喜萬分!


這個粗獷又不起眼的長媽媽,“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唯有她能讓“我”讀到傾慕已久的山海經,這讓人多麼欣喜啊!於是,在作者“剝筍”式的描寫中,讓讀者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重新認識了一位普通又令人崇敬的女工——長媽媽。

作者在一波三折展現長媽媽的品格風貌之後,又在文章結尾,蘸著深情的筆墨抒發了自己對她的無限懷念。

每每讀到本文最後的抒情部分,說真的,我真的想流淚。這是我讀其它所有魯迅作品時,都不曾有過的體驗!

那種來自故鄉的柔軟,來自故人的溫情,魯迅把它留在散文裡,也流淌在讀者的心田裡……


我是粒粒七七,我閱讀,我思考,並且認真書寫上文。別忘了關注我哦~


粒粒七七


魯迅作品裡,我以為《阿Q正傳》值得一讀再讀。

建議不妨與嚴順開老師主演的同名電影,一起欣賞,你會更加具有直觀感。

既然題主問的是作品,我們來分析一下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

這部小說寫於1921年,是魯迅先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文中的主人公阿Q雖然不起眼,卻是世界文學長廊裡一個著名的人物形象。魯迅寫本文的初衷,是想暴露國民的弱點。

阿Q是一個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後的貧苦農民,他生活在舊中國的農村,貧窮得沒有立錐之地,依靠打短工為生的阿Q,甚至窮得連姓名也沒有,他受盡別人的剝削和欺凌。

但是阿Q不懂如何通過反抗,來爭取自己權利和尊嚴,反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阿Q的特點是悠然自得、妄自尊大,同時還自欺欺人,“精神上的勝利”是他的致勝法寶。

比如他若被強悍之人欺負了,他卻不敢反擊,因為他卻沒有力量和膽量去反抗,他會在心裡安慰自己:就當是兒子打老子!然後,他自己就帶著勝利的微笑走開了!

這種精神勝利法,使得阿Q的性格和思維方式既愚昧又可笑。如此一個人物,他還不忘去欺凌比他還要軟弱的人,他真是貨真價實的欺軟怕硬。

阿Q作為一個最底層的勞動農民,沒人能看起他。當辛亥革命爆發的消息傳來時,眾人都很害怕,他很“神往”革命,並且希望以此打個翻身仗。不過他的革命的目的,只是想得到女人,得到房子,床,或錢財。

魯迅先生塑造了這樣一個人物,也反映出辛亥革命黨人在進行革命時,並沒意識到農民這一階層的革命要求和力量,也沒做到啟發和發動這股力量,所以造成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竊取,變革的目的也沒有達到。

阿Q這個小人物,最終被所謂革命政府誣為土匪,被綁上法場,草草結束他麻木又悲慘的人生。

在《阿Q正傳》小說裡,作者塑造的令人難忘的阿Q,他的麻木和不覺悟直擊人心。

這個小人物,也啟發今天的我們去思考:

阿Q生活的時代雖已過去,但阿Q的性格和其所包含的思想內涵,卻並未在生活裡絕跡,這正是這部小說的魅力所在!


蘭闍讀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這些散文達到了平淡的極致,連他絕交的弟弟周作人都是稱讚的。


情棋書畫


若問魯迅有哪些文章值得一讀再讀?我以為應當為《阿Q正傳》。

《阿Q正傳》寫出了一個國人的魂靈。

你要了解中國人的心理特徵,魯迅的《阿Q正傳》不可不讀。

在現代的中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著阿Q的影子。

阿Q是範圍塑造的結果,同樣範圍也可以改造阿Q。

只是這樣的範圍還沒有。


天使之翼22143


《示眾》

最直接地展現了看與被看的關係,這個關係可以放到各個時代背景下。有點悲哀,我們其實都是其中的一員。

《狂人日記》

到底誰才是狂人?看透了世界的本質,做出異於常人的行為,是瘋子嗎?還是真正的人?也許狂人也只是臆想,他其實就是瘋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