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揭祕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七)——她是第一代法學教育家

1、謝飛

謝飛原名謝瓊香,曾用名阿香,謝明明。1913年2月3日出生於廣東省文昌縣 (今海南省文昌市)湖山鄉茶園村一個農民家庭。1924年考取海南公學。1926年9月考入廣東省立第六師範學校讀書。受革命思想的影響,192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文昌縣湖山區團支部書記,溪尾、湖山聯區婦女協會主任。同年6月,參加湖山區農民赤衛隊,積極準備革命武裝鬥爭。

揭秘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七)——她是第一代法學教育家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在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時期,義無反顧地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擔任中共文昌縣溪尾、湖山聯區區委委員兼區委婦委書記,縣婦女協會委員。1928年10月,謝飛同志在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工作,先後被派遣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29年7月任中共南洋臨時委員會(新加坡)和馬來亞共產黨中央機關秘書、文書並參與掩護工作。1932年2月回國,先後在中共福州、廈門中心市委秘書處做機要工作。1934年5月調江西瑞金中央蘇區,任國家政治保衛局機要秘書。1934年10月,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

1935年11月,謝飛同志任蘇維埃中央政府工農檢察部幹部。1936年1月,受中央委派,陪同劉少奇同志由陝北赴天津、北平、太原重新組建中共北方局並擔任劉少奇同志秘書。1937年10月和1938年4月,謝飛同志先後在延安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和中共馬列學院學習。1939年4月後,歷任中共中原局組織科科長、中共鄂豫皖區黨委候補委員、中共舒無地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中共路西特委宣傳部部長、黨訓班主任。1940年秋,到新四軍軍部執行任務。

1941年3月後,歷任中共蘇南區地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區黨委黨報負責人,中共浙東地委常委兼宣傳部部長,中共四明山地委常委,中共三北地委常委兼宣傳部部長。1945年1月任中共餘上中心縣委書記兼新四軍浙東縱隊餘上獨立營政委。同年12月,任中共華東局婦委會常委兼組織部部長。1947年1月任中共華東局宣傳部科長,華東局駐大連辦事處處長。1949年1月任中共中央東北局特委委員、東北紡織工業部職工學校校長,同年6月任華北人民革命大學三部副主任。

揭秘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七)——她是第一代法學教育家

新中國成立後,謝飛同志於1950年1月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專修科副主任、主任,1953年9月,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基礎理論和憲法學研究生。1956年12月,擔任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副校長。1959年3月,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和中央人民公安學院合併為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謝飛同志任副校長,主管教學工作,她兢兢業業,刻苦研讀馬列理論,逐步成長為新中國第一代法學教育家。

"文化大革命"期間,謝飛同志蒙受不白之冤,被關進監獄,1973年7月經中央批准無罪釋放。1979年12月,謝飛同志擔任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副校長。1980年1月,謝飛同志任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1982年1月,任中央人民公安學院副院長。2000年2月,謝飛同志離職休養。2013年2月14日凌晨5時57分,謝飛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中國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揭秘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七)——她是第一代法學教育家

2、蔡暢

蔡暢(1900-1990),原名蔡鹹熙,蔡和森的妹妹,晚清名臣曾國藩之後,1900年5月14日生於湖南雙峰縣荷葉光甲堂,乳名毛妹子。 1915年入長沙周南女子師範學校求學,1916年畢業留校任教,1919年與向警予共同發起組織周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和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0年參加新民學會和工學世界社,1922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192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1924年去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翌年回國,任中共兩廣區委婦女委員會副書記,並在何香凝領導下任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幹事兼婦女運動講習所教務主任。

北伐時期,先後任中共江西省委婦女部部長兼北伐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中共湖北省委婦女部部長、大革命失敗後,先後在上海、香港任中共中央婦委委員,在廣東省委婦女部工作。1928年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部長、白區工作部部長兼婦女部部長,江西省工農檢察委員會主席。1934年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34年10月參加了舉世聞名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後,任中共陝甘省委委員,統戰部部長,組織部部長和陝甘寧邊區政府婦女部部長。

揭秘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七)——她是第一代法學教育家

1941年任中共中央婦委代理書記,後任書記。1943年為中共中央起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各抗日根據地目前婦女工作方針的決定》,提出婦女工作以生產為中心的新方向,糾正了王明在婦女工作領域的主觀主義、形式主義錯誤,開闢了婦女運動的嶄新局面。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1946年籌建東北解放區婦女聯合會,指導東北土地改革中的婦女工作,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書記。同年被選為國際民主婦聯理事,1948年在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上,被選為全國總工會第六屆執行委員、常委、女工部部長。同年當選為國際民主婦聯副主席。

1949年春,主持召開第一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當選為全國婦聯主席。同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建國後,歷任全國婦聯第一、二、三屆主席,第四屆名譽主席。是中共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1990年9月11日逝世。

揭秘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七)——她是第一代法學教育家

3、廖似光

廖似光(1911年--2004年7月2日),女,原名廖嬌,凱豐同志的原配夫人。 1911年生於廣東惠陽縣周田村。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春調往香港,擔負掩護共青團廣東省委機關,並參加機關編寫,油印傳單、宣傳品的工作。由於叛徒出賣,曾被港英當局逮捕。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1930年9月回上海擔任團中央政治交通員,做傳遞情報文件等秘密聯絡工作。1933年秋調往中央蘇區,在少共機關工作,同年底轉為中共正式黨員。

揭秘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七)——她是第一代法學教育家

1934年10月隨紅軍參加長征。1935年10月到達陝北後,在陝甘寧邊區糧食部工作。1936年春任共青團瓦窯堡市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1937年初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7年7月任陝甘寧邊區總工會勞動保護部部長,1938年10月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職工運動委員會委員、副主任。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長江局婦女工作委員會委員,組織了中國工人抗敵總會籌備會,擔任全國新生活婦女指導委員會理事。1938年10月隨中共代表團撤往重慶。1939年1月後在南方局組織部工作兼從事婦女工作。

1941年後回延安,參加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1942年3月任隴東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秘書室處(科)長。1944年2月任隴東分區公署副處(科)長,隴東分區公署貿易分局副局長。1945年4月至6月作為大後方代表團成員出席七大。6月任中國解放區婦女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委員。

日本投降後任晉察冀分局黨校幹部處處長兼工人訓練班主任。後隨黨校撤往山西陽泉,深入農村參加土改,發動農民支援解放戰爭。後調山東參加兩廣縱隊,任留守處政治委員。1948 年8月出席在哈爾濱召開的全國第六次勞動大會,同月至1949年9月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後隨南下部隊進入廣州,任第三、第四野戰軍後勤部政治處副主任,參加城市的接管工作。

揭秘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七)——她是第一代法學教育家

1949年10月任中共廣州市委副書記、廣州市工委書記和廣州市總工會籌委會主任。1951年3月當選廣州市總工會第一任主席。1953年9月任廣東省重工業廳廳長。1953年11月任廣東省重工業廳黨組書記。後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工業部副部長,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85年退居二線。2004年7月2日因病在廣州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