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甲午戰敗後,帝師翁同龢為何還要領著弟子們繼續搗亂?

1895年後,中日戰爭戰局已定,日軍佔據明顯優勢,清軍無力迴天。

在甲午戰爭敗局已定的情況下,之前一味主戰的清流派官員仍在繼續鼓譟,並亂出昏招,胡言亂語。

如御史安維峻即冒死上折,其中公開指責慈禧太后“既歸政我皇上矣,若猶遇事牽制,將何以上對祖宗、下對天下臣民乎?”

此折既出,一時朝野震驚。

事後,因病未入朝的恭親王奕對同儕大為不滿,說:“這等奏摺,歸檔了事。何必理他?諸公是否欲成此人之名?!”

最終,安維峻被革職發往軍臺效力,而同黨士人爭送之,甚至有傳說稱“大刀王五”也為之護送前行的!

甲午戰敗後,帝師翁同龢為何還要領著弟子們繼續搗亂?

然而,世後只有評價公道者,如臺灣史家高陽即在《翁同龢傳》中譏評說:安維峻沽直買名,竟竊得大名而去!

高陽稱安維峻為“竊名”,可謂一針見血,大意也基本如此。而事實上,其實不止是安維峻如此,其他清流黨也是如此。

這種遺風,說白了就是明末的東林黨人遺傳所致。而明朝的覆滅,那些嘴炮東林黨人豈能無咎乎?

甲午戰敗後,李鴻章不願單獨承擔議和罵名而要求翁同龢一同前往日本,但遭到後者的堅決拒絕,其理由是:

“若餘曾辦過洋務,此行必不辭。今以生手辦重事,胡可哉?”

翁同龢的回覆可謂冠冕堂皇,亦可見其小人心智。戊戌年中,被罷回籍的翁同龢被追加處罰時,其中既有“用心險詐”一評價,這也算符合事實,不算汙衊。

甲午戰敗後,帝師翁同龢為何還要領著弟子們繼續搗亂?

更有甚者,在《馬關條約》簽訂後,帝黨清流們仍做慷慨陳詞,其交章諫劾,認為簽約“剜肉補瘡,飲鴆止渴”而要求拒和毀約,遷都再戰。

誠然,這些高談闊論雖貌似有理,但清流們對其中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卻完全不加考慮。事實上,如遷都再戰,清廷未必不崩潰,而中國無非更早的進入內亂而已。

 赫德曾說,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根本無正義可言,正義完全在中國一邊。但單靠正義不足以成事,正如一根筷子不能吃飯,正義還需要第二根筷子——實力。

可惜的是,中國人以為自己有充分的正義並希望以此來制服日本的鐵拳,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清末義士唐才常也說,清流黨人“無論曲直強弱,勝負存亡,但一不主戰,天下共罪之。”

從這一層面上說,帝黨清流們不是考慮敵我雙方力量對比而是激於大義、按道德信條來決定是否戰爭,這無疑是一種清談誤國。

如辜鴻銘在《清流傳》中說的,“好大言,原是書生本色。蓋當時清流黨群彥之不滿意於李文忠(鴻章),猶如漢賈生之不滿意於絳候輩也”。

甲午戰敗後,帝師翁同龢為何還要領著弟子們繼續搗亂?

據說,恭親王奕臨死前,光緒帝曾親往探視。當問起“朝中人物,誰可大用”時,老皇叔堅決不提翁同龢。

光緒皇帝等不及,就問:“如今戶部尚書翁同龢如何?”

恭親王聽說後,其掙扎著起身,大聲道:“是所謂,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也!”

試想,恭親王老於世故,閱人無數,如此反應,似不無道理。

戊戌變法前,翁同龢被罷回籍,其臨終前也曾自詠一首:“六十年中事,傷心到蓋棺;不將兩行淚,輕向汝曹彈。”

想必,翁師傅對後人之譏評早有預知矣。

這怪不得別人,而只能怪他自己。師傅如此,弟子亦如是,即所謂攪屎棍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