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他本是賢相,遭武則天男寵誣陷險沒命,再次當宰相時,徹底變了樣

狄仁傑病重時,一位名叫魏元忠的宰相,接替他走進了武則天的執政中樞。這位和狄仁傑一起經歷宦海浮沉的魏宰相,雖然比不了狄公那福爾摩斯般的斷案奇技,但也是位文武雙全的一代名相。

他和狄仁傑一樣,德才兼備,剛正不阿,然而人生結局卻比狄仁傑悲慘太多,一生經歷數次流放,最後還以七十多歲的高齡死在了貶謫的路上。

魏元忠是河南商丘人,早年,是一名意氣風發的的國子監學生。他在中央官學時,不問名利,一心治學,尤其熱衷於研究古今兵事成敗。

他本是賢相,遭武則天男寵誣陷險沒命,再次當宰相時,徹底變了樣

魏元忠

在高宗的儀鳳四年時,大唐遭遇西南吐蕃進犯。魏元忠就借先前所學,對朝廷此時的用兵得失做了一番精細獨到的分析,然後,他把自己的主張寫成密奏呈送高宗。

高宗看完他的奏章後驚為天人,當即下詔,把他調進了中書省。就這樣,魏元忠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久,官職就升到了監察御史。

高宗駕崩後,第二年,揚州徐敬業大舉叛亂,武則天派李孝逸率30萬大軍前去平叛,任命魏元忠作為監軍一同前往。

這個李孝逸是貴族,可卻不是帶兵的人才,平亂期間,多虧魏元忠幾次關鍵時刻都做出正確決斷,他依計而行才大獲全勝。在這場大戰中,魏元忠可謂是算無遺策,立了首功。因此,平叛勝利後,魏元忠的官職便一路高遷,先做司刑正,接著,又升到洛陽令。

他本是賢相,遭武則天男寵誣陷險沒命,再次當宰相時,徹底變了樣

李孝逸

後來,武則天登基後,魏元忠的官職又從御史中丞一直做到了宰相。這時期的魏宰相,正派廉潔,剛直不阿,深受朝臣敬佩。

當時的張易之倚仗女皇寵幸,囂張跋扈,眾臣都不敢得罪他,但魏元忠卻從來都依法辦事,不留情面。比如有一次,張易之縱容家中一惡奴肆意凌暴百姓,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只有魏元忠敢做主依大唐律法處死惡奴,引得大家無不拍手稱快。

但他這眼裡不容沙子的做派最終也得罪了不少人,因此遭到酷吏們羅織罪名陷害,被反覆流放領表。然而回來後,他依舊不改往日作風,繼續向朝中腐朽勢力開戰。本來他就得罪過張易之,後來,又因為奏請武則天不要讓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恃寵禍亂朝廷,徹底得罪了這兩位美男。

他本是賢相,遭武則天男寵誣陷險沒命,再次當宰相時,徹底變了樣

武則天與張易之、張昌宗

於是,二張為發洩憤恨,就趁武則天臥病的時候,誣告說魏元忠與人合謀圖天下,甚至,還編造出一句魏元忠的“原話”:“主上老矣,吾屬當挾太子而令天下。”就憑這一句話,武則天就把魏元忠關進牢裡,並判以死刑,只待問斬了。

在正派大臣朱敬則的拼死營救下,武則天最後才終於查實,確實是誣告。但是為了心愛的男寵,她還是把魏元忠遠遠地貶到了嶺南的高要縣,地點在今天的廣東肇慶。

後來,宮裡爆發了驚天動地的政變“神龍革命”。武則天被逼退位了,李顯登基做了皇帝。他繼位後,立刻派人把遠在嶺南的魏元忠請回朝廷,重新拜為丞相,委他大權,處理軍國政務。

他本是賢相,遭武則天男寵誣陷險沒命,再次當宰相時,徹底變了樣

唐中宗李顯

可此時的魏元忠,已經年老,而且此前經歷的多次劫難,已經把他徹底改變了。天下復歸大唐後,人們對這位曾經萬分受人仰慕的賢相抱以厚望,可是很快所有人都發現,這個魏丞相已經變得大家都不認識了。

他原來的一身剛正沒有了,廉潔也不復存在。而且,他也不再勤勉朝政,而是一心巴結權貴,還抑棄那些出身寒微的人才……他請旨想回鄉祭祖,皇帝不光答應,還賜他大量儀仗、錢物。可風光回鄉的魏元忠,把這些錢全部藏起,半文錢也不拿出來哪怕做一點點施捨救濟。

接下來,他又在和武三思的鬥法中,與宗楚客結下了仇。在宗楚客的運作下,不斷有人上奏舉報魏元忠“叛逆”。於是,本來因為害怕宗楚客加害已獲准告老還鄉的魏元忠,又被唐中宗連續貶職。

他本是賢相,遭武則天男寵誣陷險沒命,再次當宰相時,徹底變了樣

武三思

最後,他被貶到了思州,也就是今天的貴州省務川縣,做縣尉。於是,七十多歲的魏元忠又千里迢迢地趕赴貴州。可是,年高體衰的他,剛走到重慶涪陵,就病逝在了長江邊上。

這一年是707年,距他705年從流放地廣東高要回到長安,還不到三年時間。一代名相,就這樣魂散他鄉。

他死後,各種哀榮紛至沓來,都贊他是國之賢良。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是否會懷念那個曾經有著無限熱血和抱負的國之賢良魏元忠呢?

史料出自《舊唐書》,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