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乡村教师是否真比城市教师压力大、待遇差、工作辛苦?是否需要更多的关照呢?

大象144583431


关照乡村教师,也会损害城里教师的利益!

刚刚一位同事因为晋级高级职称落选而非常郁闷,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落选了,而且在学校里,各种资格都是排到最前面的,如果按照以前的情况,是完全可以晋级的。现在落选的原因是大批农村积攒下来的老教师,尤其是教龄超过30年的老教师,这一次大批量的晋级高级了。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 这些教龄满30年的教师,虽然不能自然晋级,但是晋级高级教师不占学校名额,也就是说即便学校里没有高级教师的名额,你的教龄已经满了30年,也同样可以递交晋级材料。其实,这些名额不是额外给农村教师增加的,而是把城里老师的高级名额,拿出来一部分分给了乡村教师。

现在国家对乡村教师的扶持力度是很大的,比如在特级教师、高级教师、职称待遇方面,都会给乡村教师拿出不少的名额,向乡村教师倾斜。

那么,这对城里老师公平吗?也不公平!

论压力、论待遇、论工作辛苦,城里老师不比农村教师好!事实上,学校越好,社会的期望值越大,老师的压力也就越大,工作会越辛苦,所以多数城里老师的工作比农村更辛苦。尤其是有些地方的农村学校,校舍建的很漂亮,设施也非常好,但是就是因为师资力量不行,而导致留不住学生,甚至出现老师比学生还多的学校,你说这些学校的老师和那些一个班五六十人的老师,哪个更辛苦?至于待遇,同一地区的乡村老师有额外的补贴,工资待遇并不比城里差。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去城里而不是乡村呢?我觉着这不能完全用待遇来分析。

1、思想观念的影响:多数老师都是从农村考学出去的,如果再回到农村当老师,不仅家人觉着脸上无光,自己心里也不会愿意。至于出生在城里的孩子,他就更不会选择去乡村当老师了。

2、结婚和子女教育观念:城里的老师,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对象,在乡村,一个大学生招什么对象?毕竟村长的女儿也不多,况且人家也不一定看上你,你一个大学生,会找一个村花吗?城里工作的人,会跟着你去农村吗?如果在城里,可以找个上班族,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待遇也就不错了,这在农村是不可能的。当然,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更不愿意回农村了。

3、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个没有问题吧,很多“北漂”住着地下室也不愿回小城市,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在农村当老师,别说没有钱,有钱你也不好花啊,总不能天天开车去城里消费吧?

所以,乡村教师的苦,并不是或者并不仅仅是待遇低造成的,同一个地区,如果乡村教师待遇低,城里的老师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低。

但是,国家为什么要关注乡村教师呢?

我觉着关注乡村教师,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现在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乡村教师找不到优秀的大学生,学生拼命往城里学校挤,导致了很多教育问题。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有利于疏导这些问题。所以,虽然城市老师同样辛苦,国家照顾乡村教师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没有什么值得攀比的。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赢在高三


我是15年考入乡村在编教师,在农村小学工作三年,工作强度一般,有自由时间,有业余生活,下班在四五点左右,有时候觉得挺无聊,没有前途,并且觉得单位离家有点儿远,开车要四十多分钟,所以鬼使神差地决定考到县城,认真准备了几天,竟然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被遴选到县直学校,当时出成绩的时候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因为是第一名,所以我有资格优先选学校,所有的县直学校我可以优先选择,所以我选择了我家小区对面的一个中学,离家只有几百米。本来想一辈子呆在这个学校也可以了,可是目前的生存状况是这样的:早上7点上班,带初中三个班级的英语课,每个班一周8节课,一共24节课,每周两天早读,平均一天5节课,剩下一点儿时间,批改作业,试卷,成绩分析,大会小会,应付无休止的各项检查,晚上6:45放学,回到家吃完饭八点多,一刻不敢耽误,赶紧备课,做课件,因为第二天必须要讲新课,否则就跟不上进度,每天备课大约到10点,洗漱休息,时常担心自己会在某一天猝死在讲台上,想走没门儿,因为跟学校签订了5年的服务期。现在陷于巨大的无奈与绝望中,每天被逼的除了在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没有一刻是属于自己的,无比懊悔当初考县直的决定,现在我愿意一辈子奉献给农村小学,可不知道此生还有没有机会!


兔八戒爱生活


有句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我们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和当地情况来看。

十年前,就西南地区而言,云南教师工资最低,而且低很多。四川次之,贵州最高,而且高出云南很多。如今,云南教师工资有所提高,和四川基本持平,而贵州仍然最高。这就是地区差异,最近我在网上和一些网友聊天,他们地区比云南还低。这就是省与省之间的差异。

云南情况看,市县之间有差异,县与县之间工资也有区别。再说小一点,一个县之内,悬殊更明显。我工作21年,农村10年,城市11年。当初在山区工作,觉得城市条件是多么好,真令人向往。那时候城市确实比山区,比农村好,待遇好,教学质量更好,对孩子读书有很大好处,农村确实无法比的。好在政策好,我参加城市教师招聘,如愿考入城市工作。从一个山区教师变成一个城市教师。如今在城市工作11年。城市教师是一个标签,是一个小光环。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承认,10年前,城市教师是比农村教师待遇好,条件好,最起码孩子读书不用愁。如今,城市教师工资比农村教师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农村教师工资最少也比城市教师多500元。农村职称普进,近三年只要履职年限达到的,全部进副高。一级就更简单了。而城市教师就没那么好运了。名额有限,哪个职称晋升都不容易,好多老教师都还在等候,年轻教师就更不要多想了。可以试想,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工资差距有多大?

再说农村教师的生活质量。首先是交通方便,过去每进城一次,车程5小时,如今交通便利,处处柏油路,车程大大缩短,最远一个半小时,最快40分钟,山区教师进城已经很方便了。周五上完课回城天不黑,周一到校还不到上课时间。山区教师多数住校,宿舍修缮一新,住着也舒心。坝区很多乡镇教师几乎不住校,每天早出晚归,课时量少,每天早上去上课,下午放学回城里,路途中就当观风景。城周边的教师已经到学校了,城里的教师还堵在路途中。如今,城市退休教师越来越多,教师越来越紧缺,每年都要向农村招聘教师。十年前报名考试的老师蜂拥而至,人潮如流。如今,农村教师的孩子就读义务教育阶段都有保障,不用操更多心。城市学校招老师门庭冷落,报名的老师越来越少,甚至招不够,岗位空缺。工资高了,谁愿意来?何况进入城市工作,工资要被降级。

教学质量就更不用说了,农村教师轻松得太多了,一个班多则二三十个,少则几个学生。批改作业在课堂上轻松解决。而城市教师就不那么好过了。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但凡家里条件稍好的都把孩子往城里送。近几年城市学生爆满,城市所有学校都无法满足就读需求,已经开始向郊区转移。城市超大班额教学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每个班都是超大班额教学。每个学校的学生少则一千多,多则四五千。甚至有些学校开始出现摇号就读。像这样的大班额教学,光是老师批改作业就够呛,还有很多杂事。

每个学期结束,山区,平均分及格的班级屈指可数,坝区稍好一些,城市平均分低段80多分也是低的,高的达到90分也在50名后。高段随着难度增加,平均分有所下降。那山区会是什么样就不难想象了。可以想象竞争有多么激烈。按说,农村教师的待遇提高了,而且学生数量很少,教学质量不要说超过城市,最起码和城市接近,不要拉得太远,但事实并非如此。差距就是那么大。

十年前,山区坝区学生辍学率高,如今家长不让学生读书就是触犯法律,政府监管,几乎没有学生辍学。如果是转学到城市的学生,由接收学校开出证明即可,随时把学籍转出,辍学率大大降低。

最后说一下安全,如今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提高,除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也关注孩子的安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安全是第一位的,管理不慎就会出安全事故。要么家长受害,要么老师受害,甚至牵连学校。这样的事每个学校都时有发生,无可避免,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这也是绷在学校和老师心里的一根弦,毕竟学生太多,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我这样分析,大家可以想象城市教师的工作压力大还是乡村教师工作压力大,就不多言了,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至于该不该关怀,那是肯定的,都该关怀。当然,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完全一样。毕竟很多回答都是根据地方情况而言的,这也无可厚非。

谢谢你的耐心阅读!





高原歌者


作为一名有20多年教龄的城市教师,个人觉得:城市教师,可以和公务员比,可以跟国企甚至外企员工比,也可以跟其它事业单位的从业者比,但你千万不要跟农村教师比,没那必要!农村再好,如果让你放弃城市的工作去农村任教,你肯定也不乐意;何况,农村确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有些地方的偏远落后甚至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农村干过两年。

那地方不算偏远,与灯火辉煌的省城只隔一条黄河,但生活确实艰苦。学校周围是大片大片的菜地,但你却没地方去买菜,因为菜农们都把菜直接运到城里去卖了;你想到城里去买吧,又没有公交车,只有一趟从省城通往郊县的班车,等半小时未必能等来一趟。吃的水也是城里拉来的,水车大概每两周送一次,送来后贮在水窖里,我们用水时再用桶从窖里打上来,曾有同事从打上来的水里发现过死老鼠。因为学校周围都是菜地,而种菜又需要储存大量的农家肥,所以,整个校园的空气中都充盈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夏天尤甚。农家肥也招苍蝇,每到秋天的傍晚,宿舍外面向阳的那面墙壁上,一大片、一大片,黑压压地全是苍蝇……

工作压力确实不大。班不多,班额也不大,像语文老师,你只需带一个班的语文再兼这个班的历史课,就算满工作量了。农民们比较忙,平时基本顾不上管孩子的学习,但他们对老师非常信任,孩子犯了错误,老师骂几句、打几下那都不是事儿。学生也淳朴,有些懂事的孩子还会时不时地给老师带几颗自家产的菜来。中午如果时间紧,还可以喊几个不回家的学生来宿舍帮助做饭,做好后大家嘻嘻哈哈一起吃。晚上没事干,年轻的男老师们有时也会凑到一起喝酒,喝大了第二天起不来,叫别的老师去顶课也是常有的事。

可是,这样的日子如果让你过一两个月,你可能会觉得新鲜、惬意,但如果让你长期过下去,用不了一年,你就会觉得无聊、空虚甚至迷茫,你会觉得不甘心,觉得看不到希望,觉得自己的人生实在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实在应该再搏一把!

后来,我如愿以偿地调到了城市学校,然后买房、结婚、生子……过上了一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可是,我对那段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却始终存着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特殊感情。农村教师不容易,尤其是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在农村教师岗位上的老师们,他们的生活条件肯定比城市艰若,工资收入却未必比城市教师高,很多老师甚至干到退休都连中级职称评不上;眼睁睁地看着农村孩子一批又一批地涌向城镇学校,原先热闹拥挤的学校日渐萧条冷落,自己无能为力不说,还得咬牙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农村教育,把家安在农村,他们的孩子也基本上跟农村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就这一点,扪心自问,城市教师有几个能做到呢?

国家对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的历史欠账太多了。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各方面条件允许了,是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了。降低农村教师评审中高级职称的门槛,大幅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给他们颁发乡村教师特殊贡献荣誉证书,这都不为过。我甚至觉得,未来,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农村教师在城市买房和孩子就学方面的优惠,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农村教育工作中去。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打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那道看不见的壁垒,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农村教育中去。至于城市教师,我们还是种好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别去羡慕农村教师了吧!

这两天,有新闻说:“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将在未来若干年内培养600万名优秀的乡村教师,以最大限度地改变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马云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这句古话的涵义。作为一名教师,我只能说:有马云这样的富豪,实在是中国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之幸!

当今中国富豪,我独敬马云一人。





我爱语文


这种比较是荒谬的,只能是同一县域内的乡镇教师与县城教师比。区县教师与城市教师就没有可比性了。我办公室一女孩在省城小学上班五年,年年考编均失败,回县内考入全县最好的高中,而且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多。甚至有回县内占编几年后又辞职去省城做编外教师的。自然两者讲待遇比较站的高度就不一样,城市教师能享受的基本享受,收入是乡村教师的2到3倍甚至更多,乡村教师除财政转移支付的工资外其他基本没有。

同一县域内,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是统一标准,乡镇会有不同的乡镇补贴,所以收入肯定是乡镇高于县城。由于学生大多流向县城,县城学校不仅班额大编制不足,而且多数乡镇学校管理松懈,所以工作强度县城肯定高于乡镇。


楚天959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十年之前还差不多,放在现在真的不合适了。

十年之前,或者更早一点,教育的重心在乡村,特别是基础教育。我们县是一个只有24万人口的小县,当时分布在全县乡镇的四所国办初中非常厉害,他们竞争激烈,互不相让,有一所初中连续8年名列全县各校之首,号称“八连冠”,其他几所中学也按照自己的算法,号称“四连冠”“三连冠”的,县城的学生纷纷下乡,甚至得走后门才能到这些学校上学。

那个时候,老师们起早贪黑的,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上午考完试,中午不睡觉阅卷的有的是,一天婚假不休的有的是。当时也没有补助,工资甚至还欠发。但是为了争取那个“几连冠”,都不讲代价,校长表扬一句就很高兴了。那个时候也没有这么多的资料可用,老师们刻蜡纸,自己印卷子,最初是用那个推滚子的油印机,后来用了比较先进的摇辘轳把的那种。那个时候的老师用压力大、待遇差、工作辛苦描述非常适合。要说关照,就是教师节的时候,县乡领导过来看看,说点鼓励的话,学校给大家吃一顿饭就都很高兴的了。

而现在,教育的重心已经不再乡村。那个“八连冠”的学校现在差不多快到关门的地步了。老师还在,学生没了;学校还在,辉煌没了。最盛的时候,尖子生人数能达到全县的三分之一,现在连一个也没有了。高中招生800多个,这个学校也只能送上七八个,还是低分的几个。其他学校也都元气尽失,当年的辉煌逐渐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学生都没有几个了,优生更少,老师们自然就没有了压力,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辛苦。待遇方面,乡村补贴给的不少,30年的乡村教师据说在退休时候工资还能有所提升。

我现在所在的是县城初中,我们基本上把全县的初中教学任务给承包了。中考成绩高分人数达到全县80%左右。老师们真是像题主所说的那样压力大、待遇差、工作辛苦。每一分都是老师们的辛苦的汗水换来的。每天两不见太阳,工作到头晕眼花。工资收入,上比不上市里的,市里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县里高很多;下,比不上乡村老师的,乡村老师有乡镇补贴,最多可能差一千多元,评聘职称,乡里老师有个县优质课就行,我们得市优质课才行。

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多劳多得,这一片承担教育主要任务的地方,获得的待遇却是最低的,成为一篇估值洼地。

他们或许是更需要获得关照的吧。


爱河北人


从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来看,大多数乡村教师并不如城市教师的压力大。在管理和要求上,乡村学校并没有那么中规中矩。乡村教师的问题在哪儿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环境差。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远不如城镇,去年,我刚分到所在镇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到处都是土,没有电脑没有电子白板,连黑板还都是我小时候上学时候的那种玻璃材质的破黑板,所谓的讲桌,就是一个破桌子,连自来水都没有,用的是电机井,有时候那水还一黄好几天,由于是破旧的教学楼,教室里竟没有风扇……每天还得来回近二十公里奔波。

学生习惯差。农村的学生,无论是卫生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不如城镇的好一些,下课之后满地打滚。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沟通过程也很费劲,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难上加难。

分工不明确。农村的教师很紧缺,基本上是啥活都能找到你,教数学是你,整计算机是你,打扫厕所是你,中午看孩子吃饭是你,反正就是是你是你还是你……虽然对于成绩不怎么要求,但是在这里个人专业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这也许是为什么乡村很难留住年轻教师的原因,自身提升难,天天就是糊里糊涂的打杂。


莞尔手工坊


农村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造就了教师的社会压力大,教学压力小。

我家后面就是中学,一个典型的乡镇初中。占地都是跟村里的老人去协商的,教师也多是关系户,学生也是五村四乡的孩子。我家的房子经常租给学校的老师。从他们嘴里得出一些信息。

虽然他们有关系,但工资是国家发。钱数那是这点钱数。

农村的思想比较传统,到了年纪就安排了无数的相亲。

接触的圈子就是附近做生意的年轻人,不可避免的就接触到对比的工资。

世界那么大,我还在农村,自我实现的负罪感会压垮年轻人的心灵!下图是一个农村的操场!

农村的老师需要特殊照顾的是政策的倾斜。生源太少了,经常看到报道一个小学只有几十人。基础建设太差了!好多人拼了命往城市跑,农村留不住人了。发展机会太少了,农村挣不了钱,人越来越少了!

“特殊照顾”:教学质量的要求。老师们的心态就是得过且过,领导不会太过责罚,要不然老师都走了,谁来教孩子。所以有关教师的整体素质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育这回事儿


本人在乡村工作了十多年,对乡村教师的状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一直在农村中学。当时的工资从四十多元慢慢涨到七十多元。我的工资四十多元时,镇供销社营业员的工资七十多元。我的工资七十多元时,供销社职工的工资一百二十多元。那时,供销社女孩子是最多的,但那些女孩子正眼都不会看一下学校的老师,农村男教师,找不到女朋友,我的很多同事后来找的农民女孩。农村学校没有什么福利,学校顶多喂几头猪,过年时分一点肉。我的同学分配在县城,他每个月除了工资以为,学校还会发各种生活用品,年终还有奖金,家长还会送礼。

除了物质待遇以外,对老师最重要的职称,农村教师只能望洋兴叹。当年,我的学历和其他资历远远超过中级教师职称要求,但到农村学校的中级指标少的可怜,更不要说高级职称了。仅有的几个中级指标,被文卫组长和校长霸占,用来笼络心腹。

九十年代中期,我有幸调到城市重点中学。刚调入,就直接解决了我的中级职称,第二年就解决了高级职称。城市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高级教师指标是超额的,只要你的硬性资历(如学历、教龄)达标,你就可以晋升。在城市学校,不仅职称容易解决,收入也是农村教师的两倍以上。城市学校,除基本工资以外,上课有课时津贴,晚修有补贴。每月还有物质发放。除了明面上的收入以外,还有家长送礼,家长请老师做家教。

现在的农村学校怎样呢?我对现在农村教师的工资和职称不是很了解,但对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还是有所耳闻。去年暑假,我回到原来工作的单位,坐一辆顺风车,与一镇干部同车,该干部发牢骚说:“现在的老师真不好管理,要他们下乡去收点钱,没完成任务不说,还说不是他的工作。”我过去的一位同事,除教学工作外,最近在扶贫。如果不完成扶贫认为,就会扣绩效工资。

城市同行们,这些农村同行的处境你们了解吗?如果说,我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处于地板上,那么农村同行的收入和地位就在地板之下。现在,国家对农村同行的评职有那么一点倾斜,我们真没有必要那么眼红。如果有人说现在的政策对城市教师不公平,那么,你就申请调到农村去吧。


非优秀教师


我也曾经在农村教过几年初中,后来通过关系调到了县城教学 。如果你问我农村教师待遇提高了,你是否想再回到农村教学?我明确地回答,我不愿意。为什么呢?是我境界的问题。与待遇无干,这是我个人品德的问题,与职业无关。我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再回农村实在不方便。母亲年迈,多病,现在和母亲一起住,可以尽可能的照顾她。

至于学生学习的压力,都差不多。教师是一个讲良心的职业,你能够累死,也可能闲死。农村老师虽然工资高了六,七百,你在县城买了房子,在农村学校,光来回车的油费也差不多了。没有好羡慕的。

我的同学,师兄弟们很多在农村,有时聚会吃饭,聊天,没有看出对在城里教学有羡慕的,都适应了彼此的环境。年龄大了,生活稳定了,工作也不挑剔了。教师这个群体是很容易满足的。我们的思维是纵比,麻醉自己不愿去橫比,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就满足了。

农村教育现在条件和城里的也差不多了,软件很好,硬件可能比城里还好,那操场那个大啊,让我的学生看到会无比羡慕的。

今天零点二十分,我在的县城发生了地震,把我弄醒了,听到门晃动的响声,下意识地感觉地震了,今天看到报道说2.5级,第一感觉觉得不会低于四级,在城里教学楼里,有了一个奇异的想法,如果在农村的瓦房教室里,如果发生了再大的地震 ,我钻到课桌底下,也可保住我这条贱命。

于是,我真的向往去农村教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