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開封府北門門口有好幾個三輪車伕,看我出來,都湊過來問我去哪。我說去大相國寺,幾個車伕都蔫退了。我剛走出去不到50米,一位騎著沒棚三輪車的中年車婦追了上來,說她願意拉我去大相國寺,車費10元。看她很面善,態度也誠懇,我就上了車。為了給乘客解決太陽暴曬的問題,車婦準備了一把大陽傘,只是需要乘客自己撐著。看著車婦被汗水打溼的後背,我下意識地把大陽傘往前舉了舉。就是這個小舉動,讓車婦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問我去大相國寺是許願還是還願。我說既不許願也不還願,是去看看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地方。

大相國寺原名建國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後因戰火而毀,據信其原址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的故宅。唐初,在廟宇遺址上建有歙州司馬鄭景的住宅和花園。唐長安元年(701年),僧人慧雲來到汴州,稱此處有靈氣,遂募銀購地重建寺廟,仍稱建國寺。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為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建國寺為大相國寺。此後,大相國寺多次毀於火災和水患,現存建築多為清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以來重建和新建。北宋年間,大相國寺成為京城最大的漢傳佛教寺院和“為國開堂”的“皇家寺院”、全國佛教中心,達到鼎盛時期。當時,海外僧侶來華,皇帝多詔令大相國寺接待;四方各國使節抵京,皇帝也必定安排入寺巡禮觀光。

在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中,除了《水滸傳》裡提到大相國寺外,《西遊記》在第十回和第十一回也有唐太宗在陰曹地府向開封府人士相良借錢,並在還陽後派尉遲敬德還錢遭拒,以寺抵債,敕建大相國寺的故事。小說裡的故事未必是真,但如今都已經成為了大相國寺歷史文化的一部分,為後世所津津樂道。

大相國寺南北狹長,主要建築嚴格按中軸線排列,佈局嚴緊,殿樓樣式富於變化。大相國寺原來的山門在1948年開封解放時毀於炮火;解放後,人民政府一度修建了一座磚砌牌樓做山門。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現在的三楹單簷歇山頂門殿式山門,為1998年心廣大和尚晉住後修建,是大相國寺“南建北擴”計劃的一部分。山門簷下的黑底金字匾額為趙樸初居士題寫,門聯“國泰民安門前龍象來臨;佛法利生堂下天人雍集”由開封籍著名書法家張本遜撰書。初讀這副對聯,我想當然地認為聯語中的“象”,是指宋太祖時,印度王子曼殊室利出家為僧後來到大相國寺居住多年的史實,因為現在一般會以“龍象”來借指中國和印度。後來才知道,這裡的“龍象”其實就是指高僧。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山門北面的匾額“護國佑民”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山門內的第一進院落寬敞規整,應該是大相國寺“南建”的主要成果。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鐘鼓兩樓重建於1992年,均為兩層重簷歇山頂。鐘樓內的銅鐘是清代遺物,重達五噸,上鑄“法輪常轉,皇圖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輝 ”十六字銘。該鐘在秋冬季節聲音格外清越,全城可聞,故有“相國霜鍾”之譽,與鐵塔行雲、金池夜雨、州橋明月、梁園雪霽、繁臺春色、汴水秋聲、隋堤煙柳合稱“汴京八景”。鐘鼓兩樓的對聯都是紙質,應該是臨時的。看年初一位網友的遊記,對聯就是現在這個樣子,這臨時的時間可夠長的。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鼓樓南側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銅像,面部造型還算生動,身形姿態也不差,就是整座塑像的著力點兩隻手表現欠佳,不像是在“拔”,感覺只是在“摸”。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是《水滸傳》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段傳奇故事,才讓大相國寺在海內外享有了極高的知名度。我本以為大相國寺會利用這一故事大做文章,卻不想這尊銅像是像我這種慕魯智深之名而來的遊客在大相國寺所能看到的和魯智深唯一有關的東西。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在山門和天王殿之間,搭有一座四柱三門草雕牌坊。坊聯“千年古剎佛日增輝;國運興隆萬民齊歡”除了上下聯都是8個字外,幾乎不具備對聯的任何要素,不知道是何方神聖在此現眼。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天王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建,殿額亦為趙樸初居士所題。殿聯“慈顏常開度化群生當來;怒目降魔護國佑民揚善”同樣不夠工整,讓人對大相國寺管理者的文字水平存疑。

殿內主尊彌勒佛像為上海玉佛寺所贈,兩山四大金剛塑於1983年。聯語為彌勒殿中通用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一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彌勒佛像背後是橫拿金剛杵的韋陀,體現出皇家寺院的好客和大氣。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天王殿東側有一個懸山頂垂花門樓,門聯“是是非非不信來看因果;真真假假要知報在輪迴”出自當代著名謎語作家劉子萌之手,在安徽九華山十王殿等寺廟也可以看到。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垂花門東側有一通立於清光緒二十年的石碑,碑文是“相國寺方丈豫升和尚小記”。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垂花門西側也有一通石碑,是由趙樸初居士在1994年題寫的中國開封大相國寺和日本京都府相國寺“友好紀念碑”,兩寺於1992年11月6日正式結為友好寺院。

大相國寺與日本佛教界的友好交往由來已久。唐代,日本高僧空海赴長安學習佛法路過汴州,曾寄居在大相國寺。宋神宗時,日本僧人成尋也曾在在大相國寺傳習天台宗密法。出於對大相國寺的仰慕,日本在京都府建立了同名寺廟,成為中日佛教界的一段佳話。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天王殿兩側廊廡中的佛教宣傳畫。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延生堂,不知道是個什麼去處。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這就是有佛教聖樹之譽的菩提樹。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在比較沉悶的佛寺中看到盛開的鮮花,總讓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天王殿後是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放生池。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放生池中怡然自得的烏龜。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放生池為東西略長的方形,中間有南北橫跨的三孔石拱橋將池水分成兩半。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過石橋,可見一放置在石砌須彌座上的鑄鐵寶鼎及東西對峙的兩座漢白玉“千佛塔”。鑄鐵寶鼎上部凌空三層,自下而上第一層為永鎮山門,第二層為戒香芬鬱,第三層為天地同流。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千佛塔上盤繞的龍非常像毛毛蟲,讓我這個最怕這類小動物的人感覺非常不舒服。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主殿,面闊七間,重簷歇山頂,頂覆綠色琉璃瓦。該殿現存建築建於清順治年間,後代多有修繕。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二層簷下金字匾額由開封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書畫院名譽院長牛光甫書寫;一層簷下的“佛日增輝”匾額由上海佛學院院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真禪大和尚贈送。殿聯“佛教參修振興古剎人群仰;梵音聽澈留得禪房花木深”也屬很平淡的聯,沒有耐人尋味的效果。

大相國寺多數原匾額、楹聯不存的情況與山陝甘會館非常相似,令人非常痛心。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殿前月臺周邊58個望柱上都雕有姿態各異的小獅子,起到了烘雲托月的作用,為大殿增色不少。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殿後門門楣上的匾額“度一切苦厄”源自《心經》,意思是解脫一切糾纏於生死的煩惱。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中最奇偉的建築是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羅漢殿,也就是俗稱的“八角琉璃殿”。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羅漢殿的主體是一座八角迴廊式建築,迴廊殿內環繞著群塑“釋迦牟尼講經會”,聽經的五百羅漢姿態各異,造型生動,堪稱藝術傑作。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羅漢殿中間,是一座八角攢尖頂亭,內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觀音木雕像。這尊觀音像用一棵白果樹雕成,高達6.6米,共有大手和小手1048只,且每隻手的手心都有一隻慧眼,故稱“千手千眼佛”。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八角羅漢殿和八角攢尖頂亭實分意聚、珠聯璧合,實為建築史上的奇譎巧作。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八角羅漢殿的八個方向上均懸有匾額,多為各知名寺廟所贈與。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羅漢殿北是一小片園林,箇中綠樹成蔭、碑亭兀立,確有“禪房花木深”的意境。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東西兩座碑亭同款,均為六角重簷攢尖頂石亭。東亭碑陽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抱柱聯為“如來如見見如來;即佛即心心即佛”。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碑陰繪“釋迦如來雙跡靈相圖”,抱柱聯為“二碑亭敘說興衰因緣事;雙跡圖昭示福慧兩足尊”。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西亭碑陽刻“大相國寺中興碑記”,抱柱聯為“寺仰千秋詩傳海宇;鐘鼓夜半聲播扶桑”。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碑陰鐫現任大相國寺方丈心廣大師的題字“續佛慧命 正法久住”,抱柱聯為“相國重興光輝法界;道場成就普度眾生”。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藏經樓重修於清康熙十年(1671年),面闊五間,兩層重簷歇山頂。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二層簷下篆書“藏經樓”匾額為清代著名書法家、藏書家孫星衍手跡。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一層簷下有三塊匾額,明間的匾額為“法輪常轉”,東西次間的匾額分別為“法輪五轉”和“香光莊嚴”。明間門聯“古寺慶重光千年來水火兵災屢經寶壞而成住;法雲期廣蔭四海內聞思修眾願同護念更昌隆”為趙樸初居士書寫。

縱觀大相國寺中的楹聯,總體感覺敘事重於悟理,似乎總是在說眼前的事,不太看重過往,給人以與大相國寺悠久的歷史文化不太相稱的印象。

藏經樓作為大相國寺的藏經之所,曾經保存有大量經卷和文物,但連綿不絕的災禍讓這些經卷和文物大多散失,“相國寺傳法手卷八幀”是僅存的碩果,現收藏在開封博物館。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藏經樓東西的方丈堂和大師堂,均為小三間硬山頂樣式,灰筒瓦覆頂。方丈堂是方丈的起居處,大師堂則是為紀念日本高僧空海所設。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堂前立有兩通石碑,東側碑為“空海像寄付者氏名碑”。“寄付”和“氏名”都是日文,分別是“捐獻”和“姓名”的意思;西側碑上刻有“弘法大師空海像落成記”。

空海是日本真言宗的開山祖師,唐貞元二十年(804年)曾客居於大相國寺,研修佛法。空海精通漢文,以中國草書偏旁為參考,創造了日文中的“平假名”。大師堂內的空海銅像為1992年日本愛媛縣贈與。

遊走開封——大相國寺

藏經樓背後是正在重建中的資聖閣。據介紹,重建的資聖閣為明五層暗七層,將高達58米。歷史上,“資聖薰風”曾為“汴京八景”之一。

在開封轉悠了兩天,已經看到了拂雲閣、清心樓和資聖閣三座樓閣。這些古典樓閣飛簷斗拱、雕樑畫棟、高聳入雲,確實奪人眼目、引人入勝,但在一個不太大的城市裡以各種理由爭先建設這種仿古樓閣,是不是有一窩蜂、趕時髦之嫌?

大相國寺的建築雖然多為古建,但碑刻、匾額與古建多不配套,就像一首詩缺少詩眼,無形中降低了這些古建的審美價值和歷史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