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南通在五年內會超越無錫嗎?為什麼?

心雨溪


南通五年內不會超過無錫,十年後,可以超過無錫!

理由如下,

南通就是靠江靠海靠上海!

01

一串江港自不用說,南通主城就是依江而居。以後長江生態修復,搞高附加值的第三產業,南通如此長的沿江岸線,會是不可多得發展空間。

這一點無錫沒有。無錫太湖能和長江比麼?

02

南通沿海,通州灣已經明確被省委省政府作為江蘇新的出海口打造了。通州灣終於可以不用依靠南通市自己單薄的力量苦苦支撐了,喜極而泣!

南通有海港,以後說不定,蘇南蘇中的出海貨物都要從南通走,

這一點,無錫比不了。

03

南通土地儲備資源異常豐富,且開發程度低。南通沿海,每年就算不人工圍墾,也會自己漲出大約十萬畝土地。這是什麼概念?

未來土地空間資源越來越成為城市發展的限制因素。

南京的不斷擴容吹風,深圳在汕尾的百十平方公里的土地飛地。無不說明這一點。

無錫土地資源不充裕是不爭的事實。

04

南通靠上海。

現任上海市委書記,時任江蘇省省委書記李強欽定南通是上海北大門,做好接軌上海大文章。這種政策利好,百年難遇!

加上目前蘇州體量巨大,一來看不上上海的一些它不需要的溢出項目。二來上海也忌憚這個它身邊的經濟龐然大物,蘇錫接受上海溢出邊際效應已經出現,雖說一體化差異發展,但是惡性同質化競爭依舊存在。

南通作為上海勢力資本“入侵”蘇北的橋頭堡,必然會肩負接軌上海,帶動蘇北經濟發展的重擔。打好區域平衡發展的脫貧攻堅戰!

這一點,無錫的作用比不了。

05

昔日,一條京滬線,串起了蘇南城市,造就了蘇南當代的財富神話。

現在,蘇南的交通改善邊際效應也會出現,雖然南沿江快要建造了。

但是蘇中蘇北的鐵路網絡正在完成,過江通道也在緊鑼密鼓的規劃建造,蘇南相對於蘇中蘇北的交通優勢已經逐漸喪失。

蘇州距離上海近可以對接上海的軌道交通,無錫對接不了。南通遠期可以規劃對接上海崇明島的軌道交通,這一點無錫南通半斤八兩。

06

剩下的,也就是無錫的先發優勢沉澱和目前還保持領先的政治優勢了。

這一點,南通也有自己的後發優勢可以對沖。

至於無錫的政治優勢,這是個大問題。不過風水輪流轉,南通也不是沒牌好打,朝中有人好辦事。加上南通在當下作用凸顯,難不保會有什麼大驚喜。

07

南通老齡化,確實是問題,也要看到全國人口依舊是在流向東南沿海以及西北幾個省會城市。這種趨勢未來十年不會改變。南通人雖然生的慢,死的晚,有承接的上海大量產業,自然會有外地人來填充。過個十來年,誰還是本地人,誰又是外地人?南通本來就是江中沙洲成陸,有著悠久的移民傳統。

08

南通的目前優勢,我總結一下,承接產業的窪地價值+區位優勢的佈局價值。可以搞產業承接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雙手抓。可以搞積累的存量經濟,也可以提前佈局科技創新升級的增量經濟,對未來南通產業轉型升級,我覺得陣痛會降低不少。

不管如何,南通崛起已經是時代的必然,南通有南通的優勢,無錫也有無錫的優勢。大家各憑本事,各自發展!良性競爭,共同進步!


小道南通


南通市在五年內超越無錫的可能性很小。實際上,南通和無錫的差距,還不僅僅是字面上的GDP數字之間的差距,而是城市發展質量、規模、影響力、總部經濟等方面的全面差距。

隨著南通融入上海一小時生活圈,滬通間的經濟往來合作更加密切,如果南通能夠在上海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加快上海周邊產業向南通轉移,特別是落實吸引大項目落地的話,十到二十年,南通有希望在GDP上超越無錫。

畢竟,全部沿江沿海平原,近9000平方公里的南通,無論是發現潛力,還是實打實的土地資源可開發土地,都遠勝於4000多平方公里的無錫。

不過,南通從GDP數字上超越無錫,遠遠比綜合實力上超越無錫要容易。南通的人均GDP和地均GDP都和無錫有著較大的差距。如果有大項目落戶南通,這樣的差距將很快填補。

不過,無錫民營企業本地經濟非常發達,特別是江陰,一個縣級市就有幾十家上市公司。如果南通單靠招商引資依靠外力,而不靠發掘培育本地的內援經濟發展壯大,即使GDP能超越無錫,南通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含金量也無法超越無錫。

畢竟無錫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祥地,歷來都是中國的富庶之地,民富非常有優勢。


武大東湖


10年都追不上,更別說5年。無錫市江蘇第3個、全國第14個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的城市。2017年無錫GDP10511億元,是南通的1.36倍。

36%的差距,南通當然不可能在5年內消除。10年的時間要趕上無錫,那就意味著南通平均每年的增速要比無錫快3.1%。南通做的到嗎?顯然不可能。

南通的未來發展存在有一個巨大而嚴峻的挑戰——少子化和老齡化。
(中國14歲以下人口占比最低的10座城市)



2016年南通14歲一下人口占比只有10.88%,躋身全國十大最低的城市之一。不單是南通,整個長三角都存在青年人口不足的問題。10年以後,南通和蘇南地區都會出現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再來看老齡化。

2016年,南通市是全國一二線城市中老齡化最嚴重的城市,不是之一。65歲以上人口比重接近20%,加上60-64歲年齡段的老人,南通的老齡化率達到了25%,也就是說每四人南通人,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老人。這種情況比日本和歐洲更嚴重。

一方面是少子化,一方面是老齡化。南通的未來發展堪憂。不要說快速發展,南通的未來將會出現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形勢。


財經知識局


南通東抵黃海,南與上海隔長江相望,西北與泰州鹽城接壤。處於海、江、河聯運的樞紐地位。乃靠長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城市,經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然而,長江天塹卻在某種程度上,隔斷了上海對南通的經濟輻射。其實這種情景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存在,南通曾經有過短暫的輝煌,是因為當地最傑出實業家張謇創造了一段歷史。才使得張謇的南通大生紗廠,與無錫榮德生、榮宗敬兄弟倆的福新麵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紡織公司等企業齊名,成為中國民族工業的旗幟。張謇是清朝最後一個狀元,張謇的大生紗廠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企業股票。

然而,無錫後來居上。從1895年無錫第一家近代企業業勤紗廠創辦伊始,到1937年,在將近50年的跨度內,無錫一躍而成中國六大工業都市之一,工廠職員、工人總數僅次於上海位列全國第二。

在中國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創辦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七個第一”,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在這方面的輝煌往事,不僅超越了無錫,而且超過了中國所有城市。

南通是一個生活質量,幸福指數極高的城市。南通人口平均壽命達80.71歲,百歲壽星多達1030位左右。2014年5月,南通被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認證委員會授予全球首個“ 世界長壽之都”。

儘管最近五到十年南通的交通狀況將大為改善,但是比起無錫來說,交通還是不太方便。而且,兩市已經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了;不過最近幾年,南通經濟發展的增速已經超過無錫,長遠來看還是一個很有希望的城市。

南通港夜景如畫


陸燕青


和無錫比只能說明你格局小,五年之後目標是蘇州,可能有人要噴我了,別急,說說我的理由:區位優勢,濱江臨海,承上啟下,承上對接上海蘇南浙江,啟下整個蘇北山東,橫向揚州南京都市圈,甚至到安徽河南。交通縱橫為據,北沿江高鐵,鹽通高鐵,滬通高鐵,三洋鐵路,通蘇嘉城際一高鐵,寧啟鐵路,。人口優勢,再過五年,人口超千萬,目標I型大城市。人才優勢,南通基礎教育發達,人所周知,。產業優勢,鞏固壯大傳統產業,家紡,電子,造船,建築,創新高科技產業不斷引進,。南通下轄縣市基本都是千億,上升空間巨大。因此,發展南通,是國家戰略,意義重大。


江楓海韻


南通不要好高騖遠,能夠10年內達到無錫的高度是比較勵志的目標。無錫經過30多年來的經濟高速增長,實實在在的積蓄了相當的財富、技術與高端產業。南通,雖然靠上海與蘇南近,但在商業、服務業與高新產業無錫還是有差距。

南通光靠人多撐起來的總量數據是不長久的,撇開下屬縣級市不說,南通市區在無錫區面前都沒優勢。說到經濟地位,南通排在無錫後,例如地鐵申報獲批,等南通很多經濟上的事排在前列,再談吧。

南通經濟總量現在全國第20位,5年太短,10年後說不準。南通這些年實施”走出去”戰略(外出經商,外出打工),實際民富已經超過了無錫。

南通老闆世界各地, 有超過兩百萬人常年在外打拼,說是中國猶太人也不為過。在非洲創業江蘇人有10萬,南通人就超過五分之三萬。


離客


聊聊發展優勢可能更實際。

畢竟每一個城市都在構建自己的未來優勢,未來誰超誰都是做出來的,在紙面上評估意義不大。

南通在改革開放之初,無論是經濟規模還城市發展都跟蘇州、無錫差不多的。媒體披露的1980年南通與無錫兩城GDP,南通甚而微超了無錫。而2017年,無錫GDP達到10511.80億元,也就是過了萬億線,而南通的GDP是 7734.64億元,跟無錫的差距還是有的,而且不小。

雖然如此,南通的經濟規模仍然在國內較強,以2017年的GDP值看,排在了全國的第18位。在城市20強行列,也是非常亮眼的表現了。

跟許多民營經濟發展大市一樣,技術含量較少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是南通較長時間內的發展依託。在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南通有14家企業入榜,這個數字比無錫的20家少了差不多1/3。不過這不是最關鍵,關鍵的是,南通入榜企業有11家是建築企業,佔到了絕大多數,這個行業應當說是技術含量不高的傳統行業。

除了建築是南通的支柱產業外,紡織、造船及化工也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也有技術含量低、勞動力密集的特點。這對南通經濟競爭力的提升是不大有利的。

不過,現在這種局面已在改變。南通現在重點發展高端紡織、船舶海工、電子信息三大支柱產業,以及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三大新興產業。這六個產業,在2017年產業產值突破9000億元,成為江蘇唯一一個受到國務院表彰的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產業升級與產業換代,都使得這個中國最早的沿海開放城市,可能煥發出更多的經濟動能。

除了產業的轉型升級外,南通未來極具潛力的還是建設上海“北大門”的新定位。目前,《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獲批覆實施。可以說,地理優勢也是南通的最大優勢,南通不僅位處長三角核心區,而且與上海隔江相望,蘇通大橋和崇啟大橋令其與上海對接。隨著上海部分城市功能的轉移,南通完全有可能通過承接產業,成為上海的製造業基地。

由此看來,且不說南通在未來五年有沒有機會超越無錫,僅僅是實現全新發展速度方面還是不用懷疑的。


波士財經


南通和無錫比較,除了離上海近這一條之外,沒有任何優勢。無錫有鐵路有運河有港口有機場,老牌輕工業基地,經濟基礎雄厚,就算這兩年發展慢了點,也絕不是南通在短期內可以追上的。南通能和無錫拼一拼的估計只有房價漲幅了。

而南通唯一一個優勢只有離上海近。但這個又算什麼優勢呢?很多人看到蘇州就覺得離上海近會被上海輻射就一定能發展的如蘇州那麼好,但你以為蘇州就是離上海近而發展起來的麼?“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可是一千年前就開始流傳的啊。

如果離上海近就能發展起來,那嘉興不是更近麼,人家都沒過長江呢,現在嘉興發展起來沒有?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獅子牛32129311




我認為五年之內想超越還是有些難度的,無錫作為一個老牌工業城市,經濟底子厚,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南通自改革開放後,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後對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力的充分激勵和調動,再加上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使得社會生產力得以獲得空前的發展活力。

南通和無錫作為江蘇省經濟重鎮,長三角經濟帶重要城市,未來的發展不可估量,希望共同進步,共同富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