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找我進行健康管理、諮詢的很多老朋友都知道我對他們的要求,那就是,不允許空手來,霹靂巴拉一大堆,沒有說明孩子的健康需求,就是擔心這擔心那,開的藥物對不對,有沒有副作用啊,你可以準備列 好的10個問題,但是別帶一大推曾經的所有厚厚的病歷和化驗單來,您只需要帶上孩子和一張家長自制的健康檔案。

“啥?健康檔案?啥情況?幹嘛用的?你這是啥規矩啊?這個健康檔案是啥東東。”

別急,聽我細細道來。

媽媽問:為什麼要自制健康檔案?

我就是個“憤青醫生”,也是愛管閒事的媽媽,每每遇見那些空著手,不帶任何病歷,而且一問三不知的來就診的“老熟人”家長我就來氣。見那些說了3遍還不聽的家長,給孩子喂冷飯,吃零食,喝飲料的家長,孩子病一好,就好了傷疤忘了痛。

我會忍不住語重心長的對他們說:

“您都是老熟人家長了,請您對孩子用點心,做點功課,記錄一下孩子恢復的情況,幫助我們在最短的時間裡回憶起您孩子原來的病史,然後給予孩子最合適的指導。

不帶病歷檔案或者帶一大推化驗單和厚厚的病歷,我們要麼花費大量的時間從頭到尾再次詢問孩子從小到大治療的情況,要麼不斷的翻閱孩子所有的病歷,這非常的浪費時間。

中國的兒科就醫現狀,你懂得,分配到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只有幾分鐘。3分鐘包括問診,開檢查單,看結果,要想讓醫生少誤診,最快的時間給你最合適的方案,家長自己製作一個健康檔案模版非常重要。”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媽媽問:如何製作健康檔案?

下面這張圖,就是在我的指導下,家長畫的。這張表格非常實用,哪天看的病?孩子啥情況?診斷的啥病?用了啥藥?等等,一目瞭然,叫健康檔案一點都不為過。

言簡意賅的總結出了孩子的疾病情況以及恢復情況。這些都是醫生最想要的內容。這個表格,不僅適合哮喘的孩子,其實適合所有孩子家長保存和記錄。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媽媽問:自制健康檔案有什麼意義?

病歷是醫生對患者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進行檢查、診斷、治療等醫療活動過程的記錄。也是對採集到的資料加以歸納、整理、綜合分析的醫療健康檔案。

那麼孩子回到家長,誰觀察呢?當然是家長自己。家長自制的病歷檔案可以說是配合醫生臨床觀察的必備工具,也是家長對孩子治療情況的總結,可能是孩子最真實的康復記錄,因為,與孩子朝夕相處的不是醫生,而是家長,藥物有效沒效果,治療順利不順利,只有家長說了好才算數。

所以,家長自制的健康、病歷檔案,我認為,和醫生的門診病歷是相輔相成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近很多寶爸寶媽們諮詢“兒童咳嗽”的頻率也一下子高了許多:

幼兒園好多孩子都在咳嗽,我家孩子不會被傳染吧?

孩子反覆咳嗽流鼻涕,吃藥也不好,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

寶寶一到晚上就開始咳嗽,到底該怎麼辦?

……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咳咳咳……”聽著那一陣陣的咳嗽聲,寶寶難受,家長更難受。

別急,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出一份咳嗽應對大法,希望能夠幫到各位家長。

多問幾個問題,如下:

1、白天咳嗽時間可以再具體些麼?晨起?飯後?午後?晚上?

2、咳嗽的聲音尖銳還是粗重?急還是緩?

3、有沒有痰?痰的情況如何?黃、白、量多少?

4、專欄文章裡面的其他咳嗽問診要素信息?

需要經過辨證,順藤摸瓜,才能精準干預。

咳嗽≠肺炎

家長對寶寶咳嗽最大的擔心,就是會不會咳成肺炎。


千萬別一聽寶寶咳嗽就忙著止咳,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哦。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引起咳嗽的原因非常多

大多時候,孩子咳嗽可能是呼吸道對空氣變化的反應,早上起床有些許的咳嗽,這是在清理晚上寄存在呼吸道的粘液;

或者外出時受到冷空氣的刺激了呼吸道黏膜,出現刺激性咳嗽的情況。


兒童期呼吸道病毒感染很常見,感染後,分泌物、壞死脫落組織增多,形成痰液,通過咳嗽可以把痰液排出,有利於感染的恢復。

所以,千萬別一聽寶寶咳嗽就忙著止咳,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哦。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孩子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因為感冒引起的、有的是因為喉炎、有的是因為支氣管炎症、有的是因為過敏引起的,並不是吃止咳藥,孩子的咳嗽就會好,往往治標不治本。家長要對症治療,不是一味地吃止咳藥。

如果是因為感冒引起的,一般是因為喉嚨裡有痰,咳嗽的作用是把痰咳出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保護自己身體的一種反應。這種咳嗽最重要的是化痰,而不是止咳。

很多寶媽反映說,曾經隨便給寶寶吃了止咳藥,病情非但沒減輕,反而成了肺炎。後來明白是應該是先化痰才對,後來就不犯這個錯誤了,孩子就沒那麼容易咳嗽了,肺炎也沒有再發生過了。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不知道您發現沒有?容易積食的孩子,也特別容易感冒、咳嗽。

據門診醫生粗略的統計,一些慢性咳嗽反覆發作的孩子,30%-40%是因為積食引起的,而很多家長都認為這是孩子感冒引起的咳嗽,給孩子吃了很多消炎止咳的藥之後,發現只能維持,一停下就反覆發作,家長們卻不知道這是因為積食引起的,藥物的治療都存在表面的作用。孩子久咳不愈先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兒科哮喘是一個慢性病,一經確診,總療程大約需要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幾年當中,孩子有可能遇見各種誘發因素而復發,過敏,冷空氣,環境,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加量,減量,甚至調整、更換治療方案。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所以,定期複查非常重要,即使沒有疾病、發作,也最好每3個月複查一次,讓醫生評估一下恢復的情況。絕不能只在發作的時候才想起來去醫院複診。

如果你按照我說的做好了這個健康檔案,我相信,無論你找哪個醫生複診,醫生都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微笑。

“家庭醫生”在中國難推進,是不是因為國人保健意識差?

北京從2011年起在全市推廣“家庭醫生”式服務,但六年過去了,大多數的患者對簽約不知情,很多“健康檔案”已塵封為“死檔”。2009年我們就提出要人人享有家庭醫生式服務,可到現在收效甚微,是不是因為國人保健意識差?不生病時想不起來找醫生?

是的,中國人確實保健意識差,對西醫的認同度也差,我們有一句話叫“沒病不求醫,有病亂求醫”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以為孩子平時活蹦亂跳、身體好、年齡小,晚睡晚起、飢一頓飽一頓,沒一點自控能力,碰到喜歡的零食,吃到積食,可是一旦生病了,就不淡定了,發燒,腹瀉了,才著急,去了醫院,就開始亂求醫,擠破頭去人最多最難排隊的三甲醫院,掛最難掛的專家號,還怕人家醫生給自己醫治的不夠盡心盡力到網上各種查偏方、查經驗。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早知如此,為何不前期就做好保健工作?

國外家庭醫生的制度建立的很完整。家庭醫生其實就是私人醫生,是對服務對象實行全面的、連續的、有效的、及時的和個性化醫療保健服務和照顧的新型醫生。 私人醫生會對自己負責的病人建立檔案,定期監控,防患於未然。

當然,可想而知這種私人醫生費用也是比較高,可是在中國推進受阻,不是因為費用高,而是各項體系都不完整,再加上大家沒病不想找醫生,這些綜合情況引起的。

好醫生,每天在醫院上班都忙不過來,請問他還有時間服務一對一的病人嗎?哪怕有時間,費用會不會很貴?哪怕不貴,那麼其他老百姓的就醫時間和就醫機會會不會被壓縮?尤其是兒科,這都是問題。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患者這邊呢,好醫生他嫌貴,一般的醫生他有看不上,哪怕真的有土豪多金要求又不多的人家,有這個金錢和時間,也會更想請中醫、保健醫或者營養顧問過來吧?說白了,老百姓對西方過來的健康管理這個概念的認同度就不夠!

拿身高管理的健康檔案來說,有多少父母會幫自己的孩子建立健康檔案?(生日/保健時間/體重、生長曲線/飲食日誌等等)?

很多朋友或者客戶都會問我:我家孩子啥時候再去保健門診啊?它們啥時候再要驅蟲啊?···

然後我通常會反問:上次身高長的慢是啥時候啊?現在體重是多少啊?等等

結果是:我忘記了~~我不太清楚~~~可能是XXX,不確定

那麼你自己的孩子都不清楚,你還能要求人家可以更好地為你服務嗎?

半數兒童未達到遺傳身高,91.2%孩子身高低於父母預期,對此你怎麼看?

如題:“我家孩子現在矮,是因為屬於晚長型”爸爸媽媽個子高孩子不會矮”,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類似的話,而這些認知誤區在家長中普遍存在。有超過5成的寶寶未達到遺傳身高,能從一開始就記錄,提供孩子的“生長髮育曲線圖”、“健康檔案”,即使有利用率也不高。

身高問題對於很多家長朋友來說都是很頭疼的問題,那“我家孩子不高,因為他是晚長型”、“爸爸媽媽長得高,孩子一定身高很高”這些我們很多人經常聽到的話有沒有道理呢?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一、身高的正常增長規律

“我家孩子不高,因為他是晚長型”,這種說法正確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身高的正常增長規律。

1,孩子出生時身長為50~52釐米,滿週歲時為75釐米,從出生到3歲,這是第一個身高增長的高峰期。

2,從4~11歲左右為身高穩定期,身高每年約增5~6釐米。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3,當進入青春期,這就是第二個身高增長的高峰期。女孩比男孩身高發育的早,在12-13歲為快速增長時期,到19-23歲開始停止增長,而男孩在15-16歲為身高的快速增長時期,到20-24歲停止增長。

4,隨著內臟器官的不斷完善,兩次身高增長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一但骨骺部位閉合、骨化,身高的增長就幾乎停止。 因此,看過身高正常生長規律,我們就明白不存在晚長型的說法,只是每個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間有不同。

二、影響身高的因素

身高、體重是對兒童生長髮育進行觀察、研究、討論的最直觀、最重要、最基本的指標內容之一,那我們接著來看一下哪些因素在影響著身高吧。

①遺傳因素:孩子的身高與父母的身高水平有直接關係。那“爸爸媽媽長得高,孩子一定身高很高”這種說法對嗎?是不對的,因為雖然遺傳因素對身高影響很大,但是像環境、營養、鍛鍊、精神、睡眠等因素對於孩子的身高也有40%的影響。

②環境:包括胎內和出生後各年齡階段的營養供應、疾病影響,是否重視保健及體格鍛鍊、睡眠,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③個體差異:那有的家長會很焦慮,自己身高很高,對孩子的營養、體育鍛煉等等各方面也很重視,可孩子還是沒達到自己預期,什麼原因呢?因為身高問題還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如果孩子到醫院檢查一切正常,那做家長的也就不要太擔心哦。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三、身高問題小貼士

1、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做家長的最好每3月測量1次,每半年測量2次,及時掌握孩子生長髮育狀況。當孩子出現身高增長緩慢、基本不長、甚至停止增長問題,就要分析原因,並採取針對性措施。

2、營養在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早期更有利於促進其身高生長,飲食日誌對身高促進作用隨生長期逐漸增強。

我為什麼建議你給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原因在這,看完最後一點

3、運動、睡眠,每天也應該做個簡單的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