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康德是如何證明時間不依附於對象的?

就到了撒酒瘋副將是


千萬別事先戴著有色眼鏡,上來就給康德的哲學觀點,包括關於“時間”的表述定性。

黑格爾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我們需要用歷史的眼光來審視康德哲學,亦包括他的“時空觀”。

康德,是西方哲學歷史鏈條中的一環,而且是承前啟後不可或缺的一環。

“承前”,是他實為揭開休謨給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打上的死結;“繼後”,則由他開啟了德國古典哲學澎湃發展的先河。

都知道,西方近代哲學,是從笛卡爾開始的。這個數學家、哲學家,建立了西方近代第一個哲學體系的大廈,也為後人指明瞭兩條哲學發展之路——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

如果以“最簡單”的話來描述這“兩種主義”的特點,那麼,經驗主義,側重的,是探索知識何以可靠;唯理主義,則研究人的認知能力的界限。自然,任何“劃分”都具有相對性;所有“描述”也不可能完全精確。但近代西方哲學,始終以“知識何以可靠”、“認知界限在哪”作為核心課題,是基本的共識。

可是到了休謨,好像這兩種主義都走到了盡頭。

他是從經驗主義下手的。

他論證了“因果關係”的無法證明和不可靠。他說,不解決方法問題,任何知識都值得懷疑。這不僅令經驗主義十分難堪,亦殃及唯理主義——人的認知能力是可靠的嗎?

在這之前,康德滿腔熱情地在研究科學,發表了若干論文,例如,關於星雲假說的論文。他的方式,並非如一般科學家那樣以大量的實驗觀測為依據,而更多的是一種哲學思考,但也足夠深刻。

但在讀過休謨哲學之後,康德驚呼,休謨把他從睡夢中驚醒。於是,迅速轉向了“形而上學”,即純哲學的思考。

康德所面臨的問題,是需要“一方面限制休謨的懷疑論,另一方面限制獨斷論”。他仍然是要回答前面說到的兩個問題。

康德哲學,同樣從“什麼是知識”、“知識何以可靠”入手。

所不同的,他是從唯理主義所擅長的“人類理性”的角度開始闡發。

他說,知識總是表現為判斷的形式,在判斷中有所肯定或否定。但是,不是每一個判斷都是知識。

以上的表述,幾乎和休謨如出一轍。顯然,康德就是要從休謨出發,然後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康德說,某些來自經驗的知識,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不能算是知識。凡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判斷或“後驗”的判斷,是不科學的。而不靠經驗,並在這個意義上“先於經驗”,比如,一個三角形的三內角之和等於二直角,且永遠如此,這才是知識。因此,一個判斷要給人以知識,它必須是“先驗”的。

關於“先驗”,康德將其分為“先驗的感性”和“先驗的邏輯”。

“先驗的感性”是說,要知覺,必須有感覺,例如,感覺顏色、聲音和硬度等等。但是,只有感覺,不是知識,僅僅是意識的變化,僅僅是有某種別的東西使人產生的主觀狀態。感覺一定涉及到時空,涉及到在時空中的一定地位;必須把感覺理解為某種外在的東西——在某個東西旁邊;在某種東西之前或之後。人們的感覺,都是排列在時空秩序當中的。

因此,知覺,以材料或內容(感覺)及(形式)為必要條件——時空,是知覺的必要“形式”條件。

感覺是第一步,知覺是第二步。心靈不僅接受感覺,還“知覺”這種感覺——看見顏色、聽見聲音在它以外,在時空秩序中。感性,具有“先驗”地知覺空間和時間的能力——即使沒有物體呈現,它也能知覺時空;它不僅能知覺時空中的物體,還能知覺時空本身。

康德反覆強調,把感覺排列在時空中,這種形態或形式本身,不是感覺。因為,這種能力,不是經驗的或者“後驗”的,而是心靈本質所固有的,也就是“先驗”的。

他進一步分析說,時空不是實在的,或者說是獨自存在的東西,也不是事物自有的性質和關係。他說,時空,是感性理解事物的方式,是感覺的形式或形態。如果,這世界上沒有能夠直觀或知覺時空的人,這世界就不再具有空間和時間性質。

他說:“讓思維的主體離開,整個的物質世界就會消逝,因為這個物質世界無非是思維的主體所感受的現象。”這個話,既像笛卡爾,又像貝克萊,還多少有點兒像休謨。

康德一再說,要記著,時空僅僅是感性的條件,或者說,是感官知覺的形式,即人類知覺事物的方式。所以,只有當它們被用到被知覺的事物,亦即現象,而不是被用到“自在之物”或離獨立於人類知覺的事物的時候,它們才有效。

以上述及的,是“先驗的感性”。康德接著討論的,是“先驗的邏輯”,不在本題目討論之內,不多贅述。

黑格爾說:“空間和時間也是聯結者;因此它們也是先天的,即在自我意識之內的。這是康德哲學的偉大一面。……但是,另一方面,他對於這個思想的發揮卻停留在十分普通的、粗糙的、經驗的觀點之內,不能說是有什麼科學性”。

黑格爾所謂康德哲學的偉大一面,是指康德對休謨哲學的突破,至少是試圖突破的努力。

但是,他指出康德關於“先驗”的觀點,包括時空的“先驗”,“不能說是有什麼科學性”,應該戳中了康德的要害。

黑格爾說:“至於何以心靈恰好具有(時空)這些形式,什麼是時間和空間的本性,康德哲學卻完全沒有去追問一下。當他談到空間和時間本身是什麼的時候,並不是問:什麼是它們的概念?而只是問:它們是外在的事物呢,還是某種在心靈內的東西?”

這不禁讓人想到中國的一個成語,叫“緣木求魚”。

不可否認,黑格爾哲學,深受康德哲學的啟發。而這種啟發,很可能來自他對康德哲學“淺嘗輒止”的不滿。

黑格爾說:“事實上,我們看見,康德所描寫的只是經驗的、有限的自我意識,這樣的自我意識才需要一種外在於它的材料(引者注:例如時空形式),換句話說,這乃是一個個別的、有侷限性的自我意識。……因此我們所認識的、所規定的都只是現象。在這個意義下的康德哲學被叫做唯心主義:我們只是與我們的規定打交道,不能達到自在存在;我們不能達到真正的客觀事物(引者注:亦即不能達到本質性的認識)”。


確實,黑格爾哲學,要比康德哲學深刻得多;邏輯嚴密得多;體系龐大得多。

但無論如何,黑格爾是從康德哲學這一環發展而來的。


一老沈一


時間是一種神秘現象。中世紀大哲學家奧古斯丁曾說:“當沒人問我時間是什麼的時候,我對時間再清楚不過了,但一旦問我時間是什麼,我便一無所知了”。為了解密時間,康德可謂殫精竭慮了。因為如果不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他的哲學體系便是空中花園。對康德的時空觀每個人也都有理解的不同角度,我是先從“實在”概念進入思考的。

所謂“實在”就是客觀存在,相對於人的意識而獨立的存在。比如山川河流,無論你是否意識到,它都在那裡。而有些事情就不一定了,比如說“神”,即感覺不到,也無法邏輯論證,只能為了信仰而虛設。對這種超現實的事情所產生的信念(belief)就是宗教信仰(religion faith)。那麼,時間到底是不是客觀“實在”?這不是一個yes or no 的問題。康德在說到“時間不依附於對象”的前面先斷定“時間不是獨立存在的東西”。這就從前提上否定了時間的實在性。可當他論證到為什麼人有先天的時間觀念時又肯定了人在認識客觀事物的時候離不開時間觀念,所以時間是人又有了先天觀念實在性。所以,時間的實在性依附於人的主觀意識而不依附於客觀存在。

哲學總是用概念說話很讓人頭疼。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坐高鐵從濟南到北京一個小時四十分鐘。這個時間是怎麼來的,實際上是高鐵運動過程的一個刻度。也可以說是物質運動過程的一個圖式。人在結構上有兩個感官形式,或叫裝置,就是時間和空間圖式。有了這兩個裝置什麼事情都好說了,什麼快慢、大小、遠近等一系列謂詞概念就隨之而來。有了這些概念才能最終形成認識。當然,這也是人的認識界限,無法超越的界限。人只要活著,就不會超越時空觀念。至於人死了以後是否會超越就不得而知了。

愛恩斯坦的相對論認為引力是由時空彎曲的幾何效應而引起,這種物理時空觀聽起來好像時間是一個客觀存在物,但本質上和康德的時空觀還是一樣的。物理學的時間也是通過物理過程來定義的,首先是在一個參考系中,取定一個物理過程,設其為時間單位,然後用這個過程和其他過程比較,以測定時間,說到底,還是觀念的產物。


Kant孟


還沒獨立研究過康德——讀譯本會“入㝅”的,外文原本又讀不懂。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