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豪放詞派男神辛棄疾,其實很“皮”,但他是一個帶淚的段子手

文|墨華不冷

豪放詞派男神辛棄疾,其實很“皮”,但他是一個帶淚的段子手

辛棄疾是古代文人中最能打的人之一

辛棄疾,他頭一個響噹噹標籤,便是“豪放派”。沒錯,他是南宋豪放詞派大V,是文武雙全的愛國英雄,應了一句古言: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辛棄疾會說:我也醉了,我是硬被逼成豪放詞派大V哇,這可不是我想要的樣子。是的,他最想做的,是衝鋒陷陣的武將,“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但他投胎於軟塌塌的尷尬南宋,一生懷才不遇,只好“醉裡挑燈看劍,夢裡吹角連營”(《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雙本應揮劍殺敵的大手,只能舞起毛筆,狂寫胸中山河豪氣。同時,他還具有男文青必備的悶騷氣質,作下“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等婉約絕唱。除豪放、婉約兩種風格通吃

,他還在詞作中展現他的“皮”,寫下不少幽默詞,這令他的詞風,更斑斕多彩。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先生說過:

辛詞風格的多樣化,還表現在嬉笑怒罵,皆成佳篇;亦莊亦諧,俱臻妙境。……冷嘲熱諷,痛快淋漓,詼諧而不失莊重,嚴峻而不乏幽默,是辛詞的又一風格特色 。——《中國文學史》

但辛棄疾無論如何幽默,仍不改壯志難酬的憤青本色,去不掉烈火轟雷的內心風暴。可以說,他是一個帶淚的段子手,一個充滿痛感的幽默大師。

豪放詞派男神辛棄疾,其實很“皮”,但他是一個帶淚的段子手

辛棄疾入仕後,始終無法實現上戰場的夙願,只能“醉裡挑燈看劍”。

一、辛棄疾的一生:南宋戰狼,壯志難酬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他出生時,家鄉濟南,已被金人佔領。因父親早亡,爺爺辛贊一手帶大辛棄疾。這爺爺可不一般,雖任職金國,卻恨金入骨,教導孫子要報國雪恥,將孫子培養成文韜武略的好苗子。辛棄疾21歲時,聚集2000個弟兄,參加抗金起義軍,帶頭大哥叫耿京。耿京被叛徒出賣遇難後,22歲的辛棄疾,率領身邊50名勇士,奔襲金軍5萬人大營,活捉叛徒,突破敵軍,千里南下,抵達臨安,將叛徒正法,此舉震驚朝野。在南宋這個陰柔氣重的朝代,一名至陽至剛的“戰狼”,憑50:50000殺叛徒出道,受封入仕。這是他一生中,令他上熱搜的事件,卻是他唯一上戰場的閱歷。此事件,在宋代洪邁《稼軒記》有載:

齊虜巧負國,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中,如挾毚兔,束馬銜枚,間關西奏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用是簡深知。

好友陳亮在《辛疾棄畫像贊》中,評價辛疾棄:“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一個有勇有謀有腹肌的男神兼護國棟樑誕生了,南宋還會軟弱嗎?

當時北方淪陷區南下投奔的人,統一被稱為“歸正人”,這是一種蔑稱——誰能保證你,百分之百效忠我南宋呢!這頂尷尬的帽子,扣在辛棄疾頭上,成為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導致他一生未被重用,再加上他倡議北伐抗金,進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抗金謀略,與主和的慫包對著幹,所以,他屢遭陷害,數次削職,先後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當地方官。他在湖南任職時,組建驍勇善戰的“飛虎軍”,但等到花兒都謝了,均無機會派上戰場。辛棄疾心裡苦啊,吟出“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41歲時,他被罷官,約有二十年,隱居於江西上饒帶湖一帶,住於名為“稼軒”的自建莊園,自號“稼軒居士”。

曾作的軍事精著《美芹十論》等,讓位給鄉村種菜指南、田園風光鑑賞。然而,在看起來歲月靜好的隱居生活中,他骨子深處的一腔熱血,始終若隱若現。他,只待一紙詔書從天而降,只待屁股一彈、披上戰袍那一刻。1203年,63歲的辛棄疾再被起用,多年經營的田園氣質與隱士修為,一掃而光。他貌似快夠得著夢寐的前線,於是積極訓兵備戰,但朝廷,只當他是棋子,利用他作為主戰派元老的號召力而已。再加上他反對草率出兵,反對輕敵冒進,他終又被罷免,與戰場徹底無緣。1205年,65歲的他,在京口北固亭登高懷古,豪情與才華大爆發,作下千古名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亦發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無限唏噓。據《濟南府志》記載,辛棄疾67歲時,抱憾病逝,臨終前大呼“殺賊”數聲。

臨終悲呼,鐵骨錚錚,響徹千年,至今繞樑。

豪放詞派男神辛棄疾,其實很“皮”,但他是一個帶淚的段子手

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雲:“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他一生初心不改。

二、辛棄疾幽默詞特點:懟功了得,悲憤難平

鄧廣銘先生在1993年版《稼軒詞編年箋註》中統計,稼軒長短句收錄的600多首詞作中,題序裡標明戲作詼諧的作品共38首,而明顯帶有戲謔成分的作品約60首。我將辛棄疾的幽默詞,分為三類:

其一,夾槍帶棍的嘲諷型幽默。辛棄疾懟人於無形的功夫,十分了得。比如,他在《千年調·卮酒向人時》曰:

卮酒向人時,和氣先傾倒。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滑稽坐上,更對鴟夷笑。寒與熱,總隨人,甘國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個和合道理,近日方曉。學人言語,未會十會巧。看他們,得人憐,秦吉了。

此詞大意為:有人像酒卮,酒滿時傾斜,無酒時空仰,總一副笑臉。他們最看重,要唯唯諾諾,凡事都稱好,就像兩酒器,“滑稽”與“鴟夷”,對笑把酒倒。不論寒與熱,總調一味藥,名字叫甘草,能醫治百病。我在年少時,喝酒總任性,說話頗執拗。和稀泥道理,近日才知曉。學說應酬話,未必學巧妙。瞧他們說話,真是討人喜,活像秦吉鳥,總向人學舌。

此詞作於他被免職隱居江西期間。他採用比喻手法,將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小人,比喻成酒卮、滑稽、鴟夷這三種酒器,以及甘國佬(甘草)、秦吉了(鳥名),同時採用擬人手法,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一幅群醜百態圖。辛棄疾真不好惹呀,高冷帶刺,不帶髒字,兵不血刃,暢快淋漓!這種幽默,就看你的知識儲備與說話技巧。無奈現實,小人得志,字裡行間,盡是憤懣。

其二,逗而辛酸的自侃型幽默。除了他諷,辛棄疾還擅長自我調侃,以寬解心靈、提升自尊。比如《西江月·遣興》: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此詞大意為:我喝醉酒,恣意歡笑,哪有工夫,愁眉苦臉。近來發現,古人之書,是不可信的。昨夜喝酒,醉倒松邊,問松醉狀,疑心松枝,要攙扶我。我推開說:去!

松樹肯定一臉懵:我也醉了,我好無辜!表面看,詞人否定古書,其實故意說偏激話,矛頭指向的是,與聖賢之道相悖、顛倒黑白是非的現實。

又如,在《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中,他把自己姓“ 辛” ,與艱辛、悲辛 、辛酸 、辛苦 、辛辣聯繫起來,訴說前半生不幸 。其中,“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採取用典的修辭手法,呼應蘇軾《再和二首》的“最後數篇君莫厭,搗殘椒桂有餘辛”。辛棄疾是用典狂人,引得後人,常對他是否“掉書袋”,打口水仗。

其三,恬淡輕鬆的樂趣型幽默。讀上述兩類型幽默詞,你是否感到不輕鬆?但讀此類,你可長舒一口氣。比如,在二十年江西田園隱居生活中,他寫了不少農村詩,而《清平樂·村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描寫了農村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此詞大意為:草屋屋簷,又低又小,青青小草,長滿溪邊。草屋裡面,吳語響起,白頭夫妻,乘著酒意,互相逗趣,是誰家的?草屋外面,溪東豆田,大兒鋤草;二兒手巧,編織雞籠;小兒頑皮,最惹人愛,臥在溪頭,剝著蓮蓬。

溪草的青色、溫柔的吳語、日常的大美與鄉野的味道,呼啦啦撲面而至。歲月流轉,他漸漸看清人生的方向:若成不了大英雄,至少成為會品味生活的平凡人吧。他努力與自己和解,在山水田園中,尋找人生的減法與情趣,看到生命散淡美好的一面。

縱觀辛棄疾的幽默詞,他擅長採取用典、比喻等修辭手法,善於製造小劇場般的生動畫面

,大多寄寓收復河山的熱望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有著深入骨髓的痛。特別是早期的幽默詞,蘊含濃烈的反諷挖苦意味。他也挖掘生活樂趣,但更多的是,嬉笑怒罵之後,潛伏著“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的沉重。

豪放詞派男神辛棄疾,其實很“皮”,但他是一個帶淚的段子手

圖源:《辛棄疾1162》劇照

三、辛棄疾幽默詞成因:心理調節,以俗為雅

一是人生閱歷原因。

辛棄疾入仕後,一直鬱郁不得志,無法實現上戰場立功的夙願,空有一身傑出的軍事才華。他在《賀新郎》雲:“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是啊,汗血馬拉運鹽的車子,這多浪費人才啊!他只好化悲憤為文字:一方面,諷刺黑暗的現實,寄託內心的苦悶;另一方面,通過幽默的態度,消解內心的痛苦。從心理學角度看,當人類面對苦難時,幽默,是自我心態調適、減輕精神負擔、保持心理健康的有力武器。

二是審美風氣原因。

在宋代,除了流行新禪宗及理學之外,以俗為雅的文學思潮,亦卷席文壇。這促進了題材的世俗化、語言的通俗化,包括促進了幽默文學的發展,誕生了大量的幽默詞。在北宋,蘇軾無疑是最皮的段子手,與南宋的辛棄疾,成隔世知己。

三是文學傳承原因。

悲喜是人類的基本情感形式,故在古代文學史上,由喜悲衍生的幽默文學作品,浩如煙海。魏裕銘先生在《論的幽默傳統》一文指出:“詩經有幽默詩20餘首……有了《詩經》幽默氣息的霑溉,才產生了被稱為中國幽默先河的老子、孔子,‘可稱為中國之幽默始祖 ’的莊周,及《戰國策》《孟子》《荀子》《韓非子》《晏子》及東方朔、陶淵明、韓愈、蘇軾等富有中國幽默特色的著名作家作品。”

另有研究者指出:“詞史上一直以來就有‘蘇辛詞派’之說,除了詞學界公認的豪放派的繼承之說之外,實際上還有對蘇軾諧趣詞的一脈相承……辛棄疾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諧趣詞的內容與意境,提高了諧趣詞的文學地位。這是因為辛棄疾不僅僅是繼承,更是創新式的創作。”(李恆《蘇軾諧趣詞對辛棄疾詞的影響))

辛棄疾像蘇軾一樣,善於在生活中,挖掘事物的樂趣和幽默的特質,但由於在南宋,

金人入侵,國破山河,城春草木,故比起蘇軾,辛棄疾的幽默詞,擔起更強的針砭時弊之功能。

四是個人性格原因。

辛棄疾的幽默詞作,大多混雜了喜劇色彩以外的複雜情感,令人難以輕鬆。這是因為,軍人氣質與儒家思想,主導其一生。他性格剛猛奮進,力主抗金,矢志不渝,至死不休。這正如他在《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寫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換個角度看,當理想幻滅時,他不讓自己退,難活出樂天知命的輕盈姿態,山水田園只是他暫時的精神港灣。相比之下,蘇軾一生,同樣坎坷,但他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樂天氣質,且在儒釋道思想中自如穿梭。在逆境時,曠達淡泊的釋道思想,對蘇軾發揮重要作用。所以,蘇軾能在悲劇命運中涅槃,活成樂觀範本與資深吃貨

讀其幽默作品,其實是讀一顆通透睿智的哲人靈魂,我們不由微笑,心平氣和。

然而,正是辛棄疾初心不改、熱血滿滿的個性,鑄造了獨一無二的愛國詞人,令人懷著敬意,千年仰望。

豪放詞派男神辛棄疾,其實很“皮”,但他是一個帶淚的段子手

圖源:《辛棄疾1162》

四、小結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的幽默詞,是他豪放與婉約詞風外,給人“燈火闌珊處”的一種驚喜。這使他的文學形象,更飽滿,更鮮活。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作為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不正襟危坐,而風趣幽默,卻負責山河歲月。他一生立志沙場建功,九死不悔,夢裡字裡,皆是鐵蹄聲,故他的幽默詞,大多激盪著他的追求與失落,迴響著靈魂的錘鍊之音,蘊藏著他風雨飄搖的時代。他以喜劇的形式,成就帶淚的心靈悲歌。

千年過去了,那抹醉裡挑燈看劍的身影,依然姿態傾城。


主要參考文獻:

1.辛棄疾撰、鄧廣銘箋註:《稼軒詞編年箋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李恆:《蘇軾諧趣詞對辛棄疾詞的影響》,《文藝評論》2015年4期

4.楊映紅:《論辛棄疾的幽默及其文化心理》,《太原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5期

作者簡介:做浪漫的攝客,作古典的詩詞,寫用自己觀點燭照、用自己情感滲透的文章。一枚陽光開朗的中文系文青,一顆熱愛傳統文化的心。若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墨華不冷,成為本宮的人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