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超Nice!武侯祠“国际博物馆日超级体验游园会”开始啦

今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全球博物馆和博物馆人与市民公众的一次盛会。今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特别推出了“超级体验游园会”活动,推出“手绘地图”和“攻略视频”,让观众按图索骥,参与科技寻宝、探秘讲座、公益讲解、特色展览、网络直播等精彩内容,感受天府文化的魅力。据悉,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全天将向现场排队观众派发免费门票2万余张,人气爆棚。

超Nice!武侯祠“国际博物馆日超级体验游园会”开始啦

超级连接 用新方法让文物活起来

今年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关于本届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在当天邛窑考古遗址公园举行的“四川系列活动”专题座谈会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谢辉如此解读:“连接”是发展趋势,“新方法”是实现手段,“新公众”是连接成果和博物馆社会价值的实现。

超Nice!武侯祠“国际博物馆日超级体验游园会”开始啦

据谢辉介绍,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最新编制的未来3到5年工作行动指南中,梳理了包括文物保护、藏品征集、陈列展览、学术研究、景观提升、文创产业、安全工作、智慧博物馆8个方面的48个优化提升项目,并结合新的方法落实项目实施,力求让文物活起来,让观众广泛参与,实现博物馆的多元超级连接。而新的方法,既包括新的技术手段,也包括新的研究手段,还包括新的阐释手段。如加速推进智慧化博物馆建设工作,开展全国三国文化遗存调查,将新科技运用到传统展览展陈设计中,调整业态等等,以实现文化遗存的新利用,新表达。

创新服务“馆长讲解日”首发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即将在六月正式启动的“馆长讲解日”活动迎来了序幕首发。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卫永锋为现场观众提供了两场公益讲解服务。

作为历史专业出身的博物馆人,卫永锋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学术研究,在约50分钟的讲解过程中,带领观众畅游祠堂古建,细数遗迹文物背后的故事。河北游客李女士全程听完了馆长讲解,她说:“感觉特别高大上,馆长的讲解深入浅出,讲述历史的同时,还介绍了很多博物馆的工作内容,听完以后,对博物馆更加理解和喜爱了”。

除了馆长讲解外,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十余名“小小讲解员”也正式“上岗”了。他们热情地为现场排队预约的观众开展公益讲解。精彩的讲述收到观众的高度认同,也感染了现场听众中的很多同龄人。游客体验十分美好,来自西安的张先生留言道:“一个半小时的讲解,滔滔不绝,似高山流水、行云瀑布…感谢成都武侯祠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小讲解员,为厚重的文化遗产圣地增添光彩!”

超级体验 让公众多元参与文化共享

在当天的“科技寻宝”活动现场,观众们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纷纷参与“穿越看大戏”、“拍拍酷合影”、“扫码看特展”等科技互动体验。观众们通过手机简单操作,或是一秒穿越到皮影剧场,观看赵云单骑救主;或是身临其境进入临展厅看文物特展和书画展,或是和屏幕中突然出现在身旁的动漫三国人物来个合影。一切都显得新奇有趣。

而在武侯社区学院,一场与社区居民的文化分享讲座正在进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人类学博士曾穷石,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新发现——民间的诸葛亮信仰》的精彩文化分享。曾博士讲述了自己参与的三国遗存调查北伐最新考察成果,结合一些新的三国遗存发现,与社区公众一起探索历史对当地人文的影响与传承。“全国三国文化遗存调查项目”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自2011年起发起进行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博物馆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做出的新尝试。调查项目以基础性材料的实地调查、收集为重点,同时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实现对遗存资源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分类研究,与遗存地的社会居民发生联系,通过沟通、合作,实现文化遗存的保护性利用。

谢辉表示:“新的公众,着眼点在于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作为博物馆人,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与主动连接的行动,致力于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的体验,让公众生活在文化的沟通连接之下变得更加美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嘉 摄影 谢明刚 编辑 李怀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