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若性命相托 我必全力以赴——山東醫療隊戰“疫”故事


“齊”心“魯”力,戰“疫”黃岡

(同期:這批病人是整個黃岡地區(病情)最重最複雜的一群病人;我跟他講,我是護士長,我已經工作29年了,所以請你相信我,由我來給你操作可不可以?)

點亮希望,用生命赴使命(同期:有這三位在這裡,我可以大膽地睡覺,大膽地吃飯,我們不是親生父子,勝似親生父子)。

敬請關注本期節目——《你若性命相托 我必全力以赴——山東醫療隊戰“疫”故事》。


你若性命相托 我必全力以赴——山東醫療隊戰“疫”故事


【解說】湖北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一場疫情讓這棟並未完工的建築進入人們的視野。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是黃岡市中心醫院新院區,主體工程、室內外裝飾裝修已完成,原計劃今年5月整體搬遷。然而,為了應對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施工人員日夜忙碌,將它改造成黃岡版“小湯山醫院”。

今年1月28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啟用。晚上11點左右,黃岡市中心醫院開始轉運發熱患者到這裡治療。

參加首場戰“疫”的白衣戰士,是千里馳援的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此前一天,山東首批138名醫護人員已經入駐這裡,為即將開始的硬仗做準備。

賈新華是山東省中醫院肺病科的一名醫生。此次馳援黃岡,他又多了一個身份——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1月28日晚,賈新華帶著隊員接收首個確診病人。此後的6個小時內,醫療隊一共接收50名患者,這樣的節奏讓大家有些措手不及。

【同期】山東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 賈新華

這批病人是整個黃岡地區(病情)最重最複雜的一群病人。


你若性命相托 我必全力以赴——山東醫療隊戰“疫”故事


【同期】山東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 張家棟

大部分患者都非常著急,來了以後坐到床上就一個勁地在喊,難受啊,身體疼啊,我想輸液,這樣也使我們心裡也非常著急。

【解說】救治重要,信心也重要。病人的焦慮來自對疾病的恐懼,如何儘快安撫他們,成為打贏這場戰“疫”的關鍵。

根據每個病人的病情,賈新華帶領隊員制定了不同的治療方案。他來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第一個24小時,就這樣在緊張忙碌中度過。

【同期】山東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 賈新華

我回到賓館以後,當時就是一個感覺,整個人幾乎就跟散架了一樣,如果一閉眼的話,可能就要睡著了。

【解說】時間就是生命。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醫護人員經常遇到這樣的緊急情況。

ICU病房裡,一名59歲的危重症患者病情出現了惡化:由於無法脫離無創呼吸機支持的輔助通氣治療,這名患者的正常進食受到影響,導致營養缺乏、感染加重。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儘快插胃管,對他進行腸內營養治療。

【同期】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 張月

要是不插胃管的話就特別危險,肚子脹了,就把胃給脹破了。

【解說】但是,老人對摘掉氧氣罩十分恐懼,一直不同意這個方案。為了安慰老人,護理組組長丁敏站了出來。

【同期】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護理組組長 丁敏

給他講了一句湖北話,就是“莫和不過”,不要怕的意思。因為我覺得這樣的話更能拉近我們之間心與心的距離。我跟他講,我是護士長,我已經工作29年了,所以請你相信我,由我來給你操作可不可以?

【現場】丁敏與病人交流

(病人:我聽你的。)你聽我的,信我。

【解說】老人最終同意了,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在無創呼吸機的支持下,病人的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0%左右,一旦摘掉氧氣罩,血氧飽和度會快速下降,如果降到70%以下,就會對病人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留給丁敏的時間不多,她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同期】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護理組組長 丁敏

護士和我一起做配合,我們先把氧濃度調高,讓它(血氧)飽和度穩定在一定的狀態。迅速地拿開面罩,迅速地插入(胃管),只有靠我的手感和經驗快速地把胃管插到一定的位置。這時候(血氧)飽和度我看到就有下降了,其實我心裡還是很緊張的。

【現場】丁敏為老人插胃管

【解說】插胃管需要俯下身。丁敏與老人面對面,彼此距離不到30釐米,感染風險很大,但是她已經顧不得這些。丁敏成功將胃管插至預定長度,整個過程用了8秒鐘,這是她最快的一次操作。

【同期】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護理組組長 丁敏

我看他整體的憋喘狀態,他自己也很緊張,也在憋喘。所以這時候,我就去抓住他的手了,我一摸他的手真的是冰涼,左手緊緊地扣住面罩,右手去抓住他的手,我跟他講別緊張。

【解說】看著老人的血氧飽和度慢慢回升到90%,丁敏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同期】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護理組組長 丁敏

(他說)你插管子吧,我說大爺,我已經插完了!我當時就緊緊地攥住老人的右手,這個老人突然反過手來,他抓住我的手了,就我那一刻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解說】丁敏所在的ICU病房是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建立的首個重症病房。重症組48名護士負責查房、搶救和日常治療。在山東醫療隊的護士當中,有三名特殊的“90後”,他們組成了“男護士天團”輪流護理一名重症患者。

【同期】患者 陳先生

有這三位在這裡,我可以大膽地睡覺,大膽地吃飯,我要有這樣的三個兒子多好。但是,我們不是親生父子,勝似親生父子。

【解說】躺在病床上的這名患者今年61歲,湖北黃岡黃州區人,他提到的這三個人叫田龍營、高善紅、李其元,是山東醫療隊重症護理組的男護士。


你若性命相托 我必全力以赴——山東醫療隊戰“疫”故事


【同期】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重症護理組組員 田龍營

這個大爺一開始來的時候跟我們交流不多,但我們從他的眼神能看得出來,他自己是非常害怕恐懼,就是有一種發呆,眼神沒有光。

【解說】1月20日,陳先生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隨後被緊急送到黃岡市惠民醫院進行救治。當時,疫情正處於快速爬坡期,黃岡只有兩家三甲醫院,確診病例的不斷增加,給救治工作增加了難度。

【同期】患者 陳先生

醫護人員少一些,條件差一些,沒有重症監護室。

【解說】怎樣救治像陳先生這樣的重症患者,成為擺在醫護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1月28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開始接收患者後,陳先生轉到這裡接收救治。

【同期】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重症護理組組員 高善紅

來了之後,們就給他用上了高流量吸氧,當時氧濃度很高,90%多將近100%。

【解說】從那天起,田龍營、高善紅、李其元三人輪流護理陳先生。陳先生不能下床,大小便都在病床解決,有時一天需要處理三次,這讓第一次住院的陳先生很難為情,起初並不願和三人多說話。

【同期】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重症護理組組員 李其元

我記得剛來的時候,給他吃完藥之後,老爺子嘴裡特別苦,但是他不好意思說,我先給他拿白開水給他衝了一下,然後給他剝了一個橘子,從那個時候老爺子就開始喜歡和我說話了。

【解說】由於是重症病房,家人不能陪床,三個“90後”主動擔起了陪床角色。正是他們細緻入微的關懷,讓陳先生慢慢打開了心扉,臉上的笑容多了,情緒也變得穩定。在三人的精心呵護下,這名患者病情漸漸好轉。

【同期】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重症護理組組員 高善紅

假如我接班以後,他會跟我說,我要睡覺了,你有事你就再喊我,他會睡得很踏實,我班上4個小時,夜班的情況下他能睡4個小時。

【解說】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很多這樣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得到細心救治和護理。醫護人員告訴記者,通過對陳先生的狀況評估,幾天後他就可以從ICU轉到普通病房,轉科前陳先生還專門跟他們每個人合影留了念。

【同期】患者 陳先生

他們做的就是代替我兒子做的事,因為在(重症)監護室產生了感情,就像父子情一樣。我現在有他們的微信,我就是想出院之後,看他們哪一天有時間我們聚一聚。

【解說】在山東醫療隊辦公區的白板上,寫著幾行紅字:比病毒更頑強的是我們,比病毒更團結的是中國,比病毒傳播更快的是愛。帶著這樣的決心和擔當,山東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始終衝在“逆行者”的最前列,幫助越來越多的患者治癒出院。他們用行動踐行著那句誓言: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