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眾多版《神鵰俠侶》當中你認為哪部最貼近原著?

粵韻悠揚


《神鵰俠侶》這樣一部經典的金庸創作長篇武俠小說。他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是金庸先生在大概1960年左右完成的著作。到目前為止,《神鵰俠侶》一共拍攝過十個版本,這個還不能包括其中的電影系列。

第一部《神鵰俠侶》是1960年到1961年粵語拍攝的,由謝賢南紅主演。

第二部 1976年家是電視劇拍攝。由羅樂林,李通明主演。

第三部是1982年由邵氏電影拍攝, 傅聲黃淑儀主演。

第四部還是由邵氏電影拍攝,由張國榮翁靜晶主演。

第五部在1983年由TVB電視劇拍攝,共50集。是由當紅著名歌手劉德華主演。這也是第一次《神鵰俠侶》拍攝長達50集。因為之前可能是由於電視的普遍和發展。導致前幾部的拍攝集數都特別的短。

第六部。1984年。中視電視劇拍攝俠《神鵰俠侶》遊孟飛和潘迎紫主演。然而在1991年和1992年之間,劉德華,梅豔芳,關之琳分別拍演了《神鵰俠侶》91和92電影系列。

第七部。也可能是大家印象最深的一部,同時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部最喜歡的一部 。 這個肯定可能跟年齡段和我們的時代發展是有一定的關係的。1995年由TVB電視劇拍攝《神鵰俠侶》,由古天樂,李若彤主演。

第八部1998年由任賢齊吳倩蓮主演。

第九部2006年由中國電視劇拍攝,由黃曉明,劉亦菲主演。

第十部2014年。內地版電視劇拍攝《神鵰俠侶》,由陳曉,陳妍希主演。

這一部小說主要是寫楊康之子遺孤楊過與其是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承小龍女在古墓中練功,師徒二人情深。然而江湖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二人經過了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衝破了封建禮儀教之的禁錮。最終變成了俠侶的一段磨難經歷。在家仇國難面前做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義大者的故事!

個人認為還是九五版,由古天樂李若彤主演的這個版本拍攝更貼近原著。主要原因有:

1.是這一部劇的播放,讓我們更加的瞭解了金庸小說和金庸的故事。

2.這一部的演員將這一部劇的劇情人物的內心演繹的生動和真實。

3.這一步的演繹將金庸小說原著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剖析的非常的清楚。

4.這一版本的拍攝把這部小說的原著主脈完美無缺的呈現給所有的影迷。讓一大批的人都記住了這一部劇。

5.這部劇沒有過多的去表達一些與原著無關緊要的事情和劇情。

6.九五版這部劇的演員更加深入了對這部劇原著人物的瞭解和滲透!







愛影小狂克


《神鵰俠侶》自開拍,已經有很多部了,如果說哪部最貼近原著,我覺得李若彤和劉亦菲版比較貼近原著。

一、從劇情來講

李若彤和劉亦菲版本的《神鵰俠侶》都很貼近原著,李若彤版本更加貼近書中所寫,從事情發展軌跡到人物性格的闡述,這一版的《神鵰俠侶》是最符合原著的。



二、從演員選擇上來講

從演員選擇上來說,肯定是劉亦菲版本的最貼近原著了,金庸在書中描寫小龍女的是盛世美顏,臉色白的沒有血絲,不像是人間的。就李若彤和劉亦菲來看,李若彤更有一股人間氣息,而劉亦菲真的是仙氣迷人,膚白體輕。




但是在男主的選擇上,古天樂(白古)更貼近原著一些。在金庸的小說中,楊過也是非常的風流倜儻、灑脫不羈,還很懵懂,但是黃曉明演的楊過,少了幾分天真,看著不像是比小龍女小的樣子,更像是一個大叔,樣子裝扮也有的詬病,在劇中也很難將他想象成書中“一見楊過誤終身”的樣子。




三、從細節心理描寫看

可能因為有前車之鑑,劉亦菲版本的《神鵰俠侶》不管在人情世故還是心理描寫上,都比前者更多更詳細。畫面的構造上也很符合原著。



整體而言,劉亦菲版本的《神鵰俠侶》更加貼近原著。


影視經典啊


《神鵰俠侶》個人比較喜歡古天樂版,因為只完整看了古天樂版的。雖然當時朦朦朧朧的不知道什麼愛情,不知道什麼是‘俠義’。但是通過古天樂演的楊過,他從14歲起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蒙古鐵騎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沖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同時,在這段磨難經歷中,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俠義大者”說起來容易,其實不比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容易,放下“仇恨”。在看《神鵰俠侶》之前,並不熟悉古天樂,李若彤,不過導演真的選對人,讓還是新人的古天樂和李若彤把楊過和小龍女演成了經典,古天樂演的楊過亦正亦邪,李若彤演的小龍女帶著一股仙氣,那個時候只覺得姑姑好美,連腰間的白綢都平添了一份雅緻,身上有種古代女子特有的莊重卻也絲毫不失英氣。很多年後,知道這種美是“仙女姐姐”,然後再看看小說,覺得他們就是小說裡走過的人物。金庸先生也給當時古天樂很高的評價。雖然金庸先生已經不在了,但是希望導演對於這些經典翻拍的消耗少之又少,如果一定要翻拍希望能讓武俠再住於人心。





豆姐追劇吧


大家好,我是溪瓜說電影。

《神鵰俠侶》是金庸老先生的經典之作,是1959年開始寫的1960寫完的。翻拍至今已經有八個版本了!

1961年《神鵰俠侶》剛寫完香港就把謝賢演楊過演了一部連續四集的電影。1976年拍了一個電視劇版的,拍的是悄無聲息,我也沒看過!謝賢版的現在連資料都找不到了!這兩版影響力是最低的,因為看過的人少之又少!

到後面這六部印象中都是還可以的!有范文芳主演的新加坡版、孟飛和潘迎紫主演的臺灣版、任賢齊和吳倩蓮主演的臺灣版。

還有最後一部陳妍希版完全個雷劇啊!我就不在這裡多說了,我想大家心裡也有體會啊!其實今天說的幾個版本的《神鵰俠侶》哪個最符合原著!不管是哪一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最符合的。

我心中最符合原著的就是古天樂版的。相比其他版本,這個版本的楊過長的最帥,造型最符合原著。古天樂在戲裡總是穿著麻質的衣料,樸素卻不失酷勁,把楊過坎坷清苦的生活但卻桀驁不遜的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再加上演員本身的魅力,本版的楊過真的是天下無雙。

我一直說李若彤是天生的金庸筆下的女子。她的長相本來就符合小龍女那恬淡,秀美的高貴孤苦氣質。

很佩服本劇的服裝造型師,他把小龍女的服飾設計的異常乾淨簡約,觀眾不細看還會覺的那不過是一快普通的白布隨便縫合罷了,可是細看你會發現只有小龍女才能把一塊喪服似的白布穿出味道來。

整個戲,小龍女只換過兩套衣服,其中一套還是嫁衣。 她的造型也沒變過,可是我卻從沒厭倦過,每次看她都有驚鴻一瞥的感覺。

裡邊的黃容,郭靖也是演的很好,大氣卻不搶風頭。很喜歡這各版本的李莫愁,老頑童,都很符合原著。

至於黃紀中的伸雕,我覺得一般。劉一菲是很美,她身上確實有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可是此不食人間煙火非小龍女的不食人間煙火。 劉有的是無知,單純的秀美。

而非小龍女大徹大悟,心靜如水的典雅氣質。再說,劉一菲跟黃曉明在一起什麼感覺啊?叔叔和侄女吧。

你們心中最喜歡哪一部呢?






溪瓜說電影


個人認為要古天樂版更貼近原著。為什麼呢?我們需要詳細來分析一下《神鵰俠侶》是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作於1959年。是“射鵰三部曲”之中的一部。原著中的楊過對小龍女極為尊敬,這部劇也是最符合,這版的小龍女冰清玉潔、超凡脫俗!和原著中小龍女的氣質是最吻合的。而且古天樂正處演技巔峰之時,兩個人在當時也是最受歡迎的男女演員。再者論劇情方面,古天樂版尊重原著,劇情沒有較大的更改,而其他版本都有較大的改動。終上所訴,還是古天樂版最為貼近原著。





點水承諾


比起這個,我說也沒代表性,還是來看看原作者金庸老師自己對此的看法比較好吧~!

我看到下面有說到道具武指這些,雖然採訪沒有關於這些方面,不過如果說到人物特點氣質這些,金庸老師自己都已經作出了很實際的回答了。

如果真的要評,哪個版本的主演最符合原著,應該是沒有爭議才是。

我本人也是最喜歡劉德華版,因為這是我小時候跟我爺爺奶奶一起看的,主角配角們的演技都很好。我本人不是很喜歡看古風和武俠,但是上世紀TVB關於金庸作品的改編,都幾乎非常有靈性是真的。

以下是金庸被採訪《神鵰俠侶》電視劇作品的截圖。金庸說到的是這兩個版本:1.1983年劉德華陳玉蓮版本(一筆帶過他最愛這版本);2.2006劉亦菲黃曉明版本(清楚點評這兩位主演的缺點)。

然後下面是採訪者說的,關於2006年版本的評價。

金庸強勢回答:

開始點評:

小龍女先。一言概之,相貌氣質都非常小龍女,但演技上不來,性格完全沒表現出來,因為這個小龍女是個面癱。

然後是教主,估計金庸老師連教主的名字都沒記住。

簡單說來,金庸老師的意思是,他不知道教主在演什麼鬼。

金庸老師也稍微說了一下劉德華版楊過:對,莊重點,嚴肅點,比較好。意思就是,劉德華做到這些要求了。

哪個版本主演最接近原著,金庸都清楚指明瞭,所以,這一點,別糾結。

其他不評價。

我感覺我就是來搬圖的ww。


一下六斤蝦


神鵰俠侶一共翻拍十幾部,我們就拿經常播放這四部做為討論一下。

1995年/TVB電視劇《神鵰俠侶》(共31集)/古天樂、李若彤主演

1998年/新加坡電視劇《神鵰俠侶》/李銘順、范文芳主演

1998年/臺視電視劇《神鵰俠侶》(共47集)/任賢齊、吳倩蓮主演

2006年/內地電視劇《神鵰俠侶》(共41集//黃曉明、劉亦菲主演

我們拿主角小龍女做為參照。性格:小龍女是個水晶般單純可愛的人,絕對善良,不諳世事,執著勇敢,也是有大智慧的人(一燈大師給的評價)

外形:絕色,仙女一般的人物,長相稚嫩,表情冰冷,不食人間煙火。

李若彤比所有扮演小龍女的人都有氣質,比別人更漂亮。她是最漂亮最經典的小龍女了,也是更加接近原著的小龍女

李若彤漂亮,這點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演員演一個角色並不是說只有漂亮就夠了。

她還有演出來的感情深刻動人,那種感覺非常到位,非常容易把人帶入戲中。

她的眼神傳達出的內在東西能時刻牽動著觀眾的心,讓觀眾不知不覺跟著她的情緒深入戲中,深深感動。更有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

 李若彤版《神鵰俠侶》在動作打鬥上有獨到之處,電腦特技的運用也恰倒好處,蛤蟆功、降龍十八掌、一陽指等各名家絕學都展現得非常有特點。而且這個版本也是最忠於原著的,我就這麼認為。

有不同意見的來討論!







追蹤排列五


金庸先生的14部著作中《神鵰俠侶》至今已經被翻拍了9次,可以說觀眾對這本著作的認可是相當高的。那麼在金庸老先生的眼中哪一位楊過和小龍女是他覺得最貼近原著的楊過的特點是英俊瀟灑、性格叛逆但也堅持著自己的正義。黃教主固然在英俊瀟灑上有一定資本。

最美好的愛情


劉德華在我們記憶中很少演古裝,感覺對他的楊過也沒什麼印象。那是因為這部神鵰俠侶是在1983年拍攝的,別說看了,還有不少小夥伴還沒出生吧。其實當時的劉德華也是個剛出道的新人,所以在電視劇上映前許多人都不看好他。但也正因為他是新人吧,把楊過的放蕩不羈和桀驁不馴展現的相當到位。

最有靈氣的楊過


而小龍女的扮演者陳玉蓮,我們可能不熟悉,但是在當時她可是無線古裝四大美女之一,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甚至劉德華回憶時都說:陳玉蓮曾經是自己的女神,是每天早早去劇組的動力。這對姑姑和過兒也是被金庸先生評價最符合原著的,自己十分喜歡所以我個人感覺劉德華陳玉蓮版本最符合原著。

最有仙氣的小龍女


君心與我心


到目前為止,《神鵰俠侶》一共有一下幾個版本。而我只看過95版、06版和16 版。

1960-1961年/粵語片《神鵰俠侶》(共4集)/謝賢、南紅主演

1976年/佳視電視劇《神鵰俠侶》(國語)/羅樂林、李通明主演

1982年/邵氏電影《神鵰俠侶》/傅聲、黃淑儀主演

1982年/邵氏電影《楊過與小龍女》/張國榮、翁靜晶主演

1983年/TVB電視劇《神鵰俠侶》(共50集)/劉德華、陳玉蓮主演 範秀明

1984年/中視電視劇《神鵰俠侶》(國語)/孟飛、潘迎紫主演

1991年/香港電影《91神鵰俠侶》/劉德華、梅豔芳主演

1992年/香港電影《92神鵰俠侶:痴心情長劍》/劉德華、關之琳主演

1995年/TVB電視劇《神鵰俠侶》(共31集)/古天樂、李若彤主演

1998年/新加坡電視劇《神鵰俠侶》/李銘順、范文芳主演

1998/臺視電視劇《神鵰俠侶》(共47集)/任賢齊、吳倩蓮主演 楊佩佩

2001/日本動畫《神鵰俠侶》(共26回)/NIPPON ANIMATION製作

2006/中國電視劇《神鵰俠侶》(共46集)/黃曉明、劉亦菲主演 張紀中

2014年/內地版電視劇《神鵰俠侶》 (共54集)/ 陳曉、陳妍希主演

《神鵰俠侶》的誕生也是一個巧合,當時金庸先生是為了推廣自己的報紙業務,才想到了通過小說連載的方式來增加報紙的銷售。而當時最火的小說是金庸自己的《射鵰英雄傳》,所以當時是以射鵰的續集出版的這部小說。可是後來在整理修改出版的時候,金庸發現了在自己的作品中還沒有以“情”為主的作品,所以在出版時,金庸說,《神鵰俠侶》是寫給自己的“情書”,而其中,小龍女無疑是金庸老先生最看重的人物。

在眾多版本中,觀眾最喜歡的一定是95 版的,李若彤的小龍女,古天樂的楊過,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中。可是在金庸老先生的眼中,83版的小龍女陳玉蓮才是最近原著的角色,把小龍女應有的感情變化演繹到了極致。只是我沒有看過,而隨著時代的不同,也更不能體會到金庸老先生當時的初中了。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哪個版本,我們自己喜歡就好。。。





小影星推官


個人認為,就是TVB1983版《神鵰俠侶》,劉德華,陳玉蓮主演。

這部劇基本照搬原著,並添加了許多自創元素。劇情雖然有些拖沓,但也彌補了原著諸多的不足。同時也為金庸老先生本人最為肯定的一版。

而且此劇為當時播放萬人空巷的83版《射鵰英雄傳》後繼篇,兩部劇銜接很自然。共有的人物,除了郭靖和黃蓉,演員基本沒換,對劇情延讀和觀著度有很大促進作用,而且風格,服,道,化一致,再有主題音樂的傳承,盡顯水道渠成。

劉德華當時對楊過的詮釋很到位,少年時的孤僻任性,活潑灑脫,青年時的自尊倔強,狂放不羈,壯年時的俠膽衷腸,重情重義,很直觀立體地展現在了觀眾眼前。

陳玉蓮在內地可能並不出名,也不是出類拔萃的美女,但她身上卻擁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與韻味。包括劉德華,周潤發都對她讚譽有佳,恬靜,淡然,清心寡慾,不食人間煙火,她把小龍女的性格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

希望大家有機會重溫下粵語原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