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古往今来,和田玉(软玉)以其色泽光洁柔美、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含蓄、符合国人的审美观念而深得人们的喜爱。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近年来随着和田玉资源的日渐枯竭,价格一路飞涨,甚至上千倍的增长,收藏者甚众,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刺激下,随着科技水平和各种玉石仿造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和田玉仿制品也充斥着市场,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令人难辨真假。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如果用高价买到和田玉仿品,那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金钱损失和心灵伤害。可是,除了请教专业机构和玉石大师外,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分辨和田玉真假呢?现将一些常见的仿冒品及造假方法资料整理如下:

一、以假充真

1、石英岩

与软玉最为相似的是白色石英岩。在肉眼鉴定中软玉与白色石英岩有如下区别。

(1)、 软玉大部分为油脂光泽,而石英岩具玻璃至油脂光泽。

(2)、 软玉具纤维交织结构,十分细腻,其断口为参差状,而石英岩具粒状变晶结构,其断口为粒状。

(3)、 一般情况下软玉的透明度低于石英岩。

(4)、同样大小的制品用手掂时,软玉较重,而石英岩则较轻。在实验室条件下,软玉的物理性质参数(折射率值1.61、密度值2.95,硬度6~6.5)与石英岩有着明显的差异(折射率值1.54、密度值2.65,硬度7)。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2、卡瓦石

卡瓦石又名新疆的岫玉,是指河床里产出的卵形蛇纹玉石。其颜色多样,与和田玉的籽料类似,故经常被用来仿冒和田玉籽料。这种卡瓦石,如果是白色的经常有绿色斑点和绿色条纹,和田玉籽料并不会有;另外其质地相对较软,用钢刀一划很容易划出割痕;卡瓦石油性差,上手触摸缺乏和田玉那种细腻感觉,且密度比和田玉略小,同样大小的和田玉与卡瓦石,和田玉感觉“压手”,卡瓦石感觉较轻。借助这些区别就可以鉴别和田玉与卡瓦石。

黄绿色软玉外观可能与岫玉相似,白玉与白色岫玉也十分相似,因为岫玉的结构也很细腻,肉眼鉴定软玉与黄绿色岫玉的区别如下。

(1)、软玉主要为油脂光泽,而岫玉则为蜡状光泽。

(2)、大部分情况下软玉的透明度低于岫玉的透明度。

(3)、软玉的硬度明显高于岫玉,岫玉制品的棱角更趋于圆滑。

(4)、软玉制品往往颜色单一,而大块的岫玉制品可出现灰、黑、黄绿等几种颜色间杂的现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岫玉与软玉是很易区别的。折射率1.56、密度2.57、硬度2.5~6有很大差别,稍加注意,不难区分。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3、玉髓

绿色玉髓外观上与绿色软玉相似,这是因为玉髓本身为隐晶质石英,颗粒极为细小,肉眼鉴定软玉与玉髓的区别:玉髓制品多为玻璃光泽;玉髓制品有较高的透明度;玉髓制品手掂较轻,且玉髓的折射率1.54、密度2.65低于软玉,而硬度6.5~7却大于软玉。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4、大理石

质地细腻、洁白的大理石(俗称“阿富汗玉”或“巴玉”)常常用来仿白玉,但大理岩的密度2.7、硬度3均低于软玉,二者的折射率、光泽和结构也有很大差别,不难相互区别。

阿富汗玉和汉白玉都是层状结构和粒状结构,油性差,颜色干白,缺少和田玉所特有的温润含蓄的光泽,硬度较低,且性脆,尖锐物一碰就可能碎落,因此建议买玉时带块玻璃,划一下掉一块,就是这类石头仿冒。或者用盐酸往玉石上一滴,起泡的就是这类石头,和田玉不会起泡。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5、玻璃

仿玉玻璃的特点是乳白色、半透明至不透明,常含有大小不等的气泡,贝壳状断口,折射率1.51左右,密度2.5g/cm3左右,均明显低于软玉。在旧货市场上较为常见,俗称“料器”。

这种高仿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玻璃及琉璃。假冒和田玉主要是和田玉牌、圆雕的人物或动物雕件,呈乳白色,外表很像和田玉。但是其透明度高,玉性差,缺乏温润缜密感,敲击也听不到像敲击和田玉一样的悦耳声音;用放大镜观察,会看到小气泡。同时,这种玻璃仿制品都是浇注而成,仔细看根本没有雕琢的痕迹。借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鉴别开来高仿玻璃与和田玉器。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二、以次充好

1、颜色类别的错位划分

目前,和田玉分类主要依据感官评价分析法,对于碧玉、墨玉、糖玉、青玉而言较易区分,争议很小;但对于羊脂玉、白玉、青白玉及黄玉而言较难区分,由于羊脂玉和黄玉价格较高,有些商家将未达到羊脂玉的白玉作为羊脂玉,或者将带有黄色但未达到黄玉的和田玉作为黄玉以高价出售,获取高额利润。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2、产地混淆

和田玉产地主要有我国新疆、青海、贵州、辽宁、台湾、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其中以新疆所产和田玉品质最好,且新疆和田玉子料更是声名远扬,由此价格不菲。国标明确规定:“带有地名的珠宝玉石名称不具有产地意义”,所有的软玉都可称为和田玉,但一些缺乏诚信的商家对于客户的询问,会含糊其辞地将所有和田玉谎称为新疆和田所产。或者,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俄子”的说法,一般指的是产于俄罗斯且带有礓皮(皮色有多种,常见有:黑皮、虎皮、水草纹)的和田玉原生矿,而行内所说的子料常常指的是产于新疆的和田玉次生矿,品质和价格要优于俄子。

可以用一个字概括料子质地的区别:新疆料润,青海料透,俄料木,韩料嫩,但要明白这个字的真谛,需要几年的实际上手经验。和田玉的产地鉴别本身就是一个科研难题,接触和田玉多年的老专家主要依据经验便可准确定出产地,不过也有较难确定产地的情况。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3、真假皮色

皮色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和田玉由于外界作用(如:渗透、浸泡、淋滤等)而次生于原料表层上的颜色,多见于白玉子料表层,其次为青白玉、墨玉及糖玉,常见有聚红皮或枣红皮、桔红皮、黑油皮、酒金皮等。带皮色的和田玉子料属于和田玉中的珍品。正因如此,皮色造假的情况非常多见,主要的造假方法有:热处理法,即高温烧烤玉石表面,使其产生热变(鉴定时,一般可以不用考虑或备注表层颜色成因未定);化学染色处理法(鉴定时,依据染色程度不同,备注表层颜色成因未定或局部染色或直接定名为染色和田玉)。作假的皮色一般无层次感,皮色部分和玉质部分界限明显,给人以生硬、不自然的感觉。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4、拼合和田玉

拼合和田玉多见于带有俏色的样品,有些俏色部分属于后期用胶粘在和田玉主体样品上,放大检查可以看到俏色部分与主体部分不属于一个整体,两者之间存在缝隙,接缝处也可见外来物“胶”。紫外荧光灯下,俏色部分与主体部分荧光差异较大,接缝处荧光较强。

或者,一件样品有多处俏色时,其中某处的俏色也有后期粘上的情况。更甚者,某些样品中的黑皮或糖色属于“假黑皮”或“假糖色”,据了解,这些所谓的黑皮或糖色是样品某处存在极少量瑕疵时,将瑕疵去掉用带色的胶充填所致,胶充填处硬度低、光泽弱、或可见气泡。这种情况多见于俄料手镯。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5、人工子料

子料的鉴别除了考虑玉石主体的品质(白度、细度等)外,目前能够依赖的就是原皮的颜色和毛孔。由于子料的价值非常高且日渐稀少很难获得,市场上出现了人工子料,造出人工毛孔和皮色,以冒充天然子料。

人工子料的做法是人工模拟子料的天然形成环境,把和田玉碎块放入高速运转的滚筒进行打磨处理,然后用有机或无机染料对打磨过的玉石进行表面染色处理。有些和田玉样品局部利用喷砂机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出“毛孔”。这种人工子料迷惑性较大,磨圆度比较好,但毛孔比较规则,颜色多集中于裂隙中,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人工打磨的痕迹,要进行区分必须从多方面综合识别。

了解和田玉仿冒品,学会去伪鉴真

最后收藏者在购买和田玉时最好索要对应的鉴定证书,珠宝鉴定证书号称“珠宝身份证”,并且最好学会看懂鉴定证书,必要时可以拿着所藏样品和证书到正规的检测机构进行复检。通过以上对和田玉仿冒品及作假方法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买到满意的合适自己的和田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