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公平的教育不僅是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而且是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觸優質教育資源!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身在一線城市廣州工作,又常常奔波在廣東的二三線城市中,接觸過許多來自不同階層的家長,才知道,現今中國教育正朝著越發失衡的趨勢發展。

身邊常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太累,學業繁重,基本沒有童年;

而二三線城市的家長們,更多的是失望和絕望。

這是一個教育資源嚴重失衡的時代

01 一線城市的瘋狂

幾天前,一位在老家教書的老同學從老家過來廣州遊玩,跟我聊起了來廣州幾天的感受:

“廣州太忙了,家長忙,忙著賺錢,學生忙,忙著補習。”

他接著說:

“我這幾天感受太強烈了,那天在一個商業廣場的時候,看到到處都是補習班,而且報名也是異常火爆,什麼英語班,作文班,奧數班,口才班……每個班都人滿為患。”

的確,一線城市的教育之瘋狂,相信不用說很多人也能想象得到,從幼升小開始,從民辦入學開始,從小升初開始,從中高考開始,任何一個時間節點都是一場數萬人甚至10幾萬人的戰役。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當然,瘋狂的結果便是一線城市在成績上的壟斷。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比如廣東省兩個超級城市之一的深圳:

今年深圳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再創歷史,高分人數位居全省前列,本科和重本上線人數均創歷史新高。據保守測算,深圳今年高考本科率達到73%,較去年增加4個點;重本率超過32%,較去年增加近4個點。

據悉,今年高考,廣東省文、理前20名中,深圳市佔據5個席位,繼續位居全省前列。

又比如廣東的省會廣州,不僅是全國最盛產狀元的城市,更是在今年廣東省文、理前20名中佔據7個名額,是省內佔據名額最多的城市。

這正印證著一個稍顯殘酷的現象:

一線城市擁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包括學校、師資和家庭。那些擁有良好教育意識,資源豐富,思想先進的城市孩子,已經越來越集中在一線城市中,更可怕的是,他們和二三線或農村的孩子的差距也在越拉越大。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02 二三線城市的苦苦掙扎

二三線城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要說二線城市最尷尬的地方,就是似乎怎麼努力都趕不上一線城市的步伐,當教育改革頻頻遭遇滑鐵盧,甚至導致成績滑落,這必然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比如說珠海一中,廣東卷改為全國1卷後,連續兩年的珠海高考成績都出現了下滑。雖然今年成績有所回升,但是比起廣州深圳,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珠海市】2005到2015年十年內珠海共誕生5個廣東省總分狀元。2015年,全省前10名,珠海佔3個。2017年高考珠海市理科第一名僅僅排在第68名。

2017年高考成績一出爐,珠海便引發熱議,有市民認為,珠海高考質量已經下滑。面對這一質疑,日前珠海市教育局局長林日團首次公開進行了回應。林日團表示,珠海高考質量不存在下滑之說,經過對成績分析,今年一本率較去年提高了一個多百分點,二本率較去年提高了三個多百分點,“也就是說我們整體質量提升了,仍居全省前列。”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然而這樣的回應是略顯乏力的,在如今這個本科生普遍上漲的時代,恐怕優質升學率才是家長們關心的重點。

03 農村:教育資源缺失的重災區

當農村父母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流浪,把幼小的孩子留守在家,一年也見不上兩面時,教育已成為城市家庭的重中之重。

當農村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奧數,什麼是潛能英語,什麼是美聲唱法,什麼是一對一教學時,教輔已成為城市孩子的學習日常。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之後,更加無奈。

農村孩子資源太匱乏,視野太狹隘,想走出去太難,想改變命運太苦。

而另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是那些沒有任何資源的留守兒童。

在這裡,“知識改變命運”成了一句不切實際的話。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社會的發展導致了教育的失衡

父母的眼界和格局

越是接觸更上層社會的父母,越是對孩子的成長有更高的佈局,而這樣的父母往往眼界會更高。

當許多父母還在糾結甚至認為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一線城市就是好考,卷子簡單就是好考,我們考試題難就是難考大學時。眼界更高的家長卻能看到更多,其實本質上,這些根本連問題都不算。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作為一個外地考生,我曾經一廂情願地以為,清華北大在北京招生名額多,所以北京學生比起我們一定弱爆了,你們有啥了不起啊,信不信來陝西我分分鐘考死你啊。呵呵, 老子來清華了,你們就等著給我們墊底吧。

結果實際上,北京學生的表現整體上是比較優秀的,而且實際上名牌大學裡比較容易墮落墊底的是小縣城學霸……小縣城教育條件落後,學霸為了考入名牌大學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要多於京滬大城市學生,興趣愛好、視野就遜色了。 ”

來自一位網友的親身體驗。

條件好、學歷高的家庭,重視孩子的教育,願意花更多的時間金錢在孩子身上。

結果就是,這些學生往往更能得到全面的發展,而未來,正事考驗綜合素質的年代,可以說,一線城市的家長,從眼界上來看,就已經站在了不同的境界上了。

優秀的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著名歌手王力宏,是一名實力歌手,直至電影《無問西東》出來後,才知道他演電影也很不錯。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其實,王力宏出演名門之後,也算是“本色演出”。

他的外曾祖父是民國時期的海軍將領;

奶奶畢業於清華大學;

舅公是芝加哥大學的博士、著名史學家;

姑爺畢業於西南聯大法律系;

父親是臺大醫學系畢業的醫生;

哥哥是耶魯大學醫學博士;

弟弟是麻省理工學院碩士,

……

這一連串的閃瞎人眼的頭銜,向世人展示了何為“名門世家”。

如果我們深入研究一些名人或者狀元的背景,我們就能看到家庭環境對其成長髮展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

學習好的學生不是刻意教出來的,但是往往是薰陶出來的,教育程度比較高的父母、老師薰陶出成績好的學生,容易太多了。

教育信息化或會成為是平衡教育資源均衡的關鍵

首先,我們來總結一下教育失衡的情況:

一線城市:

1.更多優質大學,大部分教育程度高,收入水平高的人留在大城市發展,也就是說,大城市是人才、經濟的聚集地,所以對教育的投資程度也是高過其他城市的;

2.巨大的競爭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大城市的父母普遍比較焦慮而幫孩子報各種各樣培訓班的原因,因為看到更多,也就有更多的壓力;

3.更多的學習渠道,無論從課外補習的專業程度還是豐富程度,大城市都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4.綜合上述三點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教育格局。

這一切都證明大城市的教育是在瘋狂地發展中。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二三線城市和農村:

1.資源跟不上,盲目前進只會適得其反;

2.家庭能力很難支撐孩子的學習,找不到更好的方法,顯得力不從心;

3.課外資源不足,培訓機構不夠專業,教育行業發展滯後;

4.教育格局的欠缺。

逃離北上廣?你的孩子難逃教育資源被一線支配的恐懼

教育信息化

首先,互聯網的普及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有利於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

其次,三四線城市可以利用在線學習的模式獲取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這需要學校基礎設施進一步優化,為在線直播等新興教育模式提供基礎,有效分配資源;

另外,大數據等技術不斷完善,也可更加精準的分析學習行為,創造更好的學習體驗。

父母應多做榜樣

有多少父母給孩子報了各類補習班,自己卻約上朋友在星巴克閒聊;

一邊歇斯底里地吼著孩子趕緊寫完作業,一邊自己卻躺床上追劇、玩手機。

父母自己都不努力,又怎麼讓孩子努力呢?

要想讓孩子變得優秀,那就成為更優秀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