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人夏天用的冰是哪里来的?

Mrs-Micky


古人不会制冰,所以夏天用的冰块,要在冬天的时候就保存起来。这就涉及到保存冰块的方法。其实对于古人来说,把冰块保存到夏天并不难,三千年前的人们就做得到。

无非是冬天挖个坑,埋点土,垫上厚厚的植物纤维,夏天再刨出来给贵族老爷们用。

春秋时代的冰箱用青铜制作,外层放冰,内层放食物和酒水,称之为“冰鉴”

清朝时,乾隆老爷子的“冰箱”则用上红木、掐丝珐琅与青花瓷器,但原理都是一样的,最多在家里搞点冷饮。

所以对于古人来说,短时间的保鲜是可以实现的,但长时间的保鲜和冷冻则是不存在的。


视知TV


古人夏天用的冰是怎么来的?


我是煮酒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古人消暑纳凉的方法当中,有很多是要用到冰块、雨雪的,如《武林旧事》描述,有“翠寒堂畔,长松修竹,……御第两帝,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

古人没有电,更没有电冰箱,他们是怎样在夏天得到冰块和雪的呢?

其实是依靠冰窖。所谓冰窖,又称“粒雪盆”、“围谷”,是古人用来储冰避暑的法宝。冰窖不是谁家挖个地下室之类的设施,没有降温设施的地下室,是无法长时间储冰的。冰窖是在山谷冰川之类的发源地屯积冰的基岩凹地。如需用来储冰,则冰窖至少要满足三个特点,即三面环山,底部平坦,其出口又与冰川谷相连。

古时北京的制冰机构,大小有数十座,分为官办和民办冰窖。官办冰窖,因为是皇家出资,财大气粗,多为砖石砌起来的拱形的地下冰窖,民办则简陋得多,不过是挖个土坑罢了。而官办冰窖,给皇室提供和给官吏提供的规格又有不同,在此不再赘述。在今北海公园的东夹道恭俭胡同,还保存了一古时的官办冰窖,即恭俭冰窖。

冰窖二字,从字面意思上,看起来就是挖个地洞的样子,其实是非常严肃的“基础”设施,如《藤阴杂记》中的记载,“雪池,康熙中赐蔡升元,内府司员,冰雪施工,如期告竣,令同知陈元龙送归新第。”雪池,语出“雪窖冰天”,也是地下建筑,这种设施,在地面上大约露出一米的四面墙壁,没有窗户,窖顶呈“人”字形,墙体和拱券均以砖石砌成。雪池因建材之故,极为坚固,其内空间也极大,长二十五米,宽、高各十米,所储存的雪量相当可观。

古人在收贮冰雪时也是有章法的,据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謻门运之。各门护城河打冰,于河边修土窖贮之,夏日出易其便。”所谓“謻门”,即专门向雪池等冰窖运冰的门,平时是不开的。

冰窖现存量很少,如雪池冰窖、恭俭冰窖等官办冰窖,现在都已经名列北京文物保护名单之中。一般来说,冰窖之类的硬设施可谓传家宝,如雪池冰窖,始建于明代,到清代又重建了一次。

在《大清会曲》中记载过,清朝在北京城内划分出四块地皮专门贮冰,建设冰窖共计十八座,冰窖全部由工部水司掌管,号称“官窖”,民间自然也有人办冰窖以取利,但在“硬件”一道上,无论是规模还是坚固程度,都远不及官窖。

应该来说,在科学技术较落后的中国古代,很难制作出冰来,在冬季采冰以贮存至夏季取用,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平头百姓消暑时,大多还是采用常规的手段。当然,皇室、贵族等阶层就没有了这个顾虑。《诗经•七月》有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当然是不属于平民的待遇。


煮酒君


古代有钱人夏天用的冰块是从哪里弄来的?

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古代夏天是找不到冰块的。

农谚云:“惊蛰无凌丝”,也就是说节气到了惊蛰(3月5——8号),大地回春,天气转暖,人们开始忙着春耕播种了,无论用何种办法在地下存放的冰块,都是要融化掉的,断不能存放到夏季。

要使存放的冰块不融化,必须使存方冰块的地方连续降温且在摄氏零度以下,试想一下,古代有如此条件吗,即使在当前,要将冰块存放在地下,用机械降温,等到夏季享用,也是枉然。不信可以试验一下。

在我国,海拔3700米以下,夏季基本没有冻土带,包括西藏、新疆地区。终年积雪,冻土不化,要在海拔3700米以上了。在8月份,我曾去过瑞士铁力士山峰,(阿尔卑斯山脉一部分)此峰海拔3238米,长年积雪覆盖,冰窟(洞)如隧道,可自由穿行。山下则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别有一番风情。

有些文艺作品或影视剧中,清慈禧皇太后与冰块有联系的情节,要知道,此时西方国家机械制冰技术已有多年,或许中国已引进了西方国家的制冰设备。


方1112


由于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地球还是那个地球,所以,古代的夏天也热,冬天也冷,古人们早就学会了藏冰技术。

一、古人藏冰历史有多早?

在夏朝历书《夏小正》里,就开始有了古人藏冰的记载,也就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诗经》是来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其中在《国风·豳风·七月》中有一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说,十二月凿冰咚咚咚,正月搬到冰窖中。

与《诗经》同时代的《周礼·天官·凌人》中记载“凌人,掌冰”,就是说,在周王朝,有一个专门职业,叫凌人,专门负责藏冰。不知道凌人在没有冰的季节里干什么?难道是冬夏两季上班,春秋两季休息?这个工作实在太令人羡慕了。

二、古人如何藏冰?

根据上文《诗经》的内容,可以知道,古人藏冰的场所,叫做凌阴。

各个时代的叫法都不一样,隋唐时期叫冰井,明清代叫冰窖,意思差不多,都是古代的大冰箱。

1976年,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秦雍城遗址,发现了春秋时期秦国的一处凌阴,能藏冰190立方米。大家可以先想想190平方的豪宅有多大,然后将这个豪宅竖起来,就是190立方米。

古人藏冰的方法比较简单。先是由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员带领奴隶或农民凿好冰窖,肯定要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

等到每年大寒季节,藏冰官员再带人到水质好的地方凿冰,运送到冰窖中储藏,大寒季节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

冰块放入冰窖前,下面要铺垫上新鲜稻草、芦席,等冰块放好后,上面还要盖上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冰窖口,坐等夏天,可以享受冬天一样的味道。

这种储存方法,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常常会根据实际需求,将藏冰量相应提高,提前计算好损耗。


三、古人藏冰的仪式。

古人藏冰时,先要用黑色的牲畜和黑色的黍祭拜司寒。司寒就是水神,传说他所用的东西都是黑色的。

古人取冰时,要在冰室内设桃木做的弓和棘做的箭。桃与逃谐音,寓意可以逢凶化吉。棘有刺,也是古人避邪之物。

四、古人藏冰的用途是什么?

古人藏冰的用途,当然是夏天解暑。除了解暑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用途:

  1. 赏赐。夏朝历书《夏小正》就记载,每到三伏天,最高当局就会把藏冰当做珍贵礼物,赏赐给士大夫享用。在后来的历朝历代,还有专门的颁冰仪式,不同级别的官员,所得到的冰量也会有差异,分到冰的人会把它当做荣耀。

  2. 礼物。我家藏了冰,你家没有,那我就赠送些给你。不要小看这个礼物,夏天送冰,和雪中送炭一样珍贵。可惜的是,这个礼物不能送远。

  3. 制作冷饮冷食。古人加冰加入到食物中,就成了冷食。另外,古代的酒,度数低,夏天温度较高时,会继续发酵变酸,所以王公大臣会在夏天设宴,饮冰酒。

  4. 市场销售。隋唐之后,市场上开始有冷饮售卖了。南宋时期,夏天街市上甚至出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饮料。据说,西方的冰激凌,就是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将技术偷回去的。

  5. 显摆。唐代杨国忠得势时,也就是杨贵妃他哥,某年夏天在家里设宴,曾经用大块冰雕堆成山,围在宴席四周,结果大伏天在里面喝酒,还要穿薄棉衣,其解暑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大功率空调。


毕大费/文


毕大费



古人夏天用的冰哪里来的?外国的古人咱先不去管,中国的古人,是靠冰窖、冰室、冰井贮存冬天的冰,然后夏天来用的。

夏代的考古资料还不甚详实,暂放一边。

殷商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冰字,写作“仌”。最重要的是,当时已有了冰窖——河北藁城台西商代诸侯邑落遗址编号为132的室外储藏窖,坑口1.9-2.5米,深5.4米,分两层。学者认为,“很有可能是用以藏冰的凌阴”。“凌阴”,是周代冰窖的名称。

2004年安阳大司空村也发现了晚商井藏式窖穴。窖深2-3米,在穴底,还有一个深达6米以上的长方形井式竖坑。学者们认为,这个窖穴是商代的冰窖,但除了储冰之外,也冷藏易腐食物。这样的窖穴,还有其他的考古发现。

周时,冰窖已很普遍。如秦都雍城宫殿区的“凌阴”,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具备排泄冰融积水的功能。 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收录了一个字——窞(dàn),他解释说:“窞,坎中小坎也,《易》曰:入于坎窞”——这指的就是既存冰,又贮藏易腐食品的冰窖。

考古发现的春秋韩都新郑宫殿区的地下冷库,内铺地砖,又挖一溜五井,有大量猪、牛、羊、鸡骨出土。易县燕下都发现的冷藏屋,内挖三眼井,同出土牛、羊、鸡等食品。

周朝,不仅冰窖已很普遍,还有了专门掌管冰窖的官员。周《礼.天官.凌人》载:“夏,颁冰掌事。秋,刷。”汉代郑玄注曰:“刷,清也。郑司农云:刷除冰室,当更内新冰”。

汉代,冰窖开始称作冰井。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汉“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他的意思,大约是说“冰室”储物,“冰井”储冰。

现在知道早年间规模比较大的冰窖,是三国时期魏武曹阿瞒建的冰井台。据说,曹丞相在河南漳县,那个时候叫邺城的西北,建了三个“台”——中为铜雀台、南为金兽台、北为冰井台。有书说,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于冰井中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曹操发兵攻打东吴,放话是准备“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冰井台为二乔所备,倒真也未可知。 汉以前,冰窖基本都是专为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所用的。到了魏晋时期,其普及性稍稍有所扩大。

一个证据是,晋代,“冰鲜”一词开始盛行。士族之外的文人,亦可食用到“冰鲜”食品了。

另一个证据,是在南朝时,已有了“冰壶”一说。“冰壶”,玉制储冰器皿,这才有了当时“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诗句,也才有了后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绝唱。

唐宋时期,冰窖更为广泛。文人墨客吟咏夏天也能享用寒冰,感觉特别爽的诗句不少,不遑多论。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还有了冰酒,称为“冰堂”。苏轼诗曰:“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陆游称赞滑州冰堂酒天下第一。那个时候的“冰堂酒”,肯定不是现在冰冻葡萄酿成之酒,类似于冰镇之酒可能性更大。 到了清代,冰窖才有了官窖和民窖之分。不过,民窖大多很小很少,现在还能保存的更是凤毛麟角。比如北京,现在能查到的,只有三处官窖—— 一在故宫之内;一在北海公园东门陟山门街雪池胡同,号称雪池冰窖 ;一在北海公园东夹道恭俭胡同五巷五号,号称恭俭冰窖。

但即使到了这个有民间冰窖的时候,对于最广大的老百姓来说,也只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命运吧,引车卖浆者流,何尝不是如此。

还要补充几句,在很早以前,中国的先民,已经有了类似冰箱的器物——冰鉴。周《礼.天官.凌人》说:“春始治鉴,………祭祀共冰鉴”。注解说,这是一种大口的容器,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 古代的时候,还通过置冰于室中,营造“冰厨”环境。《吴越春秋》说:“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室于冰厨”。看来,越王勾践,也不完全是卧薪尝胆滴。


一老沈一


夏天这条命是冰箱和空调给的,因为实在是太热了。但是说起古时候,大家又是怎么消暑的当然也有冰块了。

最早期的冰都是自然冰,存储冰的容器叫做鉴,这种器皿不止可以存冰,还可以保存很多需要低温的食物。

从唐朝开始,就出现了取冰过夏天。那个时候的冰块来自天然结冰的河水,这样的冰块从北方一些冷的地方取来放在叫做凌阴的储存冰的柜子里,就可以给贵族和皇帝享用了。

再往后,非常偶然的机会,制造火药的工人发现通过火硝石可以利用大盆转小盆的方式人工制造冰块。这就是最早的老冰棍。

再到了宋代,冰已经成为夏天的标配,大街小巷都有冰摊,吃冰成为了风靡全城的流行吃法。

而一直到清朝,吃冰作为一直流行的吃法成为了养生的一种方式,这个在红楼梦中有记录。贾宝玉最爱吃的就是莲叶羹,是当时的祛暑佳品。


蒙歌先生


有两种方式

一种冬天从封冻的江湖里取冰,然后存放到冰窖里。

《周礼》有冰人,掌斩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于此。

具体取冰过程可以看看好莱坞动漫电影《冰雪奇缘》开头的一段。

古代权贵是有自己的存放冰块的冰室的。这个俗称冰窖。

一般冰块可以在冰窖里一直存放到夏天,用的时候就取出来。

《邺城旧事》有冰井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


除了冬季存冰,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夏季制冰的技术。

古人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于是就有了夏季制冰的技术。

《杜阳杂编》记载:“盛夏安镬,用水晶如掌者汲水煮沸,取越瓶盛汤,油帛密封,复煮千沸,急沉涧底,平旦冰结矣,名寒筵冰。”

“水晶如掌”就是指的是硝石。

另外古代人还有冰箱

比如,1978年湖北随州战国墓出土的“曾侯乙铜冰鉴”就是2000多年前的冰箱。

冰鉴分两层,一层放冰冷却,一层放酒。


冷兵器研究所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冰着湿乃消,畏阴雨天,以棉衣盖护,燠乃不消。

古人夏天消暑用的冰块,多在冬天时候藏于五米左右深的窖中,待次年夏令时取出。文武大臣宫廷颁赐,民间有钱人家亦市买,大户人家则会自己建造冰窑。


挥弓探赜


古人用的冰块是在冬季从河中凿取之后,放入冰窖保存至夏天后取出来使用,因为在保存过程中会融化,因此在凿冰的时候会多取一些保存下来。


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冬天取冰保存到夏天后拿出来消暑的习惯。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商朝《诗.幽风.七月》中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而在周朝的《周礼.天官.凌人》中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这说明到了周朝就有了专门负责取冰的官职,而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有负责取冰藏冰的官吏。

古人取冰不单是为了消暑,更是为了生活品质更高。夏天可以为贵族们制作冰酒等冰镇饮料,同时起到降温消暑的作用。在唐朝时长安就出现了专门贩卖冰块的商人。到了明朝时期鱼贩就用冰来保鲜鱼肉往远处贩卖。



古人取冰一般都选在大寒季节,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冰块不容易融化,他们会选取水质好的河段取冰后藏入专门的冰窖,用稻草和芦苇等铺垫保温封住洞口,然后等到夏天再来取用。

一般冬天的藏冰到了夏天都会融化掉三分之二,因此冬藏的冰量非常大,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内有5口冰窖藏冰25000块,景山西门有6口冰窖可藏冰54000块,德胜门外3口冰窖藏冰26700块。


钟二


炎炎夏日,吃一碗冰淇淋,确实能让人心旷神怡。那在没有冰箱的古代,古人在夏天有没有冰淇淋吃呢?他们用的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肯定的。早在春秋时代,诸侯百家就有了在宴席上引用冰镇米酒的习惯。《楚辞·招魂》有“挫横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说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醇香又清凉。可见,那时候的古人,已经在冷饮制作上有了建树,夏天也能吃到冰饮。


不过,当时的冰多是天然冰,需要在冬日凿冰储存。据现存的资料显示,在周朝时期,官府已经设立了专门负责取冰的官员——凌人。他们每到冬日,就去规定的河道凿冰、藏冰,来年春日,再开冰、取冰。

冰被取出来后,会被送去专门的储藏室。古书中记载的冰库叫法颇多,有凌室、冰室、冰窨、冰窖、冰井等等。冰库一般都修在地底下,中间垫上稻糠之类的东西,来隔绝外界气温。


但饶是如此,冰块仍有损伤。随着人们对冰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越往后世,冰库的规模越大。到了清朝,光正阳门外的一座冰窖,就可以藏约3600立方米的冰块,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的住宅楼。

因为古人觉得夏天用冰是逆天而行,所以在取冰、藏冰之时,都会行祭祀之礼。



唐朝以前,夏日用冰一般是王侯贵族才能享受到的优待,唐朝末期,人们发现硝石溶水可以结冰,街上开始逐渐出现贩卖自制冰块的商人。诸如冰淇淋一类的吃食,已经逐渐出现其雏形。

到了宋代,聪明的商人开始在冰饮里加入水果或者果汁,称之为“冰酪”。南宋诗人杨万里就有诗云,“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对冰酪可谓赞赏有加。忽必烈统一中原后,蒙古人喜爱奶食,他们把牛奶加入了冰饮中,其形状、口味,已经颇似现在的冰淇淋。

可在当时,这种冷饮只在皇室内生产,普通民众是绝没有机会品尝一二的。到了明朝,工部开始颁发“冰票”,普通民众凭票领冰,夏日饮冰逐渐成为广罗众人都可以享受到的事情。


至清代,逢冰窖开放,人们只需要数文钱,就可以买到一大块的冰,街上也开始有了售卖冰镇食品的小贩。


除了藏冰的冰库,古代还出现过类似冰箱和空调的东西。冰箱是在容器中做一个内胆,内胆被冰包围,胆内的食物就可以长久保鲜而不至发霉。乾隆皇帝曾作过一首诗,“广厦无烦署,精盘贮碎冰”,说的就是这种“冰箱”的保鲜的方法。

所以,古人在夏天不只可以吃到冰淇淋,还能享受到冰箱和空调的便利,与我们现在也相差无几。只是,那时候阶级分化严重,这些大多是上层人士专有的权利,普通民众都享受不到罢了。

不过,古时气候温和,臭氧层没有被破坏,也没有温室效应,夏天不似现在这样焦热。植被茂盛,房屋宽敞,民众没有冰淇淋和冰箱,也没有我们这般难熬。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