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科技成長還是藍籌價值?中短期投資很大程度上是景氣度投資

成長股在節後的A股市場上熱度領跑,而受疫情及海外市場影響,近期有所波動。

疫情影響下,未來成長板塊走勢如何?未來哪些成長方向更具投資機會?我們特意邀請股票投資部投資經理劉曉明為大家解答。

劉曉明

農學碩士

股票投資部投資經理

12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驗

Q.您如何看待本次疫情對市場及成長板塊的影響?

劉曉明:近期股市的波動較大。可以分析非典時期的市場情況,以史為鑑。總體來說,當時非典對市場的衝擊是階段性的,且未改變市場的風格。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市場延續疫情前的景氣度主線。首先,03年市場的漲幅符合景氣度投資規律,即在03年全市場的漲幅大小與ROE等指標的變化率呈正相關。其次,03年漲跌幅大小與估值高低表面上呈現負相關性。但其核心原因是由於這些低估值的行業當時正處於成長階段。例如鋼鐵、基建、地產、銀行等如今大盤藍籌股,其實是當時的成長股。再次,2002年時,QFII機制建立;銀監會嚴控銀行資金入市,所以當時市場興起低估值投資風潮。但是其內在原因應是低估值行業處於盈利向上的趨勢。

疫情對市場的衝擊是階段性的,並不會改變市場的風格。中短期投資很大程度上是景氣度投資。疫情平息後,個股能否上漲取決於本身的經濟週期。我預計本次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會弱於2003年的SARS。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國內採取的是聯防聯控措施,控制措施有力。其次,相比03年,現在網絡購物方便快捷。呼吸道的感染疾病對物流的影響小於人口流動。所以整體判斷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小於非典時期。後續要密切關注海外的情況。從上週開始,海外的疫情感染數據上升較快,主要原因是海外對疫情的應對措施與國內不同。海外多數國家將疫情當成流感,他們的防控措施力度不足,市場下跌較為迅速。總之,疫情是短期的事件,它不同於金融危機。如果是金融危機、次貸危機,其影響是持續性的。但是疫情對中國或對全球的影響是一次性的。

Q.您如何看待科技成長板塊目前的表現?

劉曉明: 我認為A股投資以成長為主導,很多投資者認為市場有藍籌價值、科技成長等不同風格。但是我認為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從專業角度應該透過表面看本質。我對成長的定義是:

景氣度較好,或景氣度預期向好的行業和公司。投資組合構建方面,組合所投資的行業和公司不僅僅侷限於TMT和醫藥等大家普遍所認為的成長行業。還包括成長性較強的板塊,如前幾年表現較好的白酒行業、養殖行業、家電行業,其實這些板塊也表現出成長性,也是成長股。

目前科技行業表現較好,是因為這些行業景氣度的改善,特別是龍頭公司。基於景氣度等方面的考量我會自上而下的選擇個股,構建組合。同時我也會結合基本面去挑選公司。另外,部分公司所在的行業可能並不處於成長期,也不處於景氣度改善的時期。但是如果公司屬於龍頭企業,或治理結構等較為優秀,未來會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自身的景氣度會穿越行業週期而向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會自下而上的進行投資選擇。據統計,中短期投資很大程度上是景氣度投資。中短期的漲跌幅取決於盈利水平和盈利趨勢的變化。長期投資一般會被定義為類似巴菲特的投資,長期持有股票。根據數據統計,中短期股票的漲跌幅與企業盈利水平和盈利變化幅度正相關。盈利水平和盈利變化幅度相關的財務指標包括ROE、淨利潤增速、收入增速和毛利率以及這4個指標的變化率。

Q.未來您股價的變動與哪些因素有關?未來哪些板塊更具投資機會?

劉曉明:總結來看,首先,中短期的股票漲跌幅與盈利水平的高低或盈利邊際變化幅度具有明顯的正相關性。其次,盈利的邊際變化對漲跌幅表現的影響大於盈利的絕對水平。第三,股票中短期的漲幅與估值關係不大,特別在是成長股處於高成長或是加速成長的階段,盈利的趨勢性較為重要,估值是比較次要的因素。例如生物科技等板塊景氣度上行,股價表現符合剛才以上規律。

Q.您怎麼看待基建、地產、新能源汽車等行業?

劉曉明:基建、地產方面,受疫情影響,可能需要政策等的刺激。但是疫情只是暫時性的影響,不會改變長期的趨勢。這類板塊可能在政策刺激下表現較好,但後續會出現下滑。

新能源汽車方面,這類板塊屬於製造業升級,是技術進步的一個方向,我覺得這符合景氣度投資方向

Q.您如何理解景氣度?如何將自己的判斷與組合操作結合起來?

劉曉明: 操作方面,一般來說,我會挑選未來2-3三年增長較為有保障的行業;其次,會在這些行業中精選優質公司。景氣度方面,行業一旦開始景氣度的增長,將不會只是短期內持續。除分析季報披露的業績增長數據等外,同時需結合產業政策來具體分析。回顧全球經濟史,只有持續實現升級的國家才有可能成為發達國家,製造業升級需要實體需求的拉動。科技行業是製造業升級的方向。製造業升級也有助於去槓桿,同時,將對就業、持續城鎮化均具有一定作用。消費、醫藥行業是持續較好的行業。在這兩大板塊中可以持續選出很多的優質公司,且週期性不強。18年消費在GDP中的佔比只有19.9%,消費對GDP增長拉動實際不大。與其他的經濟體比,我國居民消費的潛力較大。

風險提示:本材料並非法律文件,其中涉及的統計數據可能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本公司已確保本文件的數據準確無誤,但不擬就任何失誤、錯誤或遺漏,以及任何依賴本文件做出的投資行為承擔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和債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