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備案延期下的網貸:平臺向左,監管向右,投資人何去何從?

備案延期下的網貸:平臺向左,監管向右,投資人何去何從?

一視財經 ID:yishicaijingstudio

一視財經以短視頻、圖文等形式,對財經、金融、科技進行生動、專業、有趣的解讀。初創團隊包括業內資深媒體人、金融分析師、策劃編導、品牌傳播等六位核心人員。

五月過半,高溫、暴雨紛沓而來,如此多變的天氣並未給互聯網金融行業帶來多大改變,伴隨著備案延期消息的進一步確認,整個行業的的焦慮症狀更加明顯,延期18個月、實繳10個億、實行牌照制各種小道消息充斥期間,無論網貸平臺、地方監管部門,甚至網貸投資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抉擇。

备案延期下的网贷:平台向左,监管向右,投资人何去何从?

網貸平臺的選擇題:清盤退出or迎刃而上

麥穗金服、金疙瘩、沃時貸、泓源資本、長投在線等一系列平臺的清盤消息讓投資人越來越震驚,同時也將矛頭指向了備案驗收工作,銀行存管、等保測評、會計審核各種因滿足監管要求的整改操作都增加了平臺運營成本,某北京平臺CEO甚至直接對記者說,為了合規備案,整個公司已經付出了高達千萬元的成本。如今備案驗收工作再次延期,未來的監管政策仍不明確,更加嚴格幾乎已形成共識,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否依然有效,未來的合規費用仍無法預估,如此撲朔的迷局讓更多三四線城市的平臺感到巨大的壓力,甚至產生了清盤退出的意願。

對於許多P2P網貸平臺,面臨的不是備案延期,政策的不確定,而是資產類型的合規。目前來看,信息中介、小額分散、服務實體以及普惠金融依然是P2P網貸的本質,而20萬、100萬的借款上限已經成為不可逾越的鴻溝。於是更多的平臺開始了自己的尋求合規資產之路,房貸、車貸、消費金融,甚至農村金融都紛紛成為各個平臺眼中爭搶的優質資產,然後資產的開拓豈能朝夕便能解決,越來越多的資產攪局者的加入以及國家監管政策的變動讓更多的資產藍海變成了紅海,中小型平臺生存的生存也變的更加艱難。即使是P2P行業的頭部平臺,合規資產的發展也不容樂觀,伴隨著29號文的出臺,整個監管層對於不合規資產的消化處理更為重視,即使合規資產也會受到整體規模的控制,上週便有消息稱,深圳金融辦便因為資產增長過快約談了轄區內的11家P2P平臺。此外,作為P2P行業資深平臺紅嶺創投為迎接合規,近期已經連續數次調整自己的網站業務,可見資產合規依然是P2P網貸的面臨重大挑戰之一。

成本增加、標準變嚴、資產受限、小額分散等一系列的要求併為伴隨著備案工作的延期而得到緩解,如此重壓下,網貸平臺未來之路就在腳下,清盤退出OR迎刃而上是一道慎重考慮的選擇題。

地方監管的驗收之路:繼續控量減壓or暫停相關工作?

儘管多家媒體報道確認,監管部門採用口頭通知形式告知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由於P2P整改驗收工作量大、難度大、進度滯後,將向後調整網貸備案最終期限的消息,但是對於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來說,依然存在極大的變量,甚至有部分地區的監管部門直接表示政策不明,不敢開展工作。畢竟按照《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中的工作部署,各地要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如今突然宣佈暫停備案,延期驗收確實也讓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表現的有些措手不及。

隨著備案延期消息的確認,地方監管部門的備案驗收工作也變得撲朔迷離,此前各地陸續公佈的備案驗收工作方案止步於重慶,越來越多的地方選擇的觀望,等待更加詳細和準確的監管政策的出臺,當地的備案驗收工作也基本處於暫停狀態,同時給予了平臺更多時間進行合規調整。同時也有地方的金融監管部門依然按部就班進行著相關工作,廣州市金融監管部門申請驗收最後期限截止依然接收了相關平臺的備案驗收資料,就在上週廈門地區直接公佈了400多家不予備案的網絡借貸機構,而更多的地區金融機構依然秉承著控量平臺資產規模,處理不合規資產的原則推動轄區內的相關工作。

網貸投資人理財之路:正常投資or觀望思考?

備案延期的消息,對於投資人的理財之路也帶來了考驗,一方面既擔心平臺萬一日後通不過備案,將影響到自己的投資甚至造成損失,另一方面又不願意資金閒置、白白站崗,導致接下來不知該投什麼樣的平臺。

對於投資人來說,更多的應該根據政策要求看清各平臺的變化,有效選擇優質平臺,降低資金風險。檢索平臺,高合規與口碑性是兩大主要考量因素。某平臺是否靠譜,第三方專業機構的測評、媒體的口碑以及用戶的使用感均是參考項。同時,投資人對所投資的平臺做全面評估時,通常會看該平臺在網貸天眼評級的排名情況、檔案的平臺運營發展狀況、合規資質及安全風控模式等幾個維度,判斷該平臺是否具備可投資標準。

其實,投資人在網貸天眼上不僅可以查詢到平臺信息,還可以參與理財節等活動。5月1日到5月31日,網貸天眼開展為期一個月的518理財節,在業內造成了一陣不小的轟動。截止目前,網貸天眼成交額約60億,其精準營銷得到了業內的好評。此次518理財節,網貸天眼利用其平臺優勢,引上百家平臺的產品到網貸天眼貫穿天眼各個產品線,分別展開“天降紅包 200萬現金任性撒”“智取社區 燒腦遊戲”“檔案福利 點評有禮”“理財直投 加息翻倍”“返利翻倍”等一系列玩法促進老用戶活躍度的同時,拉新新用戶的數量。

用戶來之則有產品,平臺來之則有用戶,網貸天眼很好地完成了用戶與平臺之間的橋樑嫁接,打通渠道優勢,將平臺與投資人利益最大化,進而完成多贏的目的。

备案延期下的网贷:平台向左,监管向右,投资人何去何从?

其實,網貸天眼這樣做的信心源於,網貸天眼深耕互聯網金融六載有餘,形成了以平臺檔案、數據研究、評級報告、P2P理財為主的產品矩陣,網貸天眼打通了用戶投資行為上下游產業鏈,從查詢平臺、參考資訊、選取產品、社區反饋再到進行投資,用戶整套的投資動作均可在網貸天眼完成。當然,品牌的打造不是一日之功,網貸天眼形成今天的規模離不開其前瞻性:做用戶最可靠的金融理財服務助手,這是網貸天眼引領互金行業浪潮最關鍵的一步棋。

對於行業未來前景,田維贏表示:“客觀地說,雖然目前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但行業發展前景依然是可期的。此前湧現的行業上市潮,自2015年12月宜人貸正式在美國上市後,拍拍貸、信而富、和信貸、樂信、趣店、點牛金融等平臺紛紛完成了自己的赴美IPO之路,在整個行業監管趨嚴的形式下,如此多的上市信息,實際上給處在備案監管籠罩下的從業者打了一劑強心劑。但目前,傳統金融對普通老百姓的金融服務依然是不夠的,所以作為傳統金融服務的補位者,互金服務的存在依然有其必要性。網貸天眼開發的各項產品線也是為互聯網金融的投資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提供互聯網金融企業運營數據、及時的風險輿情以及權威的綜合測評信息,傾心打造一站式理財服務,做好互聯網金融理財助手的角色。

聲明:本報道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入市需謹慎!

一視財經

財經短視頻第一自媒體

發現財經的樂趣

戳原文,更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