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新業態”下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六大發展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作為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中新業態——電子商務,不僅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同時也引發了新的投資新潮,開闢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大眾、萬眾創新提供了新空間。此外,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電商產業園的發展,為其提供極大的發展潛力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業態”下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六大發展模式


電子商務產業園的概念

“電子商務產業園“以地產開發為載體,以產業升級和產業集群為基礎,以電商和電商生態鏈企業為客戶群。強調政府、開發商與入駐企業按照契約關係,使園區土地資源、物業資源、企業資源按照市場行為集聚在一起,進而充分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所以說電商園區是工業化地產的高級階段,是真正成為貫徹國家電商發展戰略和推動戰略性新興電商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總而言之,電商產業園”就是為成長型和創新型電商及電商服務企業提供產業載體和增值服務的一種高科技園區開發模式。通過電商、地產和金融的有機融合,實現多方共贏。

“新業態”下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六大發展模式

電商產業園的三個發展階段

隨著城市空間資源緊缺與環境提升需要,電子商務產業園也不斷地加緊轉型升級,其具體表現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2007-2008年

電子商務產業園概念被首次提出,運營模式接近二房東,將服務整體打包並賺取差價;

階段二:2009年左右

電子商務產業園與阿里巴巴、淘寶網、各地政府合作建立,結合了政府扶持與淘寶支持等資源,很多網商快速成長,但也面臨快速遷出;

階段三:2011年至今

電子商務產業園整合網創園、物流、快遞等資源,為電子商務整條後端產業鏈條後端產業鏈條的打通奠定了基礎,並集合信息平臺對接、倉儲揀貨(含雲倉儲)、打單打包、發貨配送(含同城配送及T+1代收貨款)、雲客服服務等整條產業鏈的園區。

電商產業園的六大發展模式

由政府主導的發展模式

以優惠政策帶動發展,該開發模式是我國大多數電商園區選用的管理體制,一般由省市區領導組成的領導小組負責重大決策,所在地市政府成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由企業主導的發展模式

以市場化機制帶動發展,這類園區主要以民營的建設運營開發公司來投資管理,在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的電商園區大多采用這一模式。市場化運作,有較大的抗風險能力。

“新業態”下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六大發展模式

政企合一的發展模式

以靈活機制帶動發展,該開發模式的園區往往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開發區管委會與電子商務園區建設公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主要職能機構合署辦公,既具有行政職能又具有經濟職能,管委會行使市區級管理權限。

政企合一的發展模式

以區域產業帶動發展,該模式下的電商園區主要是在現有電商產業發展的帶動下形成和發展壯大,在沿海開放城市形成的產業帶優勢地區大多采用這一模式。

由服務主導的發展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靠完善進駐服務帶動:通過為入園企業提供一系列包括人力資源、技術、資本、市場等諸多方面的組織、管理和服務,幫助企業順利生存、快速發展壯大。

完善的進駐服務不僅為初創企業提供基礎型服務,降低了創業風險,同時為高成長企業提供發展型、延伸型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

由社區主導的發展模式

以獨特社區和物業帶動發展,該模式主要是靠電商園區功能佈局完善合理,物業形態特色鮮明,形成對客戶極強的吸引力。該模式的園區客戶往往在滿足基本辦公需求的基礎上,更加追求品味及個性化的空間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