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金雀老樁成活難?那是你沒掌握重點,如此做,讓難也可以變得簡單

金雀,因其花朵就像個展翅欲飛的麻雀而得名,還有錦雞兒、飛來鳳等叫法,也同樣是根據花型而來的別稱。這個豆科的小灌木,野外的山上很多,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可以說是太普通,當成柴火燒也不太夠格,正所謂看也不愛看一眼。然而,對於玩盆景的朋友可就有了不同,作為盆景素材來說,它早在清代初期,就被列為是“四大家”之首,堪稱是特別優秀的品種。

金雀老樁成活難?那是你沒掌握重點,如此做,讓難也可以變得簡單

金雀盆景

那麼,為什麼現在卻並不常見呢?其實,並不是盆友們不愛它了,而是它對盆景人不怎麼友愛。就算是看到了很好的素材,想要移栽也實在成活困難。今天,咱就這個金雀的移栽來跟大家探討探討,到底是為什麼成活率不高?又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

​別看金雀的移栽成活難,但是,一旦是栽種成功,讓它活了過來。那麼,後期的養護就變得非常簡單,成活後的它生命力很是頑強,不管是給它施加各種造型的手段,還是管理上面較為粗放,都可以基本無憂。簡單點來講,成活了的它,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非常的耐折騰。正因為此,造型完全能夠變得很是美觀。這也是它能夠名列“四大家”的理由,同時,也成為了盆景愛好者們青睞它的原因。那麼,這麼一個優秀的盆景樹種,到底是為什麼移栽成活率不高呢?

金雀老樁成活難?那是你沒掌握重點,如此做,讓難也可以變得簡單

金雀盆景

移栽金雀成活率不高的原因

1、採挖時間不正確。就移栽的時間選擇上來說,這是成活的關鍵。例如,夏季的生長期,那個時候植株本身就在生長,空氣的溫度還高,植株的水分消耗和蒸發較快。然而,根系的恢復卻不是個能夠快速的事情,沒有恢復的根系是無法給植株提供養分的。因此,要配合樁材的保溼(這個咱們後面會談)。在這個期間,如果是根系恢復在前,那麼,金雀還有可能成活。若是根系沒有恢復,水分的消耗還不能有效的補充,就會出現植株失水的情況。所以,在錯的時間移植金雀,成活就一定會比較困難。

2、移栽時的修剪不恰當。在金雀移栽的時候,不管是為了方便運輸,還是挖的困難,都需要給它一定程度的修剪。然而,修剪就像是對它做了手術,免不了的要傷到它的筋骨。也正是因為這樣,後期才會有我們所說的恢復。恢復好了,才能算是成活。然而,修剪也是個技術,不管是根系,還是枝幹,都需有度,修剪完成後,還要恰當的處理措施。否則,就是人為地加重了它的傷勢,讓它沒有辦法恢復。自然是讓成活有了的難度。

金雀老樁成活難?那是你沒掌握重點,如此做,讓難也可以變得簡單

金雀盆景

3、栽種時的處理方法不對。把金雀挖好了以後,就應該是回去栽種了。然而,如果只是栽上就能成活,那也不會有成活困難一說了。所以,在準備栽種之前,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並且,這個處理的過程,還不可以像大多數樁材那麼對待。這是因為它本身的一些特性所致(下面我們會詳細介紹)。然而,很多的朋友並不會恰當的處理方法,胡亂的像對待其餘的樹種一樣處理。一旦是這樣,想將它栽活可以說成為了“妄想”,這也是很多盆友不能栽活金雀的主要原因。

4、栽種後養護的方式有問題。移栽金雀老樁,並不能是栽上就算功成了。上面有說過,水分的消耗平衡和根系的恢復是重點。然而,在剛栽上的時候,它根系自己還無法開始工作。所以,在它根系沒能恢復之前,就需要我們來使用外在的一些手段來平衡。簡單點來說,關鍵的主要是澆水和保溼。但是,卻並不可以像對待別的老樁那樣,直接把定根水給澆上。否則,就不是幫助恢復了,應該說是幫忙讓它快速死亡。

以上說的四點,看著可能是很簡單。但是,對於移栽金雀來說,卻是造成它成活率低的關鍵。因為,金雀的特性是韌皮較厚,樹液容易從傷口流出,一旦是方法不當,及其容易樹液流盡而死亡。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失敗在了這個過程上。所以,想要成活率更好,正確的方法才更重要。

金雀老樁成活難?那是你沒掌握重點,如此做,讓難也可以變得簡單

金雀盆景

移栽金雀過程中正確的處理辦法

1、時間。移栽金雀的時間,應該選在秋末落葉後。這時,落葉的它沒有葉片的存在,水分蒸發和消耗都少。儘管是恢復時間長一點,它本身存儲的養分也可以堅持一段時間。因此,成活率會相對較高。其中,春季未萌發之前的時間會更好。不但是結合了水分蒸發少的優點。金雀還即將萌發,根系也恢復速度快,給養護縮短了時間。並且,能夠比較快速的觀察到成活的狀況,有效的降低成活的風險。

2、修剪。上面說過,修剪就是對金雀做了手術。所以,這個手術還是一定要做好的。儘可能地避免傷到它的根本,才可以利於後期的恢復成活。在這個時候,要將那些影響造型的枝幹截除,不要留得過多,會增加消耗,只要造型不需要,果斷地將枝條剪掉。

根系的修剪也是同樣,那些過長的老根會影響上盆,需要剪除,撕裂的樹根容易感染,也一定要剪除。其餘側根、毛細根之類,則儘可能的多保留,會利於成活。注意,所有剪口要儘可能的平滑一點,因為,只要是有傷口,就應該給它塗抹一些癒合劑之類的藥物,可供選擇的有凡士林、燒傷膏、赤黴素等。能有效地避免感染,提高成活率。

金雀老樁成活難?那是你沒掌握重點,如此做,讓難也可以變得簡單

金雀盆景

3、栽種。在金雀素材下山以後,千萬別像對待別的老樁那樣泡水。有了傷口的它,樹液本來就會流出一些,如果在這個時候泡水,水會加快樹液的流出,一旦樹液流出過多,死樁就成了必然。所以,浸泡消毒液、生根粉等過程統統不要,給傷口塗上癒合劑等藥膏後,直接栽種即可。栽種的壤土建議選擇乾淨的河沙,不但無菌,疏鬆、透氣、排水還都好。可以避免感染,利於根系的恢復,讓成活減少風險。

4、養護。剛栽種的金雀樁材,保溼才是關鍵。然而,卻並不可以直接將水澆透。應該是在栽種之前,讓河沙微溼就好,可使用澆水壺,對河沙噴霧到潮潮的感覺就可以了。差不多一週以後,再給它將水澆透,後期的管理要不幹不澆。這就是因為上面說到的那個特性了,澆透水也會導致樹液流出,所以,一定要避免。這個期間的保溼,只能是寄希望於那微潮的河沙和樁材本身的存儲了。

另外,剛栽種的金雀,所處的溫度不宜太高,5-10度即可,否則,會加快新芽萌發,增加養分消耗。這個階段的重點是生根,可使用塑料袋將盆土套住,讓盆土的溫度更高一點,更利於根系恢復。通過這些辦法,讓金雀可以先生根,後長葉,成活就沒有了太大的風險。

金雀老樁成活難?那是你沒掌握重點,如此做,讓難也可以變得簡單

金雀盆景

總結:在移栽金雀的過程中,和別的老樁有不一樣的區別,主要的就是以上四點,包括採挖、修剪、栽種和養護。大多數朋友之所以栽不活,就是因為不知道正確的方法。根據上面的辦法來做,其實,栽活金雀也並沒有那麼難。只在這些關鍵的環節,不要根上面的辦法差別太大,尊重金雀的習性,你也一樣可以讓栽活金雀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