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願意讓兒子女兒養老,還是入住養老院養老?

鄉村李哥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的母親現在就是住在一家中檔的養老院,將來我們年老體弱之後,大概率也是如此。如果夫妻兩人入駐雙人間,性價比較高,可免去與人合住引發的矛盾。

不到萬不得已,自然還是住在家裡為好。但是如今的“鐘點工”素質令人擔憂,不僅工資年年漲價,而且各種算計令人防不勝防。當年父親早逝,與“鐘點工”對他的惡劣態度有一定的關係。

現在僱主與“鐘點工”關係,早就不是僱傭關係。不僅彼此平等,而且往往“鐘點工”的氣勢還蓋過主人,在家裡還要“作主”、“作威”。其背景是分散化的“鐘點工”市場沒有制度規範,無社會組織監督,所以她們能夠為所欲為。

而母親入駐的養老院,制度規範管理到位;特別嚴禁護理人員虐待老人;凡是收取老人家屬“紅包”的員工一律開除。養老院的老闆,目前看來,以愛心人士為主;一般都是成功人士出來“做好事”;養老院上上下下,愛心最為重要。

高端的養老院不是我們平民百姓能夠享受的,而且帶有高爾夫球場、游泳池等健康娛樂設施的養老機構,不適合我們這些興趣單一的家庭。根據我的“考察”:高檔養老院一年的費用將近十萬,其生活質量還是一般般。水果點心等還要自己去購買,特殊護理價格不菲。

所幸國家開始重視養老事業這一塊,無疑是廣大退休職工的福音。各大城市紛紛建造養老院,使得原先供不應求的局面大為改善。各級地方政府,採用財政補貼及免去房租等多種形式,支持民間資金投資養老院建設。

我的母親目前尚未失能,如果需要疾病治療,最好入駐“醫養結合”的養老院。然而,此類機構必然價格昂貴,所以老年人必須準備一筆錢,用來養老防老。


陸燕青


我今年76歲,老伴75歲,我身體尚好,老伴雖有多種慢性病,但完全可以自理。兒子96年結婚和我們住一起,直到孫女12歲我們買了個41破舊小樓,搬出來自已過,又回到二人世界。每天我到健康坊理療,她也參加一些老人活動。她買菜,我用自行車往家馱。一日三餐,願吃啥就做啥,兒子兒媳年節過來,過的挺舒暢。我和老伴議論,只要有一人能動彈,就在家,既舒心還省錢,兒女來還方便。老人都動彈不動了,那就上老年公寓,最好是離江邊近,坐公交車方便,醫養結合的,住個單間,安度晚年直到離世。到了晚年,讓兒女來護理,一天二天行,時間長了還有工作,自已有家有孩子,忙不過來。請保姆,讓個生人在眼前晃悠不得勁,也請不起。住老年公寓,兒女省心不用牽掛。如果以後社區組織居民養老最好,但是否完善還不好說。


用戶6096一帆風順


如果兒女孝順,當然讓兒女養老,跟兒女住在一起了。去養老院裡養老,那時沒辦法的辦法,誰願意老了還要離開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家呢?

那些進養老院的老人都是沒有辦法的,是因為兒女們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能伺候老人,老人不得已才進養老院的。

有個鄰居,四兒一女,剩下老太太一個人的時候,先是一個人獨居在家裡,兒子們雖然離得不遠,但是沒有一個願意陪老人一起生活。

老人生活漸漸不能自理,大兒子委託親戚幫忙養老人,親戚沒有答應。大兒子最後把老人送到養老院。老人死在養老院後才拉回村子安葬的。

我母親晚年的時候,二十四小時有人陪伴,白天家裡總是有幾個人陪著,附近的鄰居也喜歡到家裡來聊天。可是,我母親總希望兒子,孫子們回家的時候,在家裡多待些時間。

說到鄰居老人住養老院,我二姐開玩笑說,把你也送到養老院去,你喜歡熱鬧,養老院裡人多,一天到晚都熱鬧。

我母親說,去養老院我怕人家笑話你們不孝。

很顯然,老人是不想去養老院的。

說到我們自己,走一步看一步,老了剩下一個人的時候,只要生活能自理,就不麻煩兒女,如果不能自理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多的是,到時候再說吧!


牽住夕陽的手



飛敏762


我認為最好是養老院,有老年朋友,不會孤獨。當然對養老院也有一定要求,就是環境空氣比較好,管理人員服務人員有較高的素質和親和態度 ,不能象某些養老院虐待老人。我今年70多,老伴也近70,目前住小兒家,因為小孫子要照看(還在上幼兒園),兒子媳婦都在醫院工作,請不起媬姆,有求於我們,我們的身體尚可以,現相安無事。我正在考慮以後怎麼辦?經濟了障礙最大,我打聽過,優質養老院收費高,普通人住不起。我最感興趣的社區養老模式,希望政府重視這樣的民心工程。


閒言碎語話多餘


小編提出這樣的問題,讓老年人,真得好生掂量掂量,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老年人的生活,真的不好過啊。

60年以後出生的人,大多數都趕上了計劃生育,每對夫妻一個孩子,農村還可以,有的夫妻生兩個孩子,城市在單位每對夫妻只能生一個孩子,如果生兩個孩子,開除廠籍,並且罰款,孩子不給落戶口,所以大多數的人,現在都是一個孩子,獨生子女。

現在面臨著養老的問題,逐漸的歲數大了,有的人身體也不好了,現在正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讓孩子養老,還是上養老院養老?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就是,現在都是一個孩子,孩子結婚以後,小夫妻之間也生一個孩子,並且還要工作,如果我們老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小夫妻,必須得養4個老人,兒子想要養自己的父母,媳婦也要想養她自己的父母,孩子還要工作,賺錢養家,責任負擔重大。

說心裡話,如果兩個小夫妻即使不工作不上班,伺候4個老人真的夠嗆。所以我們要好好的保養身體,等到老了以後,不要給兒女添麻煩,等到不能做飯的時候,我們可以上養老院,是唯一的選擇。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大家怎麼看呢?


聖伯


我和老公還不算太老.都還在工作.還有幾年才退休.等老了.只要生活能自理.我不勞累麻煩兒子兒媳.老倆口自己做飯吃.給兒子和自己彼此有空間.兒子兒媳有他們的工作.生活.家庭.孩子.夠他們忙的.加上隔代人.三觀難合.生活起居習慣不同.還是不要為難孩子們.等我們動不了啦.將退休金找政侍候.或進養老院孩子們抽時間來看望一下就行!願怎麼盡孝由孩子們自己憑良心就行.自己有重疾險.癌症險.養老金.(也給兒子買了癌症險和分紅險.到兒子六十歲給兒子養老).老公也買了意外險.現在好好保重身體.努力活著.多看看世界的變化.科學的發展.辛苦了一輩子.我和老公也孝敬公婆父母.不擔心將來兒子兒不孝敬我們.因為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人種什麼收什麼……專心依靠仰望上帝.祂是好牧人.我必不至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息的水…….我全家人一生一世感謝.讚美天父上帝!哈利路亞讚美耶穌!🙏


手機用戶58274740020


中國的傳統習俗是養兒防老,每個父母都希望晚年和孩子在一起。可對獨生子女的父母來說,有點不現實。



不是孩子不孝順,關鍵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和事業。這些事情都夠他們忙的,沒有太多的精力來照顧老人,平常身體好的時候還可以,老兩口生活在一起,孩子有空閒了來看看就可以了。老年人吃飯口味和年輕人不一樣,如果在一起多有不便。

我的觀點就是住進養老院,幾個合得來的朋友同住一家養老院,抱團養老。這樣,養老院裡不寂寞,又能相互之間有個照應,何樂而不為?非要和孩子住在一起,孩子也無話可說。可那樣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孩子不方便,自己也不方便。不如自己提前提出去養老院,這樣都不會有什麼不方便的了。


微風燕子斜


我選擇住養老院!

靠兒女不如靠自己,身邊的事例太多了。

子女活得都不容易,我們年令大了,不要添亂,不要給小輩添麻煩。

現在養老院的硬件設施都不錯,選郊區一點價格可以便宜點,空氣也好一點,化個三四千的就可以住一個月,伙食費嘛每天25元,包月750元還可以承受。

手裡留一點積蓄,等生命的最後階段,就請一個護工照理一下,走完人生道路就可以了。

實際上對死亡不要太恐懼,你怕沒有用,該來的總會來,要坦然面對,早作安排。要依靠子女養老送終真的很難很難,我看不超過15%!現在社會的養老問題,是很實際也很殘酷的事實!


whb41


這個因人而異,不要隨便對人家的選擇說三道四的就好。

一般來說把老人送敬老院,就是子女的不孝。可使我有個同學,母親去世剩下年邁的父親願意去養老院,於是我同學就把他送去了。過年的時候我去敬老院看老人家,老人家親自對我說的;在敬老院裡比在家裡好很多很多,吃喝拉撒都好還有夥伴玩耍,就是市井輿論還接受不了敬老院,這個很讓人難堪。

要我說啊,老人喜歡的就是對的,沒有其他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