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退伍不褪本色 扶貧勇立潮頭——記湖北省沙洋縣李市鎮慶雅農業家庭農場經營者董家慶

漢水繞過湖北省沙洋縣城向南蜿蜒流淌,在李市鎮北端突現九十度急彎,向東彈射出一條氣勢磅礴的大河,劃出一個“幾”字,將沿河村緊緊擁在懷抱——這片3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滋養著489戶、2018名沿河人,董家慶就是其中普通一員。

退伍不褪本色 扶贫勇立潮头——记湖北省沙洋县李市镇庆雅农业家庭农场经营者董家庆

2002年,董家慶懷揣一顆憧憬未來的心參了軍。他刻苦訓練,表現突出,不久就光榮入黨。5年光陰一晃而過,2007年他把青春的笑容定格在退伍前的合影照上,又回到了家鄉沿河村。見到鄰里熟悉的面孔,董家慶的內心因未跳出“農門”充滿了挫折感,成天萎靡不振、無精打采。他站在漢江邊,看見滔滔漢水在沿河村一個拐角處,並沒有因為受阻止步不前,而是衝破艱難險阻,一路向前,最終迎來廣闊的河道。驚濤拍岸的迴響,似乎召喚他奮起。讓他明白了:青春需要奮鬥,幸福是奮鬥出來的!2016年,董家慶克服困難,創辦了“沙洋縣慶雅農業家庭農場”,並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收益。

當時沿河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4戶154人。有的貧困戶在家務農,有的已外出務工,還有一些特困戶,他們命運多舛、世事艱難,各有各的不幸。劉紅星患精神病,女兒也患精神病長住沙洋人民醫院,母親已年老,全家只有妻子一個勞力;張革清重度智力殘疾,生活不能自理,靠八旬老母照料……類似這樣的特困戶全村有11戶33人,他們靠政策兜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作為黨員,董家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董家慶想讓他們生活得好一點,從2016年至今,一直沒有間斷對村裡特困戶的幫扶。對失去勞動力的困難戶,董家慶流轉了他們種不了的田,共流轉貧困戶土地121畝,三年多支付土地流轉費18餘萬元;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董家慶需要務工人員時便優先招用。像劉紅星這樣只能算半個勞力的特困人員,也付給他們一個全勞力的工錢。三年來,董家慶共向貧困戶支付工資9萬餘元。

村支書王林介紹說,殘疾人張革清家的地無人耕種,董家慶開著農機免費為他耕種;精神病人付危發病時經常外出,董家慶多次將他尋回;患尿毒症的張新苗每週需透析3次,董家慶多次駕車免費將他送到荊門等地治療。除此之外,慶雅農業家庭農場還利用信息和技術優勢,免費為貧困戶提供服務。三年裡,慶雅農業帶動沿河村17戶貧困戶54人增收脫貧。

每當逢年過節,董家慶還時常帶著慰問品去看望年老多病的特困人員,給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愛……

80後的董家慶早已跨過了而立的門檻。村裡的人們提起董家慶,都會自豪地說,他是我們沿河村的兒子!(廖亮 郭婉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