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集團財務管控四重境界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深刻地改變著企業的生態,集團管理架構、管理模式、管理層級也都發生著深 刻的變化,集團管控正在向移動化、扁平化和大數據化轉變。

中國的集團企業誕生的歷史不過30年,管理理論、管理模式大都借鑑西方的管理經典。一時間財務管控型、戰略管控型、運營管控型的集團管控模式成為集團管理的不二法典。作為集團的財富守護神—財務部門該如何定位?如何發揮管理職能?如何為企業管控風險?什麼是集團管理的底線?對此眾說紛紜,各執一詞。筆者在與上百家集團企業的CFO和老闆們的調研與觀念碰撞中,結合互聯網時代對財務工作的深刻影響,歸納出集團財務管控的四重境界(見圖1)。

集團財務管控四重境界


境界一:財務核算歸一統

集中核算管理是當前集團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形式。集團財務集中管理系統的主要目標是為集團公司構建集中的會計核算平臺、統一的集團會計核算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合併會計報表和財務報告等財務信息,為股東、政府部門、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各種基礎財務信息。有些集團企業還通過自動的業務財務交互接口實時對業務信息進行財務描述、生成財務信息,從而實現財務業務的一體化。可以說,集中財務核算是集團管控的基礎和起點,如果集團沒有建立統一的會計核算體系,股東知情權就得不到保障,現代企業制度也得不到有效執行。

財務共享服務的出現使得會計核算工作中重複性較高的、具有批量特點的、有固定工作標準的業務流程被剝離出去,統一放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去完成,從而使現有的會計人員從基礎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因此,財務共享服務會深刻改變傳統的集團財務核算方式(見圖2)。

集團財務管控四重境界


境界二:資金盈缺盡在握

隨著集團集中會計核算的推行,作為集團賴以生存的資源—資金的管控進入財務部門的管理範疇,集團財務管控也進入了第二重境界。

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方法涵蓋了結算中心、內部銀行、企業司庫、財務公司等方式,通過資金的集中管理,對降低資金風險、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增加集團資金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進入21世紀,金融風險不斷出現,對集團資金管理的要求也上升為司庫管理,即在資金集中管理的基礎上,更強調資金的流動性管理和企業負債合理性的控制,從而把資金安全與企業戰略和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緊密聯繫起來。表現為:通過資金收支的科學預測提高資金流量的準確性,通過外匯風險防範和境內外資金池實現人民幣跨境流動,通過銀行電子回單管理實現企業收付款業務的自動化處理,通過建立資金管理模型,對資金風險進行事前預警、對資金的頭寸、資金結構、資金流量進行分析評價等。集團財務部門根據掌握的各種資金信息作出投資融資的決策建議。與此同時,充分利用資金的時間差進行無風險理財也是司庫管理的重要內容(見圖3)。

集團財務管控四重境界


境界三:管理會計創價值

隨著集團管理的不斷深化和企業經營環境的惡化,效率比規模重要、現金比利潤重要、信息比集權重要的新管理理念深刻影響著集團管理者。基於會計核算獲取的財務信息已經無法滿足集團對下屬單位的績效考評需要,無法從財務指標追溯到業務源頭。因此,集團財務管控增加管理會計的職能已經成為未來集團財務管控的趨勢。

集團公司目前採用的管理會計工具包括全面預算管理、責任會計、戰略成本管理、投資決策、平衡積分卡、績效考核、風險管理、項目管理等。這些工具的應用必將促使集團財務管控向業務領域延伸(見圖4)。

集團財務管控四重境界


境界四:資本運營在路上

集團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企業在走向資本市場的同時需要強身健體、固本清源:

1.大資產經營管理,集團公司的資產不僅僅表現為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報表之外的無形資產也應納入財務總監的視野,如商譽、品牌、專有技術、營銷渠道、管理團隊,如何把這些無形資產量化,並記錄、經營好,很考驗財務總監的智商;

2.股權管理,股權管理不僅僅是對長期投資數字的關注,而是要深入瞭解洞察被投資企業的經營及其價值;

3.資產的剝離和有效利用;

4.企業併購與重組。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集團企業財務部門很少涉足資本運營領域,企業募集的巨量資金在沒有財務部門管控的情況下被投資管理部門給花出去了,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集團財務管控,任重而道遠(見圖5)。


集團財務管控四重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