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艺术爱好者能成为艺术家吗?

赵洋觅艺


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可以说绝大部分艺术家是从艺术爱好者开始经过长期艰苦历练成为艺术家的。

虽然我们常把一些在某一艺术领域成就卓著的大师赞誉为天才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乔尔乔内、梵高、毕加索、达利等等,但实际上他们哪一个不是从艺术爱好者做起,在艺术之路上孜孜以求不断登攀最终成为画坛巨匠的呢!


文艺复兴绘画“三杰”之一的拉斐尔开始只是教堂里的一个普通画工,但他酷爱绘画艺术,又有一种永不服输只争上游的性格。当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已经是很有名气的画家了,拉斐尔仰慕两位大他几十岁的老兄的才华,并立志要和他们看齐。他来到佛罗伦萨,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夜以继日的作画,研习绘画技艺和表现手法,后来成为古典主义唯美写实油画的一代宗师,虽然辞世时他只有37岁。



梵高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没有上过一天正规的美术学院,没有专业学历,但他太爱绘画了,20岁那年才拿起画笔,尽管当时他没有名气,画卖不出去,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但对艺术的挚爱使他不计较任何名利,义无反顾地探索绘画艺术的新途经,最终成为后印象派画家重要代表。



被称为奇才怪才与毕加索齐名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对绘画艺术的热爱达到了如痴如狂的境地。起初达利父亲极力反对他搞绘画,但任凭父亲怎么劝阻都不能使达利有任何改变。在达利一生创作的许多魔幻般奇妙的作品中,不少是他因梦而得。达利有一个站着睡觉的嗜好,他往头上放一个道具,当他站着进入梦乡头上的道具掉落使他梦醒,这时他赶紧用画笔将梦中情景描绘出来。达利说,我的好多画都来自我的梦,梦是我艺术灵感的摇蓝。



如上等等,可见艺术爱好对于艺术家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几乎没有哪一个艺术家不爱好自己从事的艺术而成为艺术家的。应该说,从艺术爱好者到艺术家是一个从艺之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灯影书画


艺术家不是天生的,每个人哇哇落地,都带了艺术细胞,都有艺术创作的基因,学龄前的儿童,哪一个不是涂鸦的高手?只是后来学的规范了,进入人类社会理性的范畴,要这样学,要那样学,除了音体美,还有数理化,艺术的基因慢慢消退,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从事不同的职业。

艺术爱好者可以成为艺术家,虽然耽搁了年少有为的黄金时段,但只要心底还埋藏了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愿望,还能通过后面的时间把艺术这门功课给补上。

普通的艺术爱好者,只要有心待艺术,有从事艺术的愿望,通过自己勤奋努力,练就一身过硬的技艺,创造出夺目的艺术作品,最终达到艺术的彼岸,成为一个让人喜欢和尊敬的艺术家。


陈庄水墨画家


艺术爱好者中的一少部分人能成为艺术家。而艺术爱好者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只能是艺术爱好者。而其中的一部分人连艺术的门都难以过入。

这是因为:

艺术是一种天赋十勤奋十创造性的劳动,不是任何艺术爱好者都能轻易成功而成为一位艺术家。比如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中国人爱好的人很多,每天练习不辍的也很多,但真正能成为书法家的寥寥无几。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是上述三个条件中没有占充足。没有天赋,再勤奋也难以达到创造甚至连创作的水平。有人临帖几十年如一日,但仍然停留在写字水平,连书的阶段也进入不了,这是因为没有天赋,又缺少创造力。

第二种现象是有天赋,没有临多长时间帖就登堂入室了,已经进入了书的阶段,但缺少持之以恒,也就是因为不勤奋,练练停停。结果与事无补。

再一个是有天赋而缺少创造力,有很高的智商,但是,干什么事都干干停停,最终一事无成,这是因为艺术需要很大投入,不持之以恒根本不行。爱因斯坦所说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十百分之一的天才”是成功的公式,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古人学问天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表明古人在艺术方面成功的原因,非常适合今人在艺术方面能够成为艺术家的基本条件。长期努力,认识艺术的真谛,获取飞跃的创造力,最终获得成功。

所以,很多艺术爱好者,有天赋,又加上后天长期刻苦努力,最终在训练中获取真知酌见,也就是艺术创造力。这样的艺术爱好者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而成功的艺术爱好者在全部艺术爱好者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GoodLuck6868


每个艺术爱好者都有着对艺术的喜好、情趣、痴迷的执着的追求。艺术的感染力激励着艺术爱好者去欣赏、理解、感叹艺术作品的魅力性,使艺术爱好者受到了艺术形象性的教育和享受。有些艺术爱好者通过自己不断地发奋自学艺术,创作出有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已成为业余的或专业的艺术家。

在艺术体系中,艺术家的作品应具备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杰出卓著的艺术审美价值,是有目共睹被世人认可的艺术形象性。在我国有些艺术家没有经过艺术院校的学习、半路出家、通过兴趣爱好刻苦自学,创作出有艺术形象性的作品。有的人没有艺术的天赋,只要他不断地进行努力学习和创作艺术作品,具备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就能成为艺术家。



在我国有些艺术爱好者对艺术的追求,创作的艺术作品已经到了艺术家的水平。例如陕西户县农民画、民间绘画等。他们大多没有经过艺术院校的学习,都是从对艺术兴趣的感知到艺术创作漫长岁月磨炼出来的。对于艺术爱好者,只要对艺术的爱好和兴趣进行创作艺术作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计较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出名和能获奖,非要当艺术家。


黄智637


每一个艺术家都是从爱好者开始的,不过有的从年龄小开始,有的年龄大一些才开始,这个不是问题。

你的问题是自学的方法,从网上学不算太好,因为学习需要判断力的,就是你要跟着谁学,网上的很多课程是良莠不齐的,如果没有好的眼光和判断力容易被带偏的。画一入俗,基本没救了,这个一定要重视!

如果是一个特别红的网红的绘画教学,建议你一定不要学,因为艺术是有个性的,凡是个性的东西都不会所有人都喜欢,而所有人或者说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一定不是有个性的艺术。

买点好书,多看大师作品。虽然视频看起来更方便,但是读书、读画,读好书、看好画比看视频重要。

如果你觉得图一比图二更好那就有点问题,图二是大师米勒的作品


如果你觉得这两幅国画的图一比图二更好,那也是个问题,图二是齐白石的作品,图一是商品画。


另外还要有天赋,能坚持,不一定要“勤奋”,如果有爱好自然勤奋,别人眼中的吃苦你有爱好那是快乐。但是坚持不容易。因为坚持不一定成功,而且大多数是要失败的,也许你的坚持到最后只是炮灰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员。


冷水浇完了,学不学由你!艺术兴趣很重要,生活比兴趣重要。这是良言,请慎重!


画微言


艺术爱好者能不能成为艺术家这个问题问的好。艺术爱好者想要成为艺术家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很多先天的条件。

咱们就以绘画艺术做一个浅谈,作为绘画爱好者只是出于对这门艺术的纯粹喜爱并没有把它当成生存的技能。而对于艺术家来说这就是一份职业一个追求,一个可以赖以生存的饭碗,这是爱好者和艺术家最本质的区别。前者不需要担负家庭社会等责任,只要喜欢就可以随时画,想画什么想怎么画都无所顾忌,但是想要从绘画爱好者晋级为艺术家就需要很多条件。首先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且在专业方面有个人独特的见解能够有所创新。需要加入美术协会等找到组织。而后参加各绘画展览累积自己的热度,再次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拜访名师积百家之长,能参加全国美展且拿到各种奖项。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成为艺术家不单单是专业技能好,其个人的学识人格处事等均很重要缺一不可。天时地利人和还得靠运气,说实话运气在这个年代很重要!所以说没有任何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出数十倍上百倍的努力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家。











玩美计画


艺术爱好者,能成艺术家吗?

当今做为艺术爱好者,成才甚少,寥寥无几,而成为艺术家,必有书画精到,被艺术界认可,小有知名度,而今艺术家在民间处处是,自命名的有之,吹捧者有之,乱象丛生,因此艺术家之称呼一如经营业界之经理,多如牛毛,而真正纯艺术家,少的可怜。

那么命题所提,爱好者能转变成艺术家。事物没有绝对的,固能够变化成艺术家。这其中必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仅凭些许花架子,是不可能的,同样付出毕生努力,因素很多,要素为过硬的艺术个性特征,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中国艺术显著的特点,文化性,艺术性相统一,文化的高低影响着审美观,艺术性优劣取决技法,其作品厚度源自艺术人的综合能力,包括各方面的修养,知识内蕴,人的禀赋,等等。

一般经过专业知识教育,成者居多,爱好者为少数。因为爱好是谓兴趣,能否达到很高层次,须要学很多与艺术有关的知识。进l修者机会有进,而仅仅靠自己的摸索,一则进步慢,二则成功很难。

这就是少见于民间爱好者成为艺术家(真正的)的缘由。

靠实力,假如聪颖自修自学,经过砥砺,肯定能成为艺术家。这样的机会是为那些执着而付出艰辛的人,准备的桂冠。






狂喜淡墨a


您好,您的问题“艺术爱好者能成为艺术家么”很有意思,其实您的问题可以再延伸一下,“艺术家是职业的么?”从逻辑角度来分析您的问题,要求我们对于“艺术家”做一个准确的定义,1. 艺术家是职业的么?职业的一定是艺术家么?  2. 艺术家应该达到什么成就? 3. 艺术家一定是艺术爱好者么?4. 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一定要很深么?

好,针对第一个问题艺术家是职业的么?这是个没有标准的答案,就是可以职业也可以不职业。中国文人绘画非常反感职业艺术家,他们提倡“君子游于艺”,职业艺术家非君子所为。的确我们看到那么多艺术珍品都出“艺术爱好者”之手,如宋徽宗、王羲之、怀素、八大山人等一批艺术大师都是游于艺的状态。但是有没有大艺术家以艺术为生呢?比比皆是像齐白石、张大千、包括毕加索、达利等。但职业的一定是艺术家么?这个真未必,比如大芬村的一些画匠。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关键了,艺术家应该达到什么成就?之所以能称为家,我想应该是有个标准的,比如在艺术领域达到了一定的公共认知高度,这里特意强调了公共认知高度,因为家是不能自诩的,但是公众认知高的未必是艺术家,这里不乏有故弄玄虚滥竽充数之辈。艺术家一定是艺术爱好者么?这个也不确定,我相信绝大部分是,我们从原始艺术作品中会发现当时的艺术是为信仰服务的,制作者也许并未认知作品的艺术高度,创作只是为了功能服务。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一定要很深么?其实这个也很难界定标准,比如博泰罗的绘画完全处于灵光,他没受过什么正规的美术教育,包括像黄永玉这样的艺术大师,其实他们美术修养都没达到很高的高度,但是他们都有一种与生俱来高超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所以,您的问题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您艺术爱好者是可以成为艺术家的而且艺术爱好者的艺术未必比艺术家的差,而且很多要强于艺术家,这方面没有统一标准。









我与摄影不过是场误会


首先得明确什么是艺术家,什么是业余爱好者,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限定在艺术家是职业的,靠着这吃饭,业余爱好是主业意外的与金钱无关的创作行为。有了这个区分以后,看看美术史,靠这吃饭的很多专业画很厉害,比如西方美术史上的那么多大师,文艺复兴三杰。中国历史上的张择端,阎立本,吕纪、林良等。但不靠这个吃饭的画家也未必水平不行。比如西方的大师杜尚,中国的皇帝赵佶,朱瞻基都是皇帝中圣手。董其昌则是高官画家,倪瓒是土豪画家,吴镇就是个算命的。这些人都不靠画画为生,已经被写进美术史了!一句话,按照生存状态区分,专业和业余本身就不代表作品的高下。











胡写笔记


艺术爱好者可以成为艺术家!这种说法应该肯定的,也是励志的,是很多有志青年的梦想。但要说从一个艺术爱好者到成为一个艺术家是个复杂的人生旅历过程,因为每个艺术家从一个艺术爱好者起步,所处环境经历不一样,有时候也可能偶然的机遇,比如我们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傅抱石先生,如果没有徐悲鸿先生的慧眼识珠,可能大师不被人们发现认可,这可能与徐先生早年的经励有密切关系,徐悲鸿年轻时,曾受黄警顽资助考取了震旦大学,留学法国。此后的徐悲鸿也更愿当伯乐。徐悲鸿写生归来途经南昌,当年还是落魄艺术爱好者傅抱石前来求教。徐悲鸿看过傅抱石的图章和画作后非常欣赏,对他艰难的处境十分关切。对他说:“你应该去留学深造,你的前途不可限量。至于经费,我来给你想办法。”为了傅抱石留学的经费,徐悲鸿去见了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有傲骨的徐悲鸿主动去见官僚显然不符合他的作风,但为了傅抱石的前途,他放弃了一回原则,且给熊氏送上了“奔马”。傅抱石因此去了日本深造。得到徐悲鸿慧眼识英才的远不止傅抱石一个,后来还有蒋兆和、吴作人、吕斯百等,国画大师齐白石从一个木匠,民间艺术爱好者,走进中国艺术最高殿堂,这激励多少有抱负的有志青年。 所以说个人机遇,有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当然这也必须建立在自己天赋展现,后天勤奋对天赋的强化,历练提升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