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中信海直安全飛行38萬小時領先同業 2019年前三季淨利1.57億加速增長


中信海直安全飛行38萬小時領先同業 2019年前三季淨利1.57億加速增長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明鴻澤

中信集團實際控制的中信海直(000099.SZ)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去年前三季度,中信海直實現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1.57億元,同比增長78.24%。2017年、2018年,其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5.88%、65.37%。淨利潤的基數在加大,增幅也在加大,說明其盈利能力提升明顯。

中信海直作為中信集團旗下且是中國通用航空業首家及唯一的上市公司,其前身為中國海洋直升機專業公司,是1983年3月成立的全國性通用航空公司。1999年2月,公司改製為股份公司,2000年7月,公司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官網顯示,中信海直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通用航空企業,擁有亞洲最大的民用直升機隊。

去年半年報披露,截至去年6月底,中信海直已累計安全飛行38萬餘小時,創造了業內領先的安全記錄,承運能力在業內名列前茅。

中信海直的財務較為穩健。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為5.53億元,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及長期借款為15.16億元,考慮到去年前三季度經營現金流淨額5.54億元及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情況,公司基本上沒有償債壓力。

截至去年9月底,中信海直的資產負債率為42.91%,較年初的43.45%下降了0.54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午間,中信海直公告稱,公司可獲得2.64億元南頭直升機場搬遷項目補償,將對今年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前三季經營現金流大增6倍

中信海直再一次交出了較為亮麗的財報。去年三季報顯示,中信海直實現營業收入11.45億元,比上年同期的9.89億元增長15.79%,淨利潤1.57億元,上年同期為0.88億元,同比增長78.24%。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為1.51億元,上年同期為0.88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71.66%。

從單個季度看,去年一二三季度,中信海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2億元、4.21億元、3.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14%、21.26%、9.41%。對應的淨利潤為0.22億元、0.69億元、0.66億元,同比增長48.22%、145.47%、46.04%,扣非淨利潤與淨利潤變動趨勢基本相同。

與淨利潤相關的經營現金流,去年前三季度淨流入5.54億元,上年同期為0.7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606.39%。

對於去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快速增長,中信海直解釋稱,隨著海油市場需求擴大,公司海上石油業務合同機數量、飛行作業量、合同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導致收入同比增加,經營業績同比提升。此外,控股子公司海直通用航空2019年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資金補貼2769.80萬元第三季度到賬,而其2018年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資金補貼則是在2018年10月份到賬。

中信海直於2000年登陸A股市場,上市12年來,其經營業績整體呈上升趨勢。

上市首年,中信海直實現營業收入2.97億元,淨利潤0.51億元。到2014年,其營業收入達到13.39億元,淨利潤2.02億元,均較上市首年翻了幾番。不過,2015年、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出現下降。

所幸,從2017年開始,中信海直的淨利潤觸底回升。2017年、2018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70億元、14.26億元,分別增長8.35%、12.30%,淨利潤為0.91億元、1.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8%、65.37%,呈加速增長之勢。同期扣非淨利潤為0.78億元、1.05億元,增幅為127.34%、34.72%,由此可見,淨利潤加速增長主要來自其主營業務貢獻。

2017年來,中信海直的毛利率、淨利率也在持續增長。2017年至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9.80%、23.86%、26.46%,淨利率為7.53%、11.16%、13.72%。

歷經30年發展成為行業龍頭

中信海直經營業績加速增長,除了海油市場行情好轉外,也與公司市場地位、競爭力相關。

中信海直的前身可追溯至1983年成立的中國海洋直升機專業公司,已有37年曆史。歷經30多年發展,綜合實力在國內居於行業龍頭地位。

作為通用航空綜合服務提供商,中信海直在鍛造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選擇通航多元化發展戰略,逐步構建海上石油、港口引航、陸上通航、通航維修、通航培訓、融資租賃等業務板塊。目前,這些業務板塊均有不小競爭力。

具體而言,作為核心業務,海上石油業務除長期保持國內市場份額的絕對優勢外,公司積極開發海外市場,成功獲得韓國大宇緬甸海上石油作業合同,成為國內同行中首家在海外為外方客戶提供長期海上石油飛行服務的企業。同時,公司主動探索其他國際項目。去年上半年,其場佔有率達69.02%。

官網顯示,中信海直已先後為中海油、中石油、ESSO(埃索)、BP公司(英國石油)、TOTAL(道達爾)、AGIP(阿吉普)、CHEVRON(雪佛龍)、TEXACO(德士古)、OXY(美國西方)、JHN(石油作業公司)、CONOCOPHILLIPS(康菲)、ROC(洛克)、DEVON(丹文)、STATOLL(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等40多家中外石油企業提供飛行服務,為中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了公務飛行、海洋執法監測、海上救援、搶險救災、醫療救助等飛行服務。

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累計安全飛行時間逾38萬小時,年飛行量3萬小時,約佔國內通用航空飛行總量的22%,工業飛行總量的35%,海洋石油直升機服務50%以上的市場份額,經營規模與經濟效益居國內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海直還積極參與各地海上搜救與各類搶險救災,以及南、北極科學考察及印度洋海嘯災區救援等。公司的B-7951號直升機組被國際直升機協會命名為“最佳機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