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花海新秀——紫花芝麻

我國芝麻主要用於香油、芝麻醬、脫皮芝麻等食品加工,但一直沒有可以作為園林觀賞和經濟作物兩用的芝麻。近日,我國首個觀賞型紫花芝麻在山東省鄆城縣綠思源生態農業合作社種植成功,填補了國內無觀賞型芝麻的空白。

在綠思源生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特色植物示範區內,一束束紫色芝麻引來不少路人駐足觀看,在清風的搖曳下,紫色的花朵甚是美麗。基地負責人葛記新認為,種植紫花芝麻除了能提供優質的黑芝麻產品外,還有休閒、旅遊、教育等多重功能和價值。紫花芝麻株型緊湊,花色靚麗,花冠紫色,花舌深紫色,花期長達50天,在園林綠化、花海觀光旅遊、休閒農業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

花海新秀——紫花芝麻 | 技術

▲紫花芝麻


選地整地

栽培紫花芝麻的地塊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紫花芝麻種子很小,種子萌發出土需要精耕細作,要底墒足、透性好,耕層上虛下實,表土平、細、淨。易澇地塊,要有防澇準備,可採用壟作或高畦種植。


科學施肥

紫花芝麻苗期生長緩慢,開花後生長迅速,吸收肥料多而集中。根據紫花芝麻吸肥規律,施肥時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少量氮磷鉀肥。基肥集中淺施。一般結合整地每畝施有機肥2000kg、過磷酸鈣30kg、尿素5kg。


播種

播種是紫花芝麻生產的第一個重要環節。紫花芝麻只有種足、種好,一播全苗,才能達到花序飽滿、花色豔麗,進而芝麻實現高產、穩產。

曬種播種 播前曬種可催醒種子休眠狀態,使之出苗整齊、幼苗生長健壯。紫花芝麻發芽最低臨界溫度為15℃,適宜發芽溫度為18℃~24℃。春播地溫穩定在18℃~29℃即可播種。以山東地區為例,一般以5月10日左右播種適期。夏播,山東地區為麥收後,氣溫高,需搶墒整地、適期早播,越早越利於多開花結蒴。

合理密植 紫花芝麻播種方法有撒播、條播、點播。紫花芝麻一般畝用種量:撒播0.5kg、條播0.4kg、點播0.25kg,播種深度2~3cm。行距40cm,株距18~20cm,畝種植密度8000~9000株。要保證足墒下種,播後適當鎮壓。

田間管理 紫花芝麻在播種後3天,每畝用60%禾耐斯乳油60ml,加水50kg稀釋後均勻噴灑於土壤表面,可減少雜草生長。紫花芝麻播種後中耕增溫保墒,助苗出土。出現第1對真葉時間苗。第2~3真葉出現時定苗,條播不留雙苗,結合間苗、中耕、除草、培土,切勿傷到根系。為延長紫花芝麻花期,在開花期要重施花肥。紫花芝麻進入開花期生長最迅速,此期吸收的營養物質佔整個生長期間的70%~80%。為能滿足植株生長髮育的需要,噴施磷酸二氫鉀1~2次,可延緩葉片衰老,使芝麻生長旺盛,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增加花蒴數量,後期穩長不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同時,花莢期側根已開始大量形成,根系吸收能力增強,植株生長速度加快,對養分需求量也顯著增加。因此,要重施1次花莢肥,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氫鉀,一般每畝用尿素5~8kg兌水200kg澆潑於芝麻蔸部,也可施用漚制的餅肥、人糞肥等。另外,在始花到盛花期,可進行根外追肥,方法是選晴天下午,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於葉片正反面,每次間隔5~6天,連噴2~3次。

紫花芝麻對土壤水分反應最敏感,既怕漬澇,又不耐長期乾旱,因此必須注意灌溉和排水。足墒播種後,苗期一般不用澆水,現蕾後如遇乾旱可結合施肥澆1次水。開花至結蒴階段需要充分供水。紫花芝麻植株相對較小,一般在花序不再繼續生長時打頂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