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给孩子读绘本,是读画重要,还是读字重要?

明智悦读


家长给孩子读绘本,读画更重要。


低幼儿在看绘本的时候,还是着重于看书中的画的,他们看画的时候,就像我们小时候用放大镜看花草、昆虫一样,充满着新鲜和惊讶。


所以,在给孩子看绘本的时候,为他们解读这些美好的图画,能帮孩子了解他们眼中这个惊奇的世界,能够让孩子辨别美好的事物。

1.读画能帮孩子们了解这个惊奇的世界。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绘本替孩子们缩小了视野,将真实的、抽象的、知性的、感性的东西,呈现到孩子的面前。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许多事物。比如动物、植物、日常用品、蔬菜、水果、交通工具、美丽的色彩等。


2.读画能让孩子辨别美好的事物。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好作品看的愈多,眼光就会愈敏锐。比如看多了名画,就能辨别出作品的好坏。孩子不断的接触绘本中好的图画,自然也能培养出鉴赏绘本的眼光。

3.读画比读字更能发挥绘本真正的作用。

大人在读书的时候,会跟随文字了解内容,而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几乎只看画,绘本中大多是画多字少,有时候通过文字去了解图画的内容,未必能够全面。画中的细节,上下之间的串联,故事情节的铺设,这些都是大人很少看到的,但是孩子却能注意到。

4.读画能让孩子跨越文字的障碍,随心选择书籍。

现在国外的绘本基本都能买到原版,原版的质感和体验都是不用说的。大人因为懂得文字,可能会排斥看不懂的文字。但是孩子对不了解的外文,也不在乎,因为他们能够专心的读图画,所以在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能更加随心所欲。

5.读画能够把简单的书,读的更有趣。

有些低幼儿的绘本,基本没有字,但是一幅画中隐藏着丰富的词汇。比如我给宝宝买的《小小手指摸一摸》,里面的大象,只写了一句大象大,但是大象大的部位还有很多,大耳朵,长鼻子,像柱子一样的腿,像墙一样的身子。我们可以像寻宝一般。和孩子一起自由探索绘本里的故事。

绘本可以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掌握和确认事物。通过书上的画,孩子能更清楚的熟悉日常事物,所以父母在给孩子选绘本的时候,一定不能太随意,尽量选择内容真实,画质清晰,自然色彩的绘本。


我是@南以北辰,家有男宝一枚,关注我的头条号,和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经验。

南以北辰


我是大学老师,育有一四岁半的孩子,很重视绘本教育带给孩子的乐趣和习惯养成。我认为给孩子读绘本,读画还是读字,可以分两种情况进行。

第一,读字。当孩子还在懵懂阶段的时候,绘本的文字本身并不多,建议读字,让孩子耳濡目染,有一天,你会忽然发现,他可以原封不动把字读出来,而这个时候,也是认字的很好的时机。

第二,读画。当孩子语言表达顺畅的时候,可以选择画面比较动人,故事情节比较曲折的故事画面让孩子看看,让他讲述故事,这是锻炼孩子语言表达很好的时机。

我认为,两种侧重的练习,一个是抽象思维,一个是语言思维,都是很重要的,可以结合绘本本身进行。

不过说实话,选择合适的绘本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孩子会因为喜欢一个绘本角色而模仿,甚至可以进一步编故事等,拓展语言思维,也可以在精美语言的语言绘本中识字,为进一步学习认字理解直接做了很好的铺垫。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用教育和生活的心重视育儿过程的点滴,欢迎大家关注:桃李妈妈育儿说。

桃李妈妈育儿


我女儿从小读绘本,现在11岁,也还一直看绘本,我们读绘本经过了几个过程,现在儿子5岁,正在经历读绘本的第二个过程,下面我简单地谈谈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就读图和读字问题的想法。

第一阶段,我给他读图。我一直觉得,绘本里的图画比文字能表达更多的内容。前不久读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的《打开绘本之眼》,他说,如果绘本的图画不能将故事表达出来,那它就不是一本好的绘本,换句话说,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一定能只通过图画就能了解绘本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当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我不会就只念文字,而是把重点都放在图画的解释上,记得刚开始儿子喜欢的是一套工程车的书,我们就只看图,分析讲解,他特别着迷。

当然,读图不等于忽略文字,绘本的文字比较少,家长能自己读一遍文字再给孩子讲图,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第二阶段,当读了一些绘本后,儿子慢慢地知道了图画可以蕴含这么多的意思,就在我给他解释的时候,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找到我没发现的细节时,充满了成就感,这个阶段能充分地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比如《火车头》中,当火车来了,他发现了骑马的人因为马🐴受惊被摔下来这个细节,真是把人乐死了,我就及时夸他观察的仔细。

正因为这样,优秀的绘本值得一读再读,每次都能有新的发现,我们读的最多的就是《100层房子》系列了,小细节太多了。

第三阶段,文图结合起来传递给孩子。我和儿子现在就是这样,指读文字,配合图画一起阅读绘本,这样可以让他认识一些字,也能深刻体会到文字的魅力,这些简单又有韵律的文字,能向我们传达这么多的意思,一点也不逊色于图画,两者结合才是完美的绘本。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孩子的识字量会增加很多,我不要求儿子会写,但是认字多了一定是有好处的。


一园青菜绿葱葱


孩子读绘本,可以按年龄阶段选择合适的绘本。低龄儿童适合共读文字少、图画多的绘本,大龄儿童适合读文字更多一些的绘本。不同年龄阶段侧重看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我很推荐多看图画。

2-3岁的孩子就可以接触绘本了,比如说《抱抱》、《很饿的毛毛虫》、《猜猜我是谁》。这些绘本几乎没什么字,但却很有意思,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后很适合孩子自己翻阅。

我家孩子接触的第1本绘本就是《抱抱》,我记得当时带她在书店给她讲这一本书,她当时被书上的内容感动哭了。

《抱抱》的内容很简单,讲的是小猩猩到处在找他的妈妈的故事。他看到蛇妈妈和蛇宝宝在一起,长颈鹿妈妈和长颈鹿宝宝在一起,就他是单独一个的,所以他很伤心。

于是长颈鹿妈妈和长颈鹿宝宝、蛇妈妈和蛇宝宝,就陪同的小猩猩一起去找猩猩妈妈。当猩猩宝宝在大家的陪同下终于找到猩猩妈妈时,他兴奋的奔向妈妈,扑进了妈妈的怀里。

孩子看到这个画面特别感动,她哭着使劲抱紧我,后来每次去书店她都要找这本书看,最后终于把这本书带回家。可以说这一本《抱抱》的图画开启了我家孩子阅读绘本的大门。

四岁之后我们选择了这些《地上100层的房子》、《地下100层的房子》、《小威向前冲》、《肚子里有座火车站》之类的绘本。这些绘本文字一点点增加,但是图画依然很有意思。

《地上100层的房子》和《地下100层的房子》是女儿最喜欢的两本书,她会模仿这两本绘本进行图画,这本书几乎被她翻破了。看得多了她就能够在不怎么认识字的情况下,讲述这个完整的故事。

所以当孩子喜欢这本书,她会自己独立去翻阅图画的时候,她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绘本的内容。



放飞的香片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绘本给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绘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给孩子读绘本,读图重要还是读字重要,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阅读量、阅读水平发展程度来分析。

不同的年龄阶段,侧重的内容是不同的:

0-2岁,读绘本以游戏形式激发孩子兴趣

早期阅读的方式并不是带孩子枯坐朗读,而是通过绘本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来体会绘本阅读的快乐,从而认知“书是什么”、“阅读是什么”。

例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个故事,因为对话简单容易记忆,语句又有很高的重复内容,所以特别适合在家里上演“亲子剧”,爸爸妈妈扮演鳄鱼和牙医,将绘本的场景展现出来,带孩子来一起亲子互动。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一张图片,因为这个绘本的剧情简单,好多幼儿园活动都喜欢用它做亲子剧,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做)

《蹦》这个故事,全书从头至尾只体现了一个“蹦”字,妈妈可以带孩子模仿书中的小鸡蹦、小兔子蹦、小狗蹦、小青蛙蹦,还可以模仿蜗牛——蹦不起来。

又例如选择《偷偷看里面》这类低幼翻翻书,每一页都有翻翻、推拉、滑动的互动机关,让孩子自己动手体会阅读乐趣。

这些以亲子游戏的方式打开的绘本,即不在于着急读图,也不在着急读字,而是让孩子在游戏互动中先将阅读习惯逐步建立起来。同时又增加亲子陪伴的质量。

2-4岁,绘本侧重于读图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6岁前的孩子的大脑均处在形象思维阶段。

也就是说,6岁以前,具体的图形图像能够让孩子更直观地认知和学习。

所以,6岁前带孩子读绘本,都不要着急一上来就带孩子读字。

但根据蒙台梭利的敏感期观点,在6岁前,又会经历“识字敏感期”,以我和孩子亲子阅读4年多的经验来看,从小建立阅读习惯的孩子,绘本中的文字天天见,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文字产生兴趣,“识字敏感期”来得也相对较早。

大部分孩子在4岁左右出现识字敏感期,我将绘本阅读读图侧重划分在2-4岁这个阶段,可以说,这个阶段也是孩子读图的黄金期。

我们拿安东尼·布朗的经典作品《我爸爸》举例。

绘本文字很简单,故事情节也并不起伏跌宕,但是这本书中的每一张图画,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细节和线索,

前后环衬的图案,是爸爸睡衣的图案;

爸爸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那幅画中暗藏了三只小猪和小红帽的故事;

爸爸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又暗含了“跳过月亮的母牛”这个童谣……

这些细节都是需要带着孩子读图去寻找。

那就更不要说例如《晚安,月亮》这样每一张图都带满线索的绘本了。

孩子会在每一张图中都有大发现,也更加形象地帮助他们认知。

此外,还有无字绘本,例如《疯狂星期二》、《不可思议的旅行》、《海底的秘密》等等,这些绘本在这一阶段都不侧重读文字,而是引导孩子发现图画中的细节,由父母同步组织语言来讲述故事。

这个时候锻炼孩子看图说话还为时过早,先引导他们说出看到了什么,一个词一个词地说,由父母帮助组成句子。


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孩子看图,父母同步伴读文字,孩子的看、听同步进行的方式是最好的。父母每页读完了,不要着急翻到下一页,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看看图。

4-7岁,读图读字兼顾

我家维尼从3岁3个月开始进入识字敏感期,她的阅读内容也就从单纯的读图开始像识字过渡了。

在4-7岁阶段,读图和读文字应当是兼顾的。

如果孩子进入了识字敏感期,可以利用绘本来进行“指读”。

指读的开始方式可以很自然,选一些图文并不十分紧密的绘本,例如《月亮生日蛋糕》、这样的图文分开排版的绘本,即不耽误孩子读图,也不影响手指划过文字进行指读。

(这是我家维尼在指读早期的时候自己选的绘本,现在她已经脱离了指读模式,阅读文字的时候不需要再用手指指点了)

这个时候进行指读,孩子的识字量会以几何倍数的方式增加,就好比摘葡萄,零散的刻意识字是在地上一粒一粒的捡,但是利用敏感期孩子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指读,就是在葡萄架上一串一串地摘。

但这个时候依旧是孩子形象思维的阶段,读图仍然不能放弃。

孩子因为心智发展,她看待图画也会更深入、细致,同样一本书,会发现以往发现不到的东西。

这个时候也是利用绘本图画进一步帮助孩子练习看图说话的好时机。

从最开始的词——句子,可以引导孩子逐渐有条理地说“时间、地点、人物”。

6岁+,依旧不要让孩子放弃绘本阅读

6岁以上,不少孩子进入了小学阶段,开始新一轮的阅读侧重,桥梁书也开始大量取代绘本,这为他们今后进入纯文字阅读做铺垫。

有的家长认为,绘本就不能再给孩子看了,那是小孩看的,不适合小学生了。

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绘本其实没有刻意的年龄区分,除非太低幼的认知绘本不能满足小学阶段的孩子需求,大多绘本都依旧适读,例如《森林大熊》、《小房子》、《市场街最后一站》……

这些绘本故事饱含丰富的哲理,同时刻意让孩子通过图画进一步提高“美商”。

而且,小学老师会用绘本进一步系统地教孩子们看图说话,可以说,绘本在小学阶段也是功不可没的。

在这一阶段,绘本回归到图画更为重要的本位,如果孩子需要大量阅读文字,可以选用适龄的桥梁书。


沐滢育儿有料


对于学龄前还不识字的孩子来说,绝对是读画更重要!

作为陪着孩子读了1000+本绘本后,创作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绘本的我来说,也觉得当然是图画更重要。因为图画意味着把整个故事用画的方式镶入了孩子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想像的空间,想像力会越来越丰富。

1.绘本虽然是静态的,但是由于妈妈用故事把图画连接起来,就变一个个活色生香五味俱全的故事。孩子会紧张,会欣喜,会感动,甚至会流泪。

2.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颜色,丰富的画面感,刺激了孩子的想像力。会陷入无边无际的想像海洋。


3.孩子虽然小,还不认得字,但画面本身就会讲故事,不需要讲他也能看得懂,这就是绘本奇妙的地方。而且越是好的绘本,越能让孩子喜欢。

4.画面打开了孩子的认知,让孩子对这个多彩斑斓的世界更加喜欢。

5.视觉和色彩的冲击,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审美观。

6.画出来的不同的物品,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面。生活毕竟是狭小的,通过绘本的呈现,孩子们学习上也更容易吸收。

7.图画里有孩子熟悉的东西,更加拉近距离,容易接受。


当然,如果你家的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该是认字的时候了,或者学前年龄对字产生了兴趣,到了认字的敏感期,那就可以开始和他读字。一个个指着读。


但是还是要以故事为主。不要喧宾夺主。


好了,又到琉璃推荐好书的时候了:


如果到了认字年龄的宝宝,可以推荐这本: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绘本阅读指导师,国际知名IP绘本作者,编辑,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分享国际前沿育儿理念。欢迎关注。


琉璃巧育儿


这个问题好多爸爸妈妈都跟我聊过。有家长觉得应该早点教孩子认字,这时候呢,就有教育专家出来说,不建议过早教孩子认字。家长就很纠结:要是读绘本的时候,孩子问我这是什么字,我是教还是不教?

其实,这个完全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孩子的“书龄”

几个月大:

阅读的习惯可以从出生就开始培养,对于才几个月大的新生儿来说,鲜艳、大色块,还有一些趣味的设置的书就比较适合,比如触摸书,书里就有触觉材质,书里小动物的身体用实物模拟做出来的,给孩子粗糙、柔软、坚硬、光滑等多种触摸体验。还有一些洞洞书,单单是把书放在那,宝宝都有兴趣去扣扣洞洞,不及让孩子对书有兴趣,也有利于孩子锻炼手指精细肌肉。

这些书,当然是让宝宝体验触感更重要了,让几个月的宝宝认字也不现实不是?


一岁左右:

比较适合看单重复模式的,有旋律的,字少的绘本。

比如,有一个日本的科学绘本作家松冈达英,他出的本绘本叫做《蹦》,只要拿出这本书,用手指着画面。轻轻地、带点跳跃感地说‘Beng!” 宝宝就特别喜欢。因为一岁左右的小宝宝刚开始学说话,可以说单字,喜欢重复地听到自己常发的那类语音,因为顺应了宝宝的这方面需要,所以这本书带给宝宝很大的愉悦感。书里从头到尾不断地重复“Beng”这个音,小宝宝乐此不疲。

这样的绘本即便有字也很少,孩子更多的还是读图


1 岁半、两岁以后:

因为语言发育的需求,那么重复、回应式语句的绘本就比较适合一岁半左右的孩子,每个语句都得到一次回应,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很有帮助。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两岁以后,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渐渐发展起来,就可以给孩子讲讲有情节的故事了。这个类型的绘本也很多,比如《魔法亲亲》《索菲生气了》《小红书》等等等等

这些书的字相对来说要多一点了,但家长给孩子读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视线还是落在图的地方。你如果能和孩子一起,看着图把故事讲清楚,下次孩子自己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就能够自己看着图阅读了,他会很有自信。可如果一开始,家长是照着字读的,那下次孩子自己看,就觉得自己不认识这些字,没有妈妈在自己就不能看书,孩子会很受挫,很可能不喜欢读书了。

更大一些的孩子

如果以前已经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尽管之前大部分时间都在读图,但是渐渐地开始对字有兴趣,家长当然可以适当引导,但注意,我说的是适当引导,而不是强迫认字哈。比如你可以让孩子看书的封面,教孩子把书名念出来。书名很短,也方便记忆。下次要读书的时候,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找,大声地告诉爸爸妈妈,今天想读那本书啊?叫什么名字啊?对于那些已经看了好多遍,孩子都烂熟于心的书,我们可以适当地指着文字,做一些点读。久而久之,那些反复出现的字和词汇,每次出现的时候孩子自己就能找出来。然后你就可以鼓励孩子去一些大部头书里,找找他熟悉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孩子找完一本大部头书,就仿佛看完了一样,以后大部头书也不会对孩子阅读造成恐惧。


Carrie萌育儿研习社


孩子喜欢图画胜过文字,因为图画一目了然,所以初始阶段读图画重要,文字放后面。

根据我陪孩子亲子阅读2年的经验来看,孩子更喜欢看图。图画和文字的侧重点不一样,不好说那个重要。

刚开始亲子阅读,要给和孩子一起看绘本,让图画刺激孩子的视觉,引起他的注意,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阅读图画的内容,这本身也是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孩子能把图画说得井井有条、合情合理就非常了不起了。记得刚开始和孩子亲子阅读时,她几乎不认识上面的字,倒是对图画特别感兴趣,每次给她读文字,读一个她就问

阅读的习惯培养出来后,再开始用手指着文字阅读。解读图画和认字并行,边读图画后引导孩子阅读文字,父母可以纠正孩子读图画时语言组织上的不足,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文字在于加深孩子对于文字的认识,汉字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个个小小的图画,看的多了自然就认识了。只要坚持下去,两年时间孩子的识字量会突飞猛进。

两年时间的亲子阅读,从简单到复杂,陪孩子读了很多书,现在5岁半就能顺利的阅读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了,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加油宝妈宝爸!


homework


画更重要!因为绘本叫“绘”本,不叫“书本”,这一个字的区别就可以看出侧重点。

为什么看画更重要呢?主要是这几点原因

【图画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看绘本的孩子大部分是低龄幼儿,这些孩子处在用形象思维感知世界的阶段。什么叫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从信息加工角度说,可以理解为主体运用表象、直感、想象等形式,对研究对象的有关形象信息,以及贮存在大脑里的形象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比较、整合、转化等),从而从形象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而大一些的孩子才能在具有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拓展出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者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而且相比较文字,图画具有一些文字不具有的优势,比如说:

【绘本的图画具有直观性】

比如这幅图中,小女孩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椅子上,长椅上剩余的部分如此之大,恰似女孩心中的孤独。故事的意图,一目了然


【绘本的图画更具有美感】

比如这幅,孩子摘了月亮送给母亲,母子二人坐在装饰有爱心的月亮上,温馨又美妙


【绘本图画具有视觉冲击力】


【绘本图画具有文字没有的互动性】

比如这个: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之后,原来因为毛毛虫丑陋而不跟毛毛虫玩的小动物们,都羞愧的藏起来了。绘本提出了问题:能不能看出是哪些小动物藏了起来。这里用图画的形式展示了各个动物身体的一部分,这种互动是文字不能替代的


【绘本的图画信息承载量大】

比如这个绘本中,文字部分只是说明了小女孩跟着父亲回家了,但是图画中展示了文字没说到的部分:女孩家的整体样貌(可以据此告诉孩子中外居民楼的差距),院子中的喷泉是倾斜的茶壶,十分有趣。



育人育己漫漫行


在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我会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一、先跟孩子一起从封面、扉页开始看,并跟他介绍作者(作者、翻译、出版社),让孩子有个初步的印象。

二、我会和孩子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的讲,书里面的情节、人物、颜色。因为最开始是通过看图来了解绘本的,父母的语言可以给他加深印象。讲故事的时候,我会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帮助孩子理解。

三、第三遍我就开始读文字。孩子可以看图,但是他有在听。经典绘本中的句子都很简短精湛,孩子很容易朗朗上口。

当你以为孩子未曾留意的时候,其实他已经如心了。明天后天他还要你讲,然后他真的就一字不漏的讲给你听了。请相信时间的复利,请相信孩子的潜力。

“因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线工作者,家有两岁萌娃小久久。我手写我心,育儿路上你并不孤单,关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