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真的读懂“盘古开天辟地”了吗?

盘古开天辟地记载最早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传说在宇宙形成之初,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天地浑沌如鸡子(类似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生长发育了一万八千年,将混沌一片的鸡子渐渐分开了。内部清亮的物质上升,浊重的物质向下降,盘古每日九种变化,在变化中天日高一丈,地日降一丈,盘古也日长两丈,就这样日复一日过了一万八千年,而后才开始三皇五帝,从上古神话时代转为历史时期,神话并不是子虚乌有,都有预言性,代表了一种思想及文化状态,如同《山海经》,虽被看作神话奇书,但却包含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动植物、医药、科技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

这个神话也展现了阴阳形成与变化的过程,天地混沌之初对应阴阳无极的状态,而后产生了鸡子,但不分天地,称为无极生太极的状态,盘古即代表了推动阴阳变化的能量,使得阴阳既保持对立而统一的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正是太极生两仪的过程。从而便可以很好的理解太极图了。

你真的读懂“盘古开天辟地”了吗?

太极图

《易经》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正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太极图,而真正意义的太极只是外侧的圆圈,不分阴阳,而此图已把阴阳分出,黑色部分代表阴,白色代表阳,此太极图像动态的两条阴阳鱼,应该用动态的、旋转的角度去看待,我们再来分析太极图中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黑色部分中的白点为阴中之阳,白色部分中的黑点为阳中之阴,从而产生了四象,四象在一年中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一天中代表了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我们把这幅图进行拆分,利用“—”代表阳,“--”代表阴,在易经中成为阳爻和阴爻,两者进行交感作用,形成了四象,分别称为太阴、少阳、少阴和太阳,在太极图中太阴代表了黑色的一面;少阳称为阴中之阳,即代表着黑中白圈;少阳称为阳中之阴,即代表着白中黑圈;太阳即代表了白色的一面。

你真的读懂“盘古开天辟地”了吗?

通过这幅图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便可很好的理解阴阳互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不分离,体现了阴阳的统一性,我们常形容一个人老练,一般会用柔中带刚、绵里藏针、胆大心细,这便是阴阳互藏;同样,我们也能从四季的变化中体会,之前提到阳盛则阴,阴盛则阳,也可以说是阴阳相长,而前提正是阴阳互藏,夏季阳气最盛,但依然有阴气存在,并且阳气渐衰,阴气渐旺,逐渐过渡到秋季,此消彼长,便形成了一年四季的轮回。


你真的读懂“盘古开天辟地”了吗?

[延申一下]

若使用四象进行交感,便形成了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象征着八种自然界中的不同物质。如果我们使用0表示阴爻,1表示阳爻,则八卦的顺序正是目前的二进制。此图的内容包罗万象,蕴含了很多自然界最根本的道理,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