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度过28岁的职场焦虑阶段?

老超子666


不只是28岁有职场焦虑,我觉得现在只要没退休的人都存在职场焦虑这个问题。

至于如何克服,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是少看朋友圈,少看成功人士的故事。那些都不是真的,只是用来忽悠你的。

其次多看好书、多学习,看那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也许是人生方面的,也许是职业技能方面的,只要是好书都值得一读。

最后与业界朋友交流。这世界上在职场中有两类人,一类叫夸夸其谈,另一类叫脚踏实地。多交后一类朋友,他们之前走过的弯路很多,说不定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建议,从而让我们顺利度过职场焦虑期。

人生就是这样在各种不确定之间切换,没有固定的状态,也不会有所谓的稳定。

有焦虑说明,就快要有成长;没有焦虑,应该是快退休了。


张大志leo


92年出生,近30岁的青年朋友,工作紧张,生活焦虑,忙忙碌碌,但又非常疲惫。焦虑,是现在大多数人每一天生活的常态。怎么去解决这种焦虑呢?

回想快乐的事,大多发生在小时候,工作之前。我小时候好动,我爸说只要能老老实实坐在那儿一刻钟,我便可以获得那些缤纷的糖果。跟隔壁邻居大叔比赛摘茶,胜利的我拿到5元RMB。但我不喜欢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也不喜欢摘茶。比起那些外在的物质激励,我更愿意提起初三的时光,那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喜欢学习,这种内在的驱动使我半年增长200分。糖果和钱是外在的激励,兴趣、热爱、自觉、自立、自信…这些才是你之所以能够把一件事不厌其烦做到极致的最佳源动力。

你现在为什么紧张,为什么焦虑。因为你没自信,害怕做不好,因为你现在的工作,并非你的兴趣所在。你拼命想把一切都修饰的很完美。

你要社交,你要工作,你要学习好,你还要把生活处理的很浪漫。我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这是不可能的。问题就是把书读好了,你觉就不够睡,你把觉睡好了,可能就没有那么多Party可以参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有优先排序。尝试把兴趣放第一位,因为你不可能什么都擅长。善取莫如善弃,人无完人,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热忱你所热忱的,可能就是你不焦虑的开始。


职场首席观察家


28岁=30岁,是成家立业的年龄了!只可悲增长的只有沧桑岁月,而不是钱包,工作不稳定,有的还没有女朋友。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你的处境和焦虑我懂得!



首先,为什么会焦虑?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规划

这是最致命的,没有方向的人最迷茫,不知往哪儿走?去哪都感觉不合适?

(2)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每天生活=工作,生活的全部就是工作,没有方向,还没有优质、自由的生活,每天都是在屋檐浑浑噩噩度过,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3)收入单一,赚不到钱,没有睡后收入

从毕业到现在只有公司发的工资这唯一收入吧?别扎心,很多人都是这样子活过来的。尤其在大城市,一万多每月能剩下的并不多,买房买车难度太大,有合适的女生都不敢追!

(4)没有核心竞争力,发现自己除了教育不会干其他的,太水了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毕业4年到现在一直在同行业同公司,现在发现自己除了这行也不知自己会干啥,担心继续待下去发展不大,但再找公司不知做什么,这种焦虑,很多人懂得。

而其实,你现在做的是销售管理工作,而不只是销售,这点是很好的。若你觉得目前平台好、发展潜力大、领导愿意成就你,你可以继续往上爬,过段时间再跳。我想,钱不应该是你考虑的最主要因素。

那么,要如何渡过这段焦虑期呢?

【1】反问自己“初心”还在吗?

你是想往管理层发展,还是只想赚钱或创业?

【2】休年假,到外面玩一趟

可以去寺庙,寂静山林或空旷地方,好好感受大自然,就感受,什么也别想,其他的回来再说。

【3】找工作试试,碰碰壁

也可以了解下外面资讯、行情,看看外面需要什么人才、自己有什么、缺什么?

【4】去蹦极或做你最喜欢的运动,只为发泄

别太抱怨,甚至压抑,这只会让自己更不开心,那就去奔跑,去运动,去挑战!

【5】请教知心朋友或领导

比你厉害的人,和你志同道合的人,你可以倾心倒苦水,他们当初是怎么走过来的,有什么实践过行之有效的方法。

【6】清零自己,放宽心

人生还长,莫被一时境遇所局限,你要做的就是清空自己,明确自己梦想和目标,为自己,活自己!

总之,不管生活如何,是你,决定了每天是晴天还是下雨天,其他的,时间自会给你答案!加油!


销冠带你飞


我是Ling,(公众号:玲说职场人生) 80后,现居荷兰。曾供职于巴黎银行,荷兰银行,目前是欧洲20强金融集团(14000员工)唯一中国背景的项目总监。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梦想帮助更多人加速成长。

最近在和一些90后线上和线下的交流中,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处于一种迷茫无助的状态。他们很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告诉他,他们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讲,每个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所以我们也很难让一个迷茫之中的人释放出多大的能量。

职业迷茫,几乎是所有职业人都会遭遇的一个状态,尤其是工作两三年的人。他们最关键的痛点是:理想与现实不相符,我是否要重新选择?

处于迷茫状态的人,会觉得自己很无助,觉得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不断的重复却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状态。有的想去突破,却无从下手。有的可能自己也尝试给自己列了很多行动计划,结果实际执行的时候,又发现顾此失彼,没了重点,最后是什么东西都开了个头,什么东西都没能搞清楚,然后又退回迷茫的状态。

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迷茫中迷失自己,彻底的走不出来。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我尽力把总结点写在标题里。

photo by Nur Andi on pexels

01

你的迷茫来自哪里

- 没有方向的迷茫

所谓的迷茫,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对于自我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未来没有一个可执行的目标,所以往往就在这种状态下犹豫、徘徊、不知所措。

特别是走出校园不久的大学生,由于处在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加之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较不够,就好比一个人原先站在一小块空地上,突然间你把他放进一个浩瀚如烟的大沙漠,那么他瞬间就会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因为,他的认知、眼界、格局还完全停留在那片小区域,当自己的感观系统、认知系统不能与现有的环境相匹配的时候,就会出现迷茫的状态。

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方向感,就像一叶孤舟漂流在茫茫大海之中,每天进步了多少也不知道,何时能靠岸也不知道。

- 期望失调的迷茫

你在接手这份工作之前,可能会对于这份工作有一个很高的期望,而现实情况往往会有落差,你就会出现期望失调的情况。

比如很多刚毕业的年轻朋友们,受了太多鸡汤故事和脱离现实的职场偶像剧的误导,总期待着到了职场上,能立刻大展宏图,成为业务骨干,收入百万,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刚进职场发现干的都是打杂的工作,工作在最底层,受他人使唤,就会出现期望失调的情况。还有些心高气傲的高学历毕业生,初到职场,发现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在行业的地位,包括自己的收入,和自己学校的名气学历完全不匹配,也会出现期望失调的情况,一旦理想和现实有落差,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会比较迷茫。

- 不被认可的迷茫

有时候,工作不顺利,被领导或者老板批评,考评成绩不好,都会造成消极情绪的滋生,反正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认可,何必这么认真工作呢。

有的甚至受挫后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究竟是否胜任这份工作,开始考虑跨行业跨岗位跳槽的事,认为来个大转变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02

扩大你本职工作的维度

跳槽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很遗憾的告诉你,如果本身不做任何改变的话,你迟早会在新岗位上进入迷茫期。

现在大部分90后都是在初级职位,难免有许多高频重复的工作,这往往很容易让人形成倦怠感。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可是却又感觉什么收获都没有。

在职场刚起步的阶段,我们的确是需要这样一种高频重复的训练,以借此来掌握一种技能。但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倦怠感。这种迷茫,会让我们看不到希望,感觉自己只是在低水平地不断重复着,这时候,我们该如何得到一些进阶的,有创意的工作,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呢?

有句话叫做「有为才有位」,也就是说,只有做到相应的工作,才能得到相应的认同和提拔。

我刚刚开始工作第一年,第一份正式的任务是整理客户和财务数据:把它们统一格式,移除重复性的,补充缺失的信息。可我是以全球管理培训生被招进来的啊,怎么给我这种实习生就能干的活呢?当时肯定是比较失望的。这是个很枯燥的工作而且和我的性格不符。可这是第一个任务,我怎么样硬着头皮也要干下来。

我在整理过程中慢慢发现有些操作可以用Excel宏命令运行,大大地减低了手动工作。而且通过和上司沟通了解到公司对客户投资额流动缺乏具体的数据分析。于是我通过自己做图表发现构造数据之间的相联性的方法,比如可以把客户资料表格和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关联起来,从而来了解每个客户(群)的收益情况。

我在做任务报告时把这些进展和想法都包括进去,当时的上司很是赞许,说我做的超出了这个任务的期望值。最后我的分析结果有没有被用到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展示了更高阶的思维能力从而而让上司有信心给我更大责任的工作。

当我们在工作中获得不了成就感和认可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做下面几件事情:

- 找到工作高频重复的替代工作方式,比如实现自动化办公;

- 积极反思,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针对问题和不足,创造性地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当你真正地深入思考自己每天做的事情,你就有机会让自己在工作中产生更大的价值,从而就有可能克服倦怠感,实现职场上的一次晋升。

03

走出去,收集信息找到答案

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往哪努力?(上篇推文我谈了方向的重要性杨振宁 & 颜宁告诉你:方向决定你能走的多高)迷茫也是一种认知失调,失调很多时候是因为信息缺失造成的:

1。觉得工作没前途而迷茫,不知道每个行业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薪酬待遇如何,职业前景如何。

2。没被认可而迷茫,我都这么努力了,怎么老板还是不满意?很多情况下是员工对上司的期望值不充分了解而用错了力。

3。没有方向的迷茫: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和技能在什么地方。

什么信息都不知道,当然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以应对“怎么选”的问题;也很难想出好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怎么办”的问题。

这就需要你走出去,去找合适的人交流,去接近信息源。这些人包括同事,你的上司,业界能接触到的有经验的人。甚至寻求职业导师和教练的专业帮助。

我在职场迷茫期就会经常和身边的同事或者我认为更有经验的人交流。带着诚恳的态度去问,没有人会嘲笑你,反而他们提出的建议都是非常有效的。他们的经验和格局往往会看到一些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看不到的东西。

我得到最好的建议是在罗马参加一个大型会议中和一个C-Level (总裁级别职位)猎头的简短交谈。我用2句话概括我的迷茫,他立刻给了好几个有用的建议,包括在我行业内可以联系的人脉等。还有一句对我职场生涯启发很大的话:“那些站上顶端的人时常会站在阳台上,从远处来审视自己。”(我会专门围绕这句话写篇文章)

同样,如果对某个行业职位有想法有兴趣,不要急着马上切换跑道,而是去搜索信息,找专业的人聊一聊,甚至是寻找机会参加一些面试,从而在对这个行业有了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之后,再做出符合自己内心渴望的决定。

如果周围没有立刻可以咨询的人,可以找职场教练。在欧美国家职场教练在职场中起到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在关键的时期,以问题作为工作,问厉害的问题,让对方思考和改变。

中国的教育是以上课为主,这是一种依赖权威感的学习方式,而教练所提倡的是一种自我要求寻求资源实现自己目标的成长模式。我所接触到的针对高阶主管的教练服务,费用大概是500到1000美金一小时,市场决定价格 ,以这样高额的收费标准,你可以想象教练必须非常专业,也必须有能力用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客户达到目标。

如果你也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我已经开放私人咨询服务,请加我微信hongling1114 具体洽谈。

photo by Lum3n.com on pexels

04

建立“里程碑”事件

人在职场,往往会缺乏坐标感。

因为职场不像学校,没有一个统一的考试。每个个体在庞大的商业体系中完成螺丝钉的职责,就像一叶小船,在汪洋大海里找不到方向。这时候建立一些里程碑的世事件,或者订立一些里程碑的目标,会有助于你找到方向,找到坐标,找到控制感。

一般来说,长期目标短时间内比较难树立,尤其在迷茫期内。但是短期目标很容易,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件事. 在小目标的成功会给你带来成就感和信心,而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律能力。

这里我分享一个很有用的公式来设定小目标:

我要做 xxx (行为) 来达到 xxx (目的)

- 比如,我要坚持一周每天跑1公里来锻炼身体;

- 我要在每个星期坚持一天和不同的同事午餐来增强我和同事的关系。

- 我要每天学一句英文来增强我的英文交流能力。

短期目标制定以后,不管发生什么意外状况,都要努力完成,完成以后要及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并制定下一个目标。久而久之,自己就会形成一个不断制定目标又达成目标的习惯,这个习惯就是走出迷茫期的一个开始。

职场之路就像一条绵延无尽的线条,你如果不在上面用“里程碑事件”标下刻度,不经常检视自己的位置,很容易就会陷入一种麻木工作的状态。而如果你能够去标记,去定位,去认知,自然就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校准自己的方位,明晰自己前行的方向。

THE END

职业的探索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没有多少人能够一开始就确定方向。很多媒体在大肆报道名人和成功人士吸引眼球时,说得好像他们7岁就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似的。社会的浮躁很容易催生个体的焦虑和迷茫。很多人到了三十岁或以后才确定“职业镖”。

迷茫是一条必经之弯路,很多时候,我们要尝试,要经历,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拨开迷雾。但相信我,这个过程是一个剧烈地成长,走过去,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玲说职场人生


在社会中,我们可以分为三类人,一类是没有上进心,只享受眼前即可,对自己没什么太多的要求;另一类人是有上进心,对自己有目标和要求;最后一类人是有上进心,但是对自己的目标不明确。这三类人哪个会更容易有焦虑感呢,肯定是第三类人,自己有上进的心理,但是对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又很迷茫,当现实和通往目标的方向看不清楚,人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焦虑。

我觉得有焦虑是好事,说明自己已经不满足现状,想要寻求改变,那怎么克服焦虑呢?

首先,自己可以对自己做深度的剖析,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目前的状态,自己可以预见的几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可以自我总结,也可以由家人和朋友帮助,对自己的分析一定要是客观的。

其次,根据对自己的分析,以及自己未来想要达到的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出一个可以实施的计划,目标不需要制定的太过高大,起码能保证可实现,比如2年内要达到销售经理的职位,如果成为销售经理,业绩是必须要的,另外自己也要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那在制定计划上是不是可以看一些相关书籍或者参加相关培训。

最后,定期对自己复盘,比如一个季度或者半年自我总结,自己完成了什么,还差什么,计划中还要补充什么,不断总结改善执行。

度过焦虑不是一时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有焦虑,但是有的人因为焦虑而成长,有的人颓废,有的人试过但还是摆脱不了焦虑,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坚持,有毅力的人做事从来不会输,所以要想度过焦虑,那么把自己的恒心拿出来吧!


小话梅青青


来自对职业生涯的迷茫以及来自家庭的责任,确实会给人带来空前的压力,引起人的焦虑,你可以试试这些做法来改善这种情况:

1.不要把全部的事情都装进脑子里,学会放空自己的大脑

2.设立合理可行的目标,避免产生挫败和自我怀疑

3.不断的学习,增加自己的见识和知识

4.运动会平息你的焦虑,而且你会发现运动会让你精神焕发!

5.多行动,不要把时间花在抱怨上!


企业管理与经营思维


焦虑不安一般都是因为能力不足。痛苦程度=能力-欲望!当你欲望越来越大,能力却跟不上的时候,你的痛苦程度就会增大,也就是十分焦虑。

当下的解决办法就是从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你在这个职位能做多久,升值空间是什么,你有否想过换行或者管理人才!五年之后会怎么样,学习什么技能可以更加体现自身价值。


强逗爱生活


职场焦虑阶段,个人认为不限于28岁。

因为焦虑,是自己现在的岗位或所在的行业,自身的能力遇到瓶颈,没有突破,如果一直处于平淡就等于后退。

需要调整心态或行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阿燕运营工作记


这个时代的媒体都是卖焦虑赚流量的,少看!


Sammy_C


焦虑,也是有办法解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