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這麼漂亮的五代機怎麼就服役不了了?俄羅斯專家無奈搖頭

這麼漂亮的五代機怎麼就服役不了了?俄羅斯專家無奈搖頭

今年3月中旬,四架蘇-57戰機(幾乎是正在試飛的蘇-57總數的30%)突然先後飛抵中東某國赫邁米姆空軍基地,進行了一系列短暫軍事行動,雖然蘇-57已經定型,但是並未正式裝備部隊,俄羅斯忽然將其部署到敘利亞,著實讓全世界吃了一驚,也從另一側面看到俄羅斯空天軍給蘇霍伊的壓力有多大。按理說,在殲-20的技術驗證機首飛之前一年就率先試飛的蘇-57第五代戰鬥機,應該比殲-20戰機更早服役才是,但直到今天,這種被俄羅斯空天軍寄予厚望的飛機還在測試之中,早在去年11月29日,俄羅斯媒體聲稱,俄羅斯將於2018年列裝蘇-57戰鬥機。而蘇-57已經通過各類測試,飛行員將很快開始學習和掌握戰機的操作。首批生產的蘇-57數量將為12架,預計於2018年接收2至3架,2019年開始批量生產,可是直到現在蘇-57服役還在“畫大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麼漂亮的五代機怎麼就服役不了了?俄羅斯專家無奈搖頭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蘇-57戰機的問題歸結起來有三個,第一是俄羅斯在五代機應用上的認識不足、第二是能力不及和第三資金不足。同冷戰前發展的4代戰鬥機的思想不同,2005年,當時的蘇霍伊設計局總設計師西蒙諾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下一代戰鬥機的設計問題作出了以下表示:現在設計新一代戰鬥機遭遇了冷戰時代所沒有的困難,那就是沒有了作戰對象和必須全面趕超對手的設計意圖,也就是說,蘇-57的設計思想並不要求在所有的技術指標領域全面趕超F-22,必然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至於如何平,衡為和不為,則完全看俄羅斯人的智慧和造化了,現在看來在幾個主要的發展點上,蘇-57都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首先,蘇-57的設計思路是力圖在隱身、超音速巡航、機動性方面達到較好的平衡。 該型戰機是一種多用途戰機,既可執行防空任務,也可對地面和海上目標實施打擊,顯然這個美國人都沒做到的事情,蘇-57也就不要亂想了。

這麼漂亮的五代機怎麼就服役不了了?俄羅斯專家無奈搖頭

為了追求所謂的多用途性能力,蘇-57戰機的氣動外形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一方面利用寬大翼身融合提高升力,另一方面使得有更大的內部容積,能夠在機腹設置彈艙,提高隱身性能。不過,較大的機身截面會引起全機零升阻力、激波阻力、結構重量的增大。這對飛機超聲速的巡航性能極為不利,超音速機動性能對於五代機來說可能是僅次於隱身性能的一個指標,但蘇-57現在有所放棄,這讓人大為不解。蘇-57機翼平面形狀與F-22差別很小,均設計成翼身融合佈局,採用中等後掠角梯形翼。梯形翼採用後緣前掠有較小的相對厚度、較大機翼面積、較低翼載荷以及較高的結構強度等特點。實驗得出,中等後掠角的梯形薄翼、大根梢比能夠滿足隱身、超聲速與機動性的要求。不過蘇-57戰機這種機翼存在較小的展弦比,存在改善亞聲速巡航經濟性與起降性的不利影響。

這麼漂亮的五代機怎麼就服役不了了?俄羅斯專家無奈搖頭

如果說超音速機動性能不佳是蘇-57的“死穴”,那麼強調敏捷性,適度隱身(也就是相對殲-20和F-22隱身能力不佳)簡直就是命門了,不過,俄羅斯研製蘇-57認為,考慮到未來的作戰對象,俄羅斯空天軍的五代機不一定像美國那樣強調隱身性,而是在自身適度隱身的情況下強調敏捷性,畢竟俄羅斯人認為,俄羅斯5代機未來可能的作戰對象——制空戰鬥機的反隱身探測能力不如防空系統。軍事專家告訴記者,蘇-57戰鬥機的設計思路是利用敏捷性抵消對方的隱身性。俄羅斯人的邏輯是,如果依靠自己的敏捷性躲過了對方的導彈,那麼也就相當於抵消對方一部分的隱身能力,畢竟使用超視距空空導彈作戰時,需要在一定距離內跟蹤住目標,並且還可能需要中制導,這樣隱身戰鬥機就因為和蘇-57距離接近而被發現,不過,這種理論實際上已經被我國和美方研製更加隱身的六代機思路所擊碎。沒有全向隱身能力,拿什麼和六代機抗衡,何況五代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