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就繪畫水平來說,徐悲鴻和齊白石,誰更勝一籌?

藝萃


徐悲鴻和齊白石處於相同的時代,但是,兩人的藝術風格大不相同,也不能相提並論,更不能夠比誰高誰低,只能說兩位都是當代美術界的泰山北斗,各有千秋。



齊白石是雕花木匠出身,因為自幼喜歡畫畫,在業餘時間臨摹了大量古畫,打下了很好的傳統基礎,他成為專業畫家與北京的陳師曾很有關係,當時陳師曾在北京很有名,齊白石到北京發展,不知從何下手,與陳師曾相遇得到賞識,把他的作品推薦給北京的主流畫家群,使齊白石有了一定的名氣,加上他自身的努力,很快成名,但是齊白石真正成為大師是與徐悲鴻分不開的,當時在以徐悲鴻為校長的北平美術專科學校特聘齊白石為國畫系客座教授,這讓齊白石的名聲大振,齊白石也十分感激徐悲鴻的知遇之恩,兩人成了忘年之交,惺惺相惜的藝術家。


徐悲鴻是中國新美術教育體系的奠基人,他早年有留洋的經歷,對西洋美術有很深的理解,他在留洋之前也是學國畫的,也有很深的造詣,這樣的經歷讓他對新美術教育有著與眾不同理解,他把西洋畫中的一些有益的元素融入中國畫的創作中,給當時比較頹靡的中國畫壇注入了一針興奮劑,讓新美術有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發展方向,在這一點上,他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雖然現在有人詬病徐悲鴻教育體系,認為這個體系禁錮了思想,但是這個體系的積極意義還是不容置疑的。徐悲鴻在創作上也有不凡的表現,他的代表作《愚公移山》《徯我後》《田橫五百士》《九方皋》《群奔馬》等作品在近代美術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還有他的彩墨畫也創造了中西結合的新畫種,對現代中國繪畫技法的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



齊白石是當代中國畫的代表人物,他的大寫意花鳥畫創造了新文人畫的高峰,簡潔中富有變化,加上他有較深的書法篆刻功底,這對他國畫作品的藝術水準有很大的提高。他對自然的觀察很仔細,很多世俗的東西也能入畫,比如他畫過農具,畫過拖把笤帚,這是別的畫家想都不敢想的,他為了畫蝦,自己養了很多蝦,天天觀察,終於把蝦畫活了。他喜歡畫工筆草蟲,這也是仔細觀察的結果,這也成就了他的一個經典畫種,就是工筆草蟲加大寫意花卉,兩種風格溶於一體,效果絕妙。解放後齊白石被譽為人民藝術家我也是對他在中國畫事業上的貢獻的最大肯定。



徐悲鴻和齊白石作為當代中國美術界的兩座豐碑,對中國當代美術的貢獻是很大的,他們之間是不能相比的 因為他們都是大師中的大師,都是真正的偉大藝術家。


鄞粵強


說到徐悲鴻和齊白石,不得不提的就是二人的關係。

徐悲鴻早年離家遠遊,便開始小有名氣,後拜康有為師傅,與妻子一起出國深造,西學東漸,回國後名氣更大,一直在大學執教。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改良中國畫的先驅者,是現代寫實主義的大師。


徐悲鴻在執教期間,曾聽聞齊白石傳統畫非常好,於是三顧茅廬邀請齊白石去大學執教,當時齊白石小有名氣,但是不背主流認可,看到徐悲鴻三次邀請,被其誠意打動,引為知音。後來,徐悲鴻幫助齊白石出畫集,使得齊白石名氣更大了。徐悲鴻因此也被當時的“主流”唾棄過,這讓齊白石更加感動。後來徐悲鴻去世,齊白石被瞞了一年,知道此事後,齊白石以九十高齡,不顧旁人勸阻給徐悲鴻磕了三個頭。


齊白石被稱為“人民藝術家”,畫作非常傳統,但是有及其接地氣,所以這種風格在當時並不受推崇,直到建國後被毛爺爺周爺爺推崇,才是真正聲名鵲起。


二人是不一樣的風格,在繪畫水平上也沒法比較,如科班會覺得徐悲鴻水平更高,畢竟在理論上是更專業的,更符合學術的,雖然徐悲鴻只活了58歲,齊白石六十才開始衰年變法。

但是齊白石在自己接地氣的傳統道路上,也到了一種極高的思想境界筆墨境界,並不是徐悲鴻等人能企及的,所以二人無法直接比較,需要有一個條件才可以。

這個問題就好比問,黃庭堅米芾誰更厲害?

各有千秋而已,在不同的前提下會有不同的答案。


名師巨典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首先要明白這一點:筆墨是中國畫的靈魂,書法是中國畫的骨架,造型只是中國畫的服飾,服飾再漂亮,只是美麗了外表,並不提升內在品質的高貴。

徐悲鴻國畫《愚公移山》

我們在梳理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時,徐悲鴻和齊白石是兩位無法忽視的大畫家,他們都建立了自身的繪畫形態,為近現代美術史做出了卓越貢獻。時至今日,他們都有很多粉絲,許多畫家也不斷從他們的繪畫形式和藝術思想中吸收營養,拓展著自身的繪畫語言。

徐悲鴻國畫《奔馬》

徐悲鴻學貫中西,西為中用,把西方現代繪畫理念引入國內,給20世紀初期死氣沉沉的中國畫注入了許多活力,直接創造了一種新畫法,為中國畫變法提供了一個方向和經驗。從這一點來看,徐悲鴻對中國畫的貢獻不可謂不小。

徐悲鴻國畫《東方神女》

同時,徐悲鴻長期執教在國立中央大學,北平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高校,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和創造出了一整套繪畫方面的教學體系,並培養了許多藝術人才。可以說,徐悲鴻是國內學院派教學體系的奠基人,在美術教育層面,徐悲鴻勞苦功高,絕對稱得上國內第一人。

徐悲鴻油畫·憑桌

在繪畫創作上,徐悲鴻對中國畫的本質認識出現了偏差,太過於追求造型的完整和精準,而忽略了筆墨精神,這讓他筆下的國畫總缺少了一些內涵,喪失了國畫的本色,變得有些不倫不類,怎麼看都看不到筆情墨趣的獨特審美。

因此,單比國畫水平,齊白石要甩出徐悲鴻很多條街。

齊白石國畫·螃蟹

齊白石詩書畫印樣樣精通,他的國畫創作理念是植根在傳統的民族文化土壤中進行的。在一生的繪畫探索中,齊白石不但試驗過筆墨的表現力度和深度,以此來構建作品的氣韻。試驗過以篆書筆意入畫,擴充繪畫作品的金石味,把國畫朝著雅緻一面推進,雖然在這方面他沒有吳昌碩做得那樣徹底。

齊白石國畫·採菊圖

齊白石還試驗過色彩跟筆墨的相互融合,讓畫面看著既亮麗鮮豔又不缺乏活潑生動,這是他對繪畫進行世俗性的嘗試。並且,他非常重視寫生,重視從身邊生活中提取表現元素,在構圖上更是精益求精,以化繁為簡為標準,目的是為了給畫面留出詩意的想象空間,由觀者來完成再創造。

齊白石中堂·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

所有這些,在齊白石晚年,80歲之後時,已經被他掌握得爐火純青,創造了中國畫的新紀元。可以說,齊白石是20世紀中國畫頂尖大師之一。在國畫水平上,徐悲鴻距離齊白石差得太遠。


鴻鵠迎罡


對於徐悲鴻大師的藝術,幾十年前從廖靜女士的回憶錄中有所瞭解,徐悲鴻先生是一位愛國畫家,不但藝術功力深厚,在民族處在苦難的歲月,毅然回國,為抗戰奔四方,並對中國美術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可以說,齊白石大師如果沒有遇到徐悲鴻,世界就沒有齊白石大師,齊白石永遠是不被人知的小木匠。




徐悲鴻大師與齊白石大師,亦師亦友,徐悲鴻的國畫得益於齊白石的國畫筆法。徐悲鴻大師留學法國七年之久,學習西方油畫技術,回國後籌備併成立了中央美術學院,認識齊白石大師後,對齊白石的畫作及筆法無比崇拜,並聘請齊白石大師到中央美術學院任教,齊白石大師是地道的民間國畫大師出身。








在中國畫創作上,齊白石大師是徐悲鴻的老師,但構圖畫面處理上,徐悲鴻又是齊白石的老師,二位大師年齡差距幾十歲,徐悲鴻尊齊白石為“齊老”。


二位大師的關係外人是分不清的,在美術作品上,徐悲鴻大師因博學,素描基礎紮實,留學期間,對西方油畫臨摹,創作上對大的場景設計,人物,景物構圖,故事情節把握上,齊白石的國畫藝術是遠遠不如,也無法可比,中國畫的傳統技法與西方油畫走的是不同的藝術道路。中國傳統國畫藝術,講究的是筆法和用墨技法,不論是繪畫使用工具,材料,還是基礎訓練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前面己經說了,徐悲鴻大師的國畫筆法,得益於齊白石的傳統技法,所以應該說,兩位大師的畫技各有所長。



我知道齊白石大師善畫魚蟲類小巧的寫意國畫,也善於精細如生的描繪,他筆下的蟬,活靈活現,筆法無與論比。徐悲鴻大師善畫寫意的馬,創作了巨量的以馬為題的國畫,其實徐悲鴻大師是博學多長的油畫家,他創作的油畫《愚公移山》,等作品,堪稱鉅作藝術品,他的國畫巜萬馬奔騰》等更具有宣傳作用,他的美術作品,具有愛國情懷,不論是枝術,思想,貢獻上,還是技法技術上,徐悲鴻大師都高於齊白石大師,只可惜徐悲鴻大師英年早逝呀。


曾憲全110401818


就這麼說!徐悲鴻在當時爭議是最大的,很多人質疑我們中國國畫為我們的國粹世界獨有為何要像西方學習?中國傳統中的繪畫在於筆法,“雅”的理想否定了“俗”,“含蓄”否定了“暴露”,“拙”否定了“巧”。還有,以“古人之筆意”否定了“新意”,並推崇古人的筆法和理想,所以在乾隆時期不管是書法還是繪畫都像古人學習,形成了尚古的風範,繪畫還是繼承了文人畫派,清末吳昌碩以書法入畫,形成了文人畫派最後的高峰,齊白石60歲以後的畫面就是受吳昌碩的影響,才有了後來的巔峰,所以齊白石是文人畫派的傳承人後又推向高峰,徐悲鴻主要受西方影響比較多,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以素描為基礎,造型能力比較好,畫什麼像什麼,但是其筆墨書法還是比齊白石要差很多算不上頂尖,所以我們評論一個文人,詩書畫印來說我給兩人打過分,齊白石 詩8分 書9.分 畫9.5分 印9.5分 徐悲鴻 詩8分 書8分 畫9分 印7.5分


唐肆爺


齊畫如漢玉,徐藝似寶石,

齊徐雙雄! (江西熊國昭)


手機用戶滴水


我認為齊白石的藝術水平要高於徐悲鴻。因為中國畫好比天,那西方油畫就是地,中國畫畫靈魂,西方油畫畫骨肉,中國畫追求的是內在靈魂的東西,西畫注重追求外表形象的東西,一個是內,一個是外,內難外易。另外兩個人人生經歷不同,徐悲鴻主學西畫,並且在國內從事美術教育事業,辛勤刻苦,鞠躬盡瘁。齊白石為中國畫大師在探根尋源,發展創新耗盡畢生心血。齊白石精詩詞書畫篆刻,徐悲鴻精素描油畫。兩人各種千秋,總的來說齊才藝要比徐高深一些。




渭耷碩石


齊大師他所畫更具水墨高境界意象.徐大師有西方油畫平塗與素描技法融合中國畫只說具象.在意境中齊大師更高.如徐的馬有西方透視學有骨感.這一點卻融合的非常好.如徐的鷹頭很具象而翅就如落水的鳳凰不如雞.找不到墨染飛白的感覺.不過齊與徐都是劃時代大師.這本不是我們能評論的,這是對大師的不恭敬.把自己託高託大.會弄皮無完膚.


無為59896387


應該是徐好些,齊的畫不懂者看不懂,有一件事是很悲催的,當年大千先生去了臺灣,傳言也叫過吳湖帆先生,其二者結果想必大家瞭解,如硬將徐,白二者對比,可以參考大千和湖帆,還用再解說嗎?就畫而言,徐更進步些,精神更見骨些,白,老滑頭,個人見解,見涼一二


dtujk123


悲鴻先生,由於早年留學經歷,無論素描,油畫,水墨丹青,中西合璧,用筆用色,透視比例骨骼拿捏等都有獨到之處,更講究色調及光線,用筆柔和而不失筋骨,其代表作作品《群馬》就可見一斑!

白石老人,傳統畫風,因早年經歷,型在手中,神在筆中,意在心中,胸有風骨,而且一生遇貴人,老來得子,福氣飽滿!

如果論繪畫水平,各有千秋。重要的是,兩位前輩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都做出了無比巨大的傑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