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通过数据看三只松鼠

最近三只松鼠炒的热热闹闹,这几天又听说中国比较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被证监会重罚440万,证监会的各种严查,是不是预示着很多规则将要发生变化?

这几年,不论是税务还是上市,越来越趋严,很多传统的做法可能会失效,在这个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时代,财务的很多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产品或服务的更新换代频率加快,让企业对财务的需求从业务的后端开始向前端转移;竞争的加剧,让企业不得不关注管理效率,逐步开始对管理会计业务有了需求。

作为普通的一直处于业务后端的财务人员,转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家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同业务也不同,财务跨专业去了解业务,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这个过程中,学会数据的分析,可能会让我们少走点弯路。

在这里,尝试通过一些公众公司的公开数据来分析一下企业的经营,不一定很有道理,但可能可以打开一些思路,现在我们以三只松鼠为例来尝试着分析一下。

通过三只松鼠的《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这是一家有自己品牌的电商,销售额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都是翻倍增长,按照数据的趋势来看,2017年的销售额也可能会比2016年翻倍增长,但通过员工人数来看2017年销售额翻倍的可能性不太大(2015年1900左右员工,2016年3000左右员工,2017年上半年3200左右员工),所有的业绩都是需要人来完成的,虽然企业到一定规模以后人数的增长不会和销售额同比增长,但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每天的销售单量大概是125万单,销售人员1900人左右,每人每日销售单量是650单,每单的平均销售单价大概在11元左右。2016年人均毛利额在45万左右,相比其他国内企业来说,这样的人效还是不错的。

2014年的平均销售单价是65元/kg,2015年是75元/kg,2016年是87元/kg,2017年是89元/kg,可以看出,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销售额增长已经很有限了。比如坚果类销量比较大的碧根果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是83元/kg,线下的零售价大概是100元左右/kg。线上销售的价格如果和线下一样,那是很没有竞争力的,所以销售单价不太可能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作为食品行业来说,价格和质量是吸引顾客的最关键的两项指标,价格和流量有关,质量和顾客粘性有关。价格可以立竿见影,而质量却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这家公司是偏贸易的电商,自己并不生产,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96%以上,成本结构不符合生产型企业特性。固定资产中的生产设备4000万左右,主要是自动分拣机、包装机等包装设备,没有看到生产设备和质量检验设备,正常来说,即便是代工产品,在采购入库的环节也是要有检验的,特别是食品。竞争对手洽洽食品固定资产中的生产设备近5亿,有自己的生产基地,2016年的销售额35亿左右,低于三只松鼠的44亿销售额。

比如碧根果从原材料到半成品需要经过烘焙,包装过程中容易产生微生物超标现象等,《招股说明书》中的生产设备中并无烘焙设备也未看到包装后的检测设备,细节中可以反映出企业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公司高管中专业背景以自动化、电子工程、计算机、贸易、法务等为主,有一位高管是是生物技术专业,但从业经历以销售为重,高管中无食品方面的技术专业人才,高管成员偏重销售和互联网技术。在越来重视食品质量的今天,单靠贸易很难持续,品牌需要质量的支撑。

毛利率30%左右,对于纯贸易的电商来说,这个毛利率基本符合实际(生产商也需要有一定的毛利空间)。2017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中推广费和平台费占销售额的4%左右,电商的平台费至少占销售额的5%,是不是规模较大的商家可以获得一定的折扣?但推广费加平台费还低于5%是有点说不过去。所以说2017年上半年净利率8%可能要打个问号?

三只松鼠2016年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900万左右(销售额44亿左右),竞争对手洽洽食品(股票代码002557)2016年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在2500万左右(销售额35亿左右,生产销售一体化,毛利率高于三只松鼠)。可能是三只松鼠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提前备货的增量比较大,有较多的进项税可以抵扣;也可能是提前购货提前拿到进项税票。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占实际交纳的增值税税额的10%,通过这个数据可以推算出企业实际交纳的增值税额。

通过以上的数据基本可以判断出三只松鼠的经营情况以及未来的可持续性。以销售起家的企业,如果缺乏核心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吃力,这是大趋势和自然经济规律所致,不哪个人或哪家企业能主观决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