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上機數控成功過會 採銷數據疑點仍存

紅刊財經 胡振明

上機數控雖然成功過會,但深入研究其招股書,《紅週刊》記者發現該公司報告期內(2015年至2017年)不僅營收與應收賬款之間的財務勾稽關係異常、採購方面數據得不到相關數據的支持,且採購、存貨與成本之間的大額差異還直接指向公司大幅增長的毛利率是存在疑點的。

9月4日,主要從事精密機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無錫上機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機數控”)的IPO首發申請獲得證監會發審會通過,擬在上交所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3150萬股新股,募資約9億元。

二次上會終獲批值得慶賀,但《紅週刊》記者在梳理上機數控招股書時發現,招股書中仍有諸多問題需要企業進一步解釋,如報告期內(2015年至2017年)營收與應收賬款之間的財務勾稽關係異常、採購方面數據得不到相關數據的支持,且採購、存貨與成本之間的大額差異還直接指向了該公司大幅增長的毛利率是存在一定疑點的。

上機數控成功過會 採銷數據疑點仍存

可疑的應收賬款

招股書披露,上機數控2017年不僅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2.77%、淨利潤同比增長270.10%,且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也同期出現暴增,與2016年債權只有5591.47萬元相比,2017年的兩項應收款項合計金額高達30887.59萬元,同比增長了452.41%。應收款項的增長率遠遠高於營業收入增長率的數據表現,讓人懷疑該公司為了達到上市目的,有刻意通過放寬商業信用政策來刺激收入增長的嫌疑。

而在債權同比大幅增長452.41%的同時,還可看到上機數控2017年2565.61萬元的壞賬準備也較2016年的1411.81萬元新增了1153.80萬元,同比增幅達81.7%,僅從數據增長率來看,上機數控的壞賬準備並沒有隨著應收款項的大幅增加而出現同步增加,如此結果很可能會導致企業出現因壞賬估計不足而未能真實反映利潤水平的情況。更為重要的是,上機數控招股書所披露的大幅增長的應收款項數據很可能也是不真實的,因為它與營業收入、現金流數據之間的勾稽關係是存在明顯異常的。

招股書披露,上機數控2017年營業收入達到了63302.53萬元(如表1),考慮17%增值稅銷項稅額影響,其含稅營業收入達到了74063.96萬元。同期,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34539.36萬元,不到含稅營業收入的一半。這就意味著,兩項數據相互勾稽後,還有39524.60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並未收到現金,從財務處理角度講,理論上這將會體現為當年新增的應收款項或有相應金額預收款項減少,大多數情況下,是兩者兼而有之。

上機數控成功過會 採銷數據疑點仍存

資產負債表中,上機數控2017年年末應收款項有14229.11萬元、應收票據有16658.47萬元,壞賬準備為2565.61萬元,三項合計值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合計金額新增了26449.91萬元。顯然,這一金額與39524.60萬元理論新增值相比相差了13074.68萬元。那麼,這一相差的數據會不會是預收款項出現了相應金額的減少呢?

事實上,招股書披露的上機數控2017年的預收款項不但沒有出現減少,反而出現了大幅增加。數據顯示,當年年末24374.38萬元餘額相比上一年年末餘額新增了18877.82萬元。

綜合上述,上機數控在2017年有高達31952.50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既沒有收到現金,也沒有形成相應的應收、預收款項增減變化,如此結果,讓人不能不對其大幅增長的應收款項的可信度產生懷疑。

其實,除了2017年出現超過3億元含稅營業收入與應收款項等數據無法勾稽外,其2016年同樣也出現了超過億元的差異:2016年,上機數控含稅營業收入為34809.86萬元,考慮預收款項影響後,其現金流量為20958.92萬元,理論上,應收款項應該新增13850.94萬元才合理,可實際上,2016年的應收款項(含壞賬準備)只新增了486.45萬元,其中的差異顯然也是非常明顯的。

基礎不牢的採購數據

招股書披露,上機數控主要採購的原材料包括鑄件(生鐵)、導軌、絲桿、主軸、數控系統和伺服驅動系統等,報告期內均有超過億元的採購規模,然而通過數據間勾稽可發現,上機數控的採購並沒有合理的數據基礎。

2017年,上機數控向前五名供應商的採購金額為22909.60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57.07%(如表2),由此可合理測算出當年的採購總額應為40142.98萬元,再考慮17%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影響,則含稅採購總額達到了46967.29萬元,從財務勾稽角度看,這一含稅採購總額在財務報表上將對應著相同規模的現金流量和應付款項等經營性債務。

上機數控成功過會 採銷數據疑點仍存

在上機數控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13278.84萬元,考慮到當年還有237.31萬元預付款項的減少,2017年真實用於採購所支付的現金只有13516.16萬元。以之與46967.29萬元含稅採購勾稽,意味著將有33451.13萬元的含稅採購金額未支付現金,理論上是需要形成相應債務記入資產負債表中,體現為新增債務。

事實上,在資產負債表中,上機數控2017年沒有應付票據,只有10030.62萬元的應付賬款,這與上一年的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合計金額相比,僅新增了3933.81萬元,遠遠小於理論新增值,如此就意味著公司還存在29517.33萬元的含稅採購金額既沒有被支付現金,也沒有導致債務新增現象。

相比2017年,2016年的採購規模要小得多,根據這年向前五名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及其佔採購總額的比例可推算出,2016年採購總額達到了16081.98萬元,在考慮17%增值稅進項稅額影響後,含稅採購總額達到了18815.92萬元,不到2017年的一半。

然而,也就在這樣規模的含稅採購總額之下,其用於採購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卻只有7150.80萬元,同期應付款項也減少了29.99萬元,兩項合計金額與含稅採購總購勾稽,同樣有高達11695.11萬元的含稅採購金額不知是如何獲得的。

在上機數控應付款項中,應付賬款佔大多數而應付票據只有少量,可見應付賬款是其經營性債務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同時,應付賬款所含的應付工程及設備款項也比較少,絕大多數都是經營性採購款項(如表2),再考慮到上機數控的報告期內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等長期資產並沒有明顯的增加,其增減情況與同期“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它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大致相當,因此可以合理推測,長期資產的構建並沒有對上述採購相關數據形成較大影響的。

毛利率增長異於同行業公司表現

報告期內,上機數控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9.65%、34.23%和47.64%,毛利率出現了持續大幅增長,對此現象,招股書解釋稱:2015年至2017年期間產品綜合毛利率的增長,主要是由於毛利率較高的高硬脆材料專用加工設備佔銷售的比重上升所致。對此解釋,《紅週刊》記者發現,上機數控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情況相比仍顯得“特立獨行”。

招股書披露,同比的已上市幾家同行業公司的“高硬脆材料專用設備”毛利率平均值在報告期內出現了先升後降的波動趨勢,波動範圍在40%~49%之間(如表3),而上機數控的同類產品毛利率卻在報告期出現持續大幅提升,其中“光伏專用設備”毛利率從31.17%提升到49.38%,而“藍寶石專用設備”毛利率也從35.92%提升至39.87%。

上機數控成功過會 採銷數據疑點仍存

作為營業收入規模為幾億元的“後來者”,上機數控的毛利率不但在報告期出現大幅提升,並且最終還反超已成氣候的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如此情況,拋開產品價格不說,僅就上機數控的成本管理及控制水平而言,應該是高於已上市企業的。

可實際上,《紅週刊》記者對上機數控主營業務成本做進一步分析之後發現,其招股書所披露的主營成本數據可信度並不高,與一般情況下的財務數據勾稽結果差異較大。

例如,在2017年的主營業務成本之中,其各產品的材料成本合計為29570.48萬元,佔主營成本的90.38%(如表3),而根據其向前五名供應商的採購金額22909.60萬元及其佔採購總額比例57.07%可推算出,當年的採購總額為40142.98萬元。將材料成本與採購總額做對比,可知有10572.50萬元採購並未結轉為主營成本,理論上這應該是由於未完成產銷過程而體現為存貨相應組成部分的新增才合理。

在2017年年末的存貨構成之中,原材料金額有5983.46萬元,另外原材料的跌價準備金額為556.27萬元,兩項合計金額與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合計金額相比,新增了1626.44萬元,相當於上述差額10572.50萬元的較少一部分。如此結果是否意味著餘下的8946.06萬元採購額從理論上都體現為存貨之中的自制半成品、在產品、產生品和發出商品的原材料成本呢?

從存貨構成數據來看,當年自制半成品、在產品、產生品和發出商品的金額分別是561.39萬元、4519.50萬元、1007.40萬元和12667.74萬元,同時除了自制半成品未計提跌價準備,其餘三類存貨的跌價準備有102.75萬元。

綜合起來,四類存貨及跌價準備合計金額達到了18858.78萬元,和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的合計金額相比,整體上僅新增了6534萬元,這樣看來並沒有體現出採購與原材料成本、原材料存貨之間差額在存貨之中的增加。由於招股書並沒有具體披露存貨的原材料成本構成,考慮到其中大多數都是產成品及發出商品,其成本結構應該跟主營業務成本相近,因此,以原材料成本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90.38%測算,那麼四類產品存貨的新增6534萬元金額之中,只包含了5905.43萬元原材料成本,這與理論值8946.06萬元相比,意味著有3040.63萬元的採購既沒有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之中,也沒有體現為存貨相關構成部分的增加。

同樣邏輯分析2016年情況,可以看到2016年的採購總額16081.98萬元與主營業務成本的原材料成本16556.88萬元之間相差了474.90萬元,如此結果理論應該體現為存貨相應構成部分略有減少。

可實際上,上機數控2016年存貨之中的原材料減少了2109.22萬元,而自制半成品、在產品、產成品和發出商品以及相關跌價準備合計,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金額合計金額增加了838.38萬元,以原材料佔主營成本的比例測算出其中的原材料成本只有727.29萬元。綜合存貨情況,原材料及各類存貨的原材料成本,合計減少了1381.93萬元,顯然這與上述400多萬元的差額相差了907.03萬元。

連續兩年的採購與成本、存貨之間都出現大額差額,有數千萬元採購竟然不知道去向,如此結果實在讓人難以採信招股書所披露的營業成本、存貨成本的真實性,而公司脫離整體行業環境而大幅增長的毛利率也就很值得讓人懷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