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楊清旺)700年前,坐落於祖國西南邊境的孟連宣撫司署擔起了守土固邊的重責。如今,作為民族歷史博物館及民族團結教育基地的宣撫司署繼續發揮著“凝心聚力促和諧,團結進步共發展”的重任。

68年前,傣族老人刀正昌與各兄弟民族代表在北京與毛澤東主席握手時,把“民族團結的種子”帶到了普洱,見證了300餘名各族代表在寧洱紅場歃血為盟、立碑銘誓,許下:“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鬥”的鏗鏘誓言,立下了“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9月5日至6日,由雲南省民族宗教委主辦的“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採訪雲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暨改革開放40週年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媒體採訪團的各位記者,深入到孟連邊境山區的少數民族村寨採訪,看到各民族同胞手牽手載歌載舞,勾勒出不同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畫卷。這是孟連縣把助推“賓弄賽嗨”族際團結互助機制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開花結果的喜人景象。

凝心聚力固根基 “賓弄賽嗨”促振興

“我們以前不會種咖啡,在‘賽嗨’戶的勸說和幫助下,種上了12畝咖啡。” 拉祜族張扎托夫妻倆帶著3歲的女兒在傣族“賽嗨”依晃家中,張扎託和依晃喝著酒,談笑著。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我們和‘賽嗨’的關係就像這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甜蜜。”依晃露出笑容,他們認識很長時間了,是從爺爺輩傳下來的關係,他們是第三代“賓弄賽嗨”。

“賓弄賽嗨”系孟連傣語,“賓弄”意為親戚,“賽嗨”意為朋友,特指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傣族與周邊其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結交的“沒有血緣但像親戚一樣的朋友”關係。山上缺糧食、物資找壩子,壩區缺草料、燒柴找山上,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山區與壩區物資互補、生產互幫、生活互助、相互依存的基本模式。“賓弄賽嗨”族際團結互助機制是孟連縣各族群眾傳統的互助典型模式之一。景信鄉回俄村景信一二組是“賓弄賽嗨”的發源地,採訪團的各位記者在這裡見到了“賓弄賽嗨”的生動畫面。

回俄村党支書巖相是個愛交朋友的熱心人,他家有“賓弄賽嗨”10戶。其中,拉祜族5戶,是上世紀50年代結下的;佤族1戶,是上世紀60年代結下的;漢族4戶,是最近四五年新結的。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在‘包乾到戶’以前,家裡缺糧,曾向班艾小組的佤族‘賓弄賽嗨’借糧;撒拉科大小寨的拉祜族‘賓弄賽嗨’常幫我家養牛,農忙時節也會來幫忙,如摘咖啡、打穀子;‘包乾到戶’以後,拉祜族、佤族‘賓弄賽嗨’多向我家借錢、借糧。”說起與各“賓弄賽嗨”的交往過程,巖相滿臉笑容,“農忙時互幫、本民族節日互請、家庭喜慶大事互邀,我們來往頻繁,關係一直很好。一同攜手走出了貧苦日子的陰影,過上了幸福甜蜜的新生活。”

“政府搭臺,百姓唱戲,情感聯繫,社會受益”在孟連這樣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各族群眾之間的關係,無疑是“群群”關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縣委、縣政府的助推下,“生產互幫、生活互助、經濟互通、文化互融、和諧共處”的五大締結因素的“賓弄賽嗨”讓各族群眾不僅在生活中多了親情,在脫貧致富路上更有了幫手。

“過去生活艱苦互幫互助,如今日子好過了也要一起奔小康”。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孟連縣民間沿襲傳承的“賓弄賽嗨”跨民族的互助機制,正釋放出民族團結助推脫貧攻堅的生機活力。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整合資源拓渠道 扶貧幫弱有力度

從山腰到山腳,從“地質災害隱患村寨”到“生態、宜居、宜業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從貧困到富裕——在孟連縣唯一傍水而建的拉祜寨子——娜允鎮娜允村賀雅一組,拉祜族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甜蜜。他們把好生活唱在歌裡,把黨的恩情銘記心中。

賀雅一組的拉祜族群眾原來大多數是住在半山區,多數人家是茅草房。村裡的道路也全是泥巴路,村裡也沒有產業,時常受到地質災害的威脅。”

“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2012年,娜允鎮黨委、政府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結合農村“七改三清”專項整治活動,整合民族團結示範村、興邊富民、特色村寨、易地搬遷、生態移民、農村危房改造等多個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打造“生態、宜居、宜業”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2015年,40幢設施功能齊全、寬敞漂亮的拉祜族特色民居拔地而起,以前住在山上的拉祜族群眾高高興興搬進了山下的新居。改變了原“人畜同院”,甚至“人臥牛上,禽棲枕邊”的惡劣環境。

“搬到新房子比以前好太多了,不用再去山上找吃的,輕鬆多了,現在住著兩層80平米的房子,也乾淨多了。”村小組長鐵進發告訴記者,60平米的安居房造價7.9萬元,農戶不用出一分錢就可以入住,大於60平米的自己補多餘的部分,40戶村民相當滿意。

“現在基礎好了,有這麼好的環境,加上拉祜族風情濃郁,還位於‘娜允神魚文化節’的核心區,具備著發展旅遊的先天條件,這裡現在旅遊的發展已經起步。”孟連縣民族宗教局局長李建梅說。

目前,賀雅一組一共開辦2家民族傳統美食餐飲店,2家綜合服務商家,發展6戶肉牛養殖戶,組織了50餘人的文藝隊,村裡之前外出務工人員陸續回到了村裡發展,村民的人均純收入由2012年的100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8000多元。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雖然在外界看來,賀雅一組這個拉祜村子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我作為見證了它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歷程的人,還是為它今天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非常欣慰。” 娜允村黨總支書記郭貴發出這樣的感嘆,言語間,是滿滿的“獲得感”。

“我們把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於扶貧攻堅相結合,長期以來,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彙集起了磅礴的力量。”普洱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長李松泉說,通過整合資源,把力往一處使,打造亮點,形成“一點帶面”的示範效應。以“小資金”撬動脫貧攻堅“大槓桿”,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集中力量為少數民族、民族地區辦好事、辦實事,讓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共享改革開放及民族團結示範區建設成果。”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擼起袖子幹 奮力譜寫新篇章

在全國上下進入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孟連縣把助推“賓弄賽嗨”族際團結互助機制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全力確保“小康路上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力爭在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邊疆繁榮穩定開放三個方面實現新跨越。

“手把手”、“心連心”、“親串親”、“情繫情”,各族群眾不等不靠,苦幹實幹,以點帶面,互促共進,孟連全縣上下形成了以先進帶動後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的生動局面。“改革開放40年來,孟連縣與全國各地一樣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獲得長足發展,從茅草房到磚瓦房再到兩層小樓,村村寨寨通路、通水、通電,一幅幅邊疆發展的新圖景展現在人們面前,各族人民每天載歌載舞感謝美好新生活,感恩共產黨。” 孟連副縣長張建偉說,尤其是2015年以來,孟連縣各族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精準施策,精準發力,攻堅克難,向貧困宣戰。


孟連縣:播種民族團結種子 共享跨越發展成果

一項項扶貧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被基層群眾所知曉、理解和主動執行,變成脫貧致富行動,貧困人口數從2013年的6310戶21373減少到2018年8月底3692戶12254人,減貧成效明顯、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隨著瀾阿二級公路一期建成通車、瀾滄景邁機場通航,孟連和世界的時空距離正在縮小。

當前,孟連縣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孟連全縣各族幹部群眾正擼起袖子幹,奮力譜寫2018年脫貧摘帽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