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都說借酒消愁,那借茶能夠幹嘛呢?

和西方的思維邏輯不同,華夏文明似乎更加傾向於效法自然、天人合一。一盞茶湯,三生因果。剎那間,茶人與茶湯便合二為一,無有彼此。

以往曾遊歷潮汕美景,所見民眾以茶為伴,處處有茶,和其他地方不同,這裡沿襲著最原始、最本真的工夫茶,以至對工夫茶心生嚮往。這次在深圳詹兄茶室有幸品鑑傳統工夫茶,算得上人生一大幸事了。

都說借酒消愁,那借茶能夠幹嘛呢?

茶室一角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可就是這人和,在當下紛擾的紅塵之中最為難得。人和,乃人心和、人身和、身心和。師傅的技藝,怕是早已到了以道御術的境界。這樣的茶湯,細細品來,人間百味,苦楚悲歡,應有盡有。

禪茶一味。自佛教傳入中土以來,茶與禪便有了千絲萬縷、妙不可言的關聯。從道法處解其意趣,自然少不了水之性德:處下、不爭、利萬物;從禪機裡尋其本來,想必撇不開茶之始末:清淨、自省、最究竟。

都說借酒消愁,那借茶能夠幹嘛呢?

一壺一杯

常與友人席地而坐,些許世間雜談,一個下午的光陰,如此便悄然溜走。輕鬆釋然,緘默自省,不覺之間,偶有感悟。

最是難得自在天,禪茶一味半日閒;

盛盞邀君九萬里,茗色芬芳有妙玄。

潮汕人的茶,是情思、是記憶、是赤子之心。何故如此?一杯工夫茶,拳拳赤子心。除了地域文化留存之外,工夫茶文化更是潮汕敬祖睦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新春佳節,潮汕人的清明節也是車水馬龍,出門在外的遊子,大家朝著家的方向,確切的說是朝著根的方向,緩緩前行……

詩人李曙光曾高聲詠唱:“淳樸的鄉親捧起你/捧起對生活的誠摯和熱愛/海外的赤子捧起你/捧起對故鄉纏綿的眷戀/一杯工夫茶,是一闕古老的歌謠。”是啊,不管身在何方,故鄉始終都在這一盞芬芳的茶湯之中,從未遠去。這是潮汕人的故事,更是茶人們的故事,始終演繹,從未遠去。

浮生若夢無言對,半晌閒適一壺茶。這是友人親煮的茶湯,這是友人感悟的茶事。茶,就是如此神奇。神奇到你不再感覺到神奇。遠方的客人,不管你此刻是何等的疲憊,一盞茶湯下肚:家,到了。

都說借酒消愁,那借茶能夠幹嘛呢?

夜晚的茶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