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工行陳滿才:金融如何做好“流量”生意

11月19日,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第十四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盛大開啟。在下午的“開放連接,中小金融機構的科技之路”圓桌對話中,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科技部副總經理陳滿才表示,工行今年按照“科技驅動價值”的理念對組織架構做了重大調整,在雄安設立的科技子公司實現科技輸出,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也漸入佳境,實現了“把金融產品穿透於流量企業中。”

工行陈满才:金融如何做好“流量”生意

“工行從以前的‘技術保障’到‘科技引領’,再到‘科技驅動價值’,不僅是口號的變化,也是內在認知的深化。”陳滿才介紹,今年工行整體科技板塊組織架構做了重大調整——合併了產品創新部門和科技部門,在雄安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並且近期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院。目前工行的科技架構為“一部三中心”,包括金融科技部,業務研發中心、軟件開發中心和數據中心這三個中心,科技子公司和金融科技研究院。

“之所以要搞這麼多機構,招納這麼多科技人才,是因為科技已經與業務高度融合,體現價值創造,而不僅僅是保障功能。”陳滿才表示。

至於與第三方科技公司的合作,尤其是有自營金融業務的BATJ等互聯網公司的合作,陳滿才表示工行態度開放,合作大於競爭。比如目前正在與微信錢包合作了銀行儲蓄存款,正在白名單試點階段,推出之後可以在騰訊錢包中進行工行定期儲蓄存款,而且不論一年還是三年,直接就高計息。除此之外,與騰訊合作的“微黃金”,與BAT合作的ETC推廣(比如在百度地圖上推廣ETC,每次打開APP以及經過收費站都會提醒辦工行ETC),以及與華為商城的錢包合作都顯示了,“把我們的金融產品穿透於流量企業中。”

當然也有競爭。陳滿才表示,最為明顯的就是快捷支付。當前快捷支付二分天下,且越來越向寡頭靠攏,銀行雖然份額較低也在支付上創新頗多,這也形成了倒逼機制。更新迭代之後,工行也推出了聚合支付,囊括了微信、支付寶等頭部支付產品,近期月增長率都是百分之幾百,是一個很具有生命力的產品。近期,工行還利用企業端的優勢推出了“E支付”平臺,有些類似於個人的第三方支付產品,但卻是個對公產品,推出之時在市場上“獨一份”,因此很受歡迎。

陳滿才表示工行科技投入在百億之上,至於科技子公司與母行如何協同,他解釋道:目前工行100%控股的科技子公司員工大約200-300人,再加上社招和外援接近500人左右。子公司主要是兩個發展方向:

一是輸出優勢產品給同業,有些金融市場產品比較複雜,比如金融市場的後臺處理,不僅中小銀行需要,有些規模較大的銀行也需要,行業採購需求較多,工行也是近些年才把它變成自研產品。

二是工行本身金融市場交易量很大,自研產品解決本行訴求,安全性更高。

除此之外,工行打造了“融安e信”,結合了國家上百個部門的黑名單為同業提供服務,目前已經有交行、廣發等200家銀行在使用該工具作為風控依據之一,與山東的主要銀行也都一攬子簽約了。企業方面有2萬家也在使用該工具,這是一個很好的金融輸出案例。

“這種產品每家銀行去整合投入很高,也很困難,我們既然做成了,也不是很貴,於是輸出給同業,這是金融科技公司主要的出發點。”陳滿才表示。

另外一個案例是場景生態共建。工行提出建設“生態銀行”,正在逐步佈局,目前API輸出已經達到1000個以上,在一個產品的基本賬戶中整合了融資、支付、結算、理財等系列功能,目前業務量攀升很快。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