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我們中國有一些電影,用“造作”形容也不為過。

何為造作?簡單來講,故弄玄虛,以示其深刻。

比如以下臺詞:

“有些人見三百次都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足夠了”

“只要你想見我,你可以隨時來。可是我想見你,我不能說去就去”

“那你什麼時候回來?大約在冬季”

沒錯,這幾句“疼痛文學”式傷感語錄,來自電影《大約在冬季》。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我無力吐槽,但我還是要吐槽。

肉麻臺詞無數,節奏混亂跳躍,觀眾完全出戲。

兩個平均年齡36的演員,演了一出瓊瑤式狗血劇。用電影的時長,達到了電視劇的效果——其信息量之少,多少矯揉造作都填不滿。

劇本由饒雪漫親自操刀,寫言情小說出身的人寫電影,都有不重視”鏡頭講述“的通病。可好歹人家韓寒在電影裡鋪滿段子,但這部卻鋪滿各種qq空間憂傷非主流文學句子,還反覆用”我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這類爛大街又不好笑的梗。

借用某國產綜藝節目上李成儒的一句評價:

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只能說,可惜了潛力無窮的小戲骨文淇。還有出演他本人的齊秦。

講道理,這個班底本身並不差,演成這樣是鬧哪樣呢?

還好,觀眾都不是傻子。誰糊弄事,誰亂賣情懷,這事看的明明白白。

11月15日院線上映,豆瓣評分5.3,持續走低。

37.7%的觀眾打三星,普遍的也都是罵聲一片。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大約在冬季》在這個冬天是毫無懸念的撲街了。

然而,撲街的只有《大約在冬季》嗎?

還有一大片被汙染了的電影市場。

爛片Vs票房

眾所周知,近年來有一大批“青春疼痛文學”,被二次創作,翻拍成電影,重新登上大眾視野。

像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饒雪漫的《左耳》、《沙漏》,還有《致青春》、《匆匆那年》......諸如此類。

多是一些剛二十多歲就感慨自己青春不在的“文青”們。被感動的點無非就是:相愛了,懷孕了,墮胎了,分手了,步入社會了,於是青春突然就疼痛了。

也不知道疼的是哪門子的青春?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講道理,這都是一些早已被淘汰掉的文學。

可這並不影響各大投資方撈錢。你別說,連票房的影響都不大。

而且,隨著”黑紅“一詞的流行。你會發現,許多眾所周知的”爛片“是越罵越紅。

比如《小時代》、《前任》等,雖然豆瓣評分都基本超不過5分,批評之聲也日益高漲,但它們依舊吹著口哨,輕輕鬆鬆邁過3億、5億票房門檻,甚至有的能達到10億!

相比之下,一些高質量,好口碑的國產電影,比如《十二公民》、《嘉年華》,這類現實題材就是無人問津。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仗著票房高,不少電影即使已經被罵得很慘了,也能拍成系列電影。

這種放棄口碑,自暴自棄的態度,除了勇氣,更多的因為,基本——穩賺不賠

就拿《大約在冬季》來說,上映7天拿下了1.5億票房,更是蟬聯了7日票房冠軍。

主要還是因為這類IP自帶深厚粉絲基礎,不少演員在出演多部同類劇後,甚至成為“專業戶”,由此和原著書粉形成“輿論的二重奏”。

從這方面講,流量明星的“帶劇”能力,同樣給這類文學電影成長的土壤。

另一方面,隨著IP小說改編電影電視劇紅極一時,小說的版權費水漲船高,於是一些資本為了佔據市場份額,便一口氣買完大量根本不適合翻拍的作品。

拍出來爛怎麼辦呢?沒關係,既然必須成功,那麼就要“上手段”——買數據,買票房,買熱搜......

戲拍的不好沒關係,走其他公關渠道,熱度上來了看的人就少不了,那麼資方也就虧不了。

試看今日之市場,竟是誰家之天下?兩個字——流量。

如此,更是惡性循環,將青春文學電影市場攪的一團糟。

所以我們會看到,從2011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火了之後,國內一發不可收拾,什麼人都想來當導演碰碰運氣,混個頭銜。

不可否認的是,有的人是真有這方面天賦。但是有些人只是嘻嘻嘻哈哈地想換個舞臺,換一種聚光燈照在自己身上而已。

這讓我想到,當年馮小剛開闢了賀歲檔市場。重振旗鼓去搞文藝之後,留下的是一片狼藉——重量級人物一走,三教九流、實力參差的導演也都進了賀歲檔。

反觀青春電影市場,亦是如此。

和《甲方乙方》一樣,《那些年》其實是一部挺優質的作品,誰知開了個好頭,全被糟踐完了。本來挺好的一件事,生生給弄得烏煙瘴氣。

難道為了撈錢,就無所欲為嗎?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商業發展Vs心智退化

排除資本操作,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那麼一部分人愛看這種電影。

我曾經試圖找到其中原因,並用”沒有人永遠18歲,但總有人正18歲“來說服我自己。

我錯了。

事實證明,觀眾還是當年那批觀眾,他們並沒有因為長大而放棄”疼痛“。

到了這個程度,你還能說它對觀眾的心智沒有任何損害嗎?

我說不出口,也騙不了自己。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的確,誰的青春沒看過幾本瑪麗蘇?8090後一代,基本男生少不了武俠修仙,女生少不了青春疼痛。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關鍵是什麼?別說90後了,今天00後都已經長到了悔不當初的年齡了。

但是各位大佬們,並沒有在挑本子的時候也順便長點心。

拋開“無腦”,價值導向上的問題更大,更嚴重。

比如《左耳》、《夏至未至》、《致青春》等片,都有普遍的規律:女生之間衝突激烈,男生打架鬥毆泡吧,未婚先孕,墮胎分手......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這種不健康,不正常的青春。對於二十多歲的人來說,看看能消遣過去,可是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呢?

他們會去模仿,會認其為理所當然。

在看到這樣一個虛構的、荒唐的故事時,他們有能力去剖析背後真正的原因,並從中得到愛情的真諦嗎?

沒有。別說是孩子了,連作者本人都沒有。

儘管他們都煞有介事地加入一些“經典文學名句”,以此增添作品的高度,類似: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生一世一雙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及諸如“生存還是毀滅?”這種靈魂之拷問。

乍一看是憂鬱的,深刻的,孤獨的,有一種環繞著哲學母體既視感。實則斷章取義,強行“金句式矯情”。

一旦還原了原作的上下文語境,你會發現含義大有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張愛玲有一句”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本身這句話並無多少抒情成分。

結合原文,創作背景其實是張愛玲當時要出一本散文集,收錄了許多耗時漫長的作品,有的是經過三十餘年珍藏修改後才問世的。

於是她在發表時,表達自己對於寫作的熱情,表示自己甘於一遍遍改寫,才有這句:”一點都不覺得這其間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明晰了這樣的語境,誤讀誤用就顯得可笑。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電影《第一爐香》曾因主演對張愛玲的“金句式”解讀而引發爭議

再說《大約在冬季》。男女主角相愛的突如其來,觀眾一頭霧水。

影片從始至終並沒有展示男主有多好,女主為何愛上他,所以給人一種混亂感。

估計創作團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於是強行加入《牡丹亭》中的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這反而暴露了創作的硬傷,故事沒講圓,那就來一個”沒有原因的原因吧“。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名人名言被濫用這一行列中,張愛玲、太宰治首當其中,魯迅、李白、杜牧、村上春樹、毛姆等大作家也紛紛上榜。

也就是說,這類作品在悲劇式的,戲劇性的幻想外殼之下,內核是空洞的。對於讀者來說,他們自有一套理解體系,比如對張愛玲浪漫傷感的幻想,比如對太宰治文藝的臆斷,他們大可以讀過兩句金句之後,就向外吹噓:哦,這個作家我知道,我讀過他的作品......

甚至不用翻開書,因為對他的情史如數家珍。

似乎這樣的表達,已成主流。

到這個層面上,已然對文學造成了一定損傷。

大膽說一句,當出現越來越多”不看書的文藝青年“,時代的文明的退化是不是必然呢?

再者,當饒雪漫們和郭敬明們走上臺前,黃袍加身。將這場“集體意淫”合理化,那麼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名正言順地,以青春的名義放肆,以愛情的名義懷孕?

你可以說不是。但青少年不會判斷。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存在即合理?Vs該不該抵制?

從商業前景來看,青春的IP依舊是潛力無窮。

存在即合理這話我同意。

不過,持續探索符合時代精神的文本,而不是一個勁衝著錢去,才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比如此前上映的《少年的你》就將青春題材拍成了現實題材。

還有《閃光少女》、《你好,舊時光》等。在懷舊的濾鏡裡擦掉了不必要的憂傷,剩下的純真反倒是令人動容。

所以,旗幟我們要不要扛起來?要!

但就一句話,電影作為社會的良心,必須得是紅旗!

疼痛文學下的《大約在冬季》,馬思純也撐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