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醫鬧,到底在鬧些什麼?

#我心中難忘的醫生/患者#

願沒有醫鬧

我們都歲月安好

醫鬧,到底在鬧些什麼?

01

童小護是一位護校剛畢業的小護士,從實習到畢業就業一切都很順利,從來沒有接到過患者或患者家屬的投訴,當然她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著憧憬,很熱愛這份工作。

那天,童小護上夜班,四點便早早下來交班,認真的記錄著每一位患者的情況,並告知他們:“我叫童小護,今晚我夜班,有什麼事情請按床頭的呼叫器叫我,我也會經常過來看你的。”患者們好像都很體恤這位小姑娘,每次巡視病情都很穩定,直到八點呼叫器都沒有響過,很是安靜,但是童小護並不敢放鬆,而是在認真整理病歷。

‘22床呼叫,22床呼叫’突然響起的呼叫聲打破了病房的寧靜,童小護本能反應的快步走到病房,只看到小C握著22床老爺爺的手,心電監護顯示著各項生命體徵都很正常。

小C說:“小童護士,我爸的手總是在活動,我擔心他把管路拔了,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約束一下?”

“有約束帶,但是要將爺爺的手綁起來,爺爺現在有意識,會很難受的。”

“那怎麼辦啊?”

“我們科有一種保護性手套,背面是網布,手心是硬紙板,可以戴在爺爺手上,這樣爺爺手臂可以活動,但是手指有硬板的擋著不能握,這樣就沒有辦法去拔管路了。”

小C表示同意,童小護便從庫房找了一副備用的保護性手套給爺爺戴上,並告訴家屬不要隨意調節鬆緊,以免起不到作用或者造成組織的損傷。

回到護士站,童小護髮現電腦裡並沒有保護性手套的賬單,便打電話給護士長,可護士長的電話始終打不通……

醫鬧,到底在鬧些什麼?

02

小C和她哥哥小D輪流照顧老爺爺,小C對她哥哥不放心,在回家之前還特意囑咐童小護多照看一下老爺爺,並表示感謝。

小D是一位非常孝順而且很憨厚的中年大叔,童小護協助小D幫老爺爺翻身並告訴他一些注意事項後護士長回撥過來了電話,童小護向護士長說明了情況,護士長說:“約束手套是需要交現金的,而且是在收費室自己購買的,醫保不報銷,你可以讓醫生開個門診處方,明天讓他們去交錢然後再把新的還到我們科室備用。”在與護士長溝通以後,將這個情況告訴小D,小D大叔並不做主,便打電話給小C,在將事情說明後,就聽到小C在電話裡高分貝的嗓音:“怎麼還要錢,一天到晚只知道要錢,這些不應該是護理費裡面包括的嘛,你把電話給那個護士,我給她說……”

小D無奈的將電話遞給了我。

“您先別激動,請您聽我說這件事,”童小護將護士長的話給她說了一遍:“當時爺爺手活動,我們怕他拔管路所以給他用了保護性手套,沒有給您說明這種收費問題是我的失誤,我給你道歉,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給你說明,你同樣可以選擇用或者不用……”

“你這個護士怎麼這樣,用之前怎麼不告訴我收費,你們收了這麼多錢,就用個破手套怎麼了,這不應該是你們護理裡面帶的嘛,現在用上了你告訴我收錢,我要投訴你,告你們醫院亂收費用……”她的火焰似乎越來越大。

“這位家屬,事先沒有告訴你收費標準是我的失誤,我給你道歉,護理費每天二塊錢,並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時免費的,而且這錢並不是交到我手裡,而是交到醫院收費室,我只是一名護士,這些並不是我能決定的,請您別為難我好嗎。”

“你現在馬上離開我爸的病房,你有沒有素質,你根本不配做護士,真想一巴掌呼死你……”

童小護瞬間懵了,不知為何小C的火氣越來越大,小D大叔也聽不下去了,把電話搶過去掛斷了,並安慰說他妹妹脾氣不好,別在意……

童小護沒說什麼,默默走出了病房,再也忍不住的哭了起來……

最終他們選擇了自己去收費室交錢並補齊科室備用。

第二天,當這件事情傳到其他護士耳朵裡時,她們都表示習以為常,遇到這樣的事情太多便會麻木了,不再會委屈、氣憤或者流眼淚了。

當你遭遇了挫折,也就是在慢慢學會成長。

下夜班後,童小護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家卻久久睡不著,她在反思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大概疾病折磨的你們失去了耐力,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等童小護再休班回來時,22床的爺爺已經不在了,小C最終沒有給童小護說一句話,反而是憨厚的小D大叔不停地的道歉,“其實我並沒有生氣怪你們,我知道只是你們太著急了而已……”

醫鬧,到底在鬧些什麼?

03

童小護遇到的這件事情到此結束了,說真的,在臨床上這種事情已經算不上是醫鬧了,比起那些在醫院走廊門口拉橫條,放花圈的好的太多了,我們應該可以經常看到新聞報道說‘某某醫院醫務人員被暴打、捅傷等等,’最後都落了個不好的下場,要不殘疾了、犧牲了,要不就是吃了牢飯,一輩子背上了汙點。我們在為這些醫務人員們感到生氣憤怒和惋惜的時候,我們是否還要檢討一下,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麼?惹得患者和家屬如此的鬧,那些醫鬧,到底在鬧些什麼?

曾經當做過路人甲,詢問醫鬧者,為什麼要鬧?聽過了很多故事,也聽了很多吐槽,總結出來醫鬧,其實就是在鬧一個說法,在鬧我們醫務人員的工作態度,在鬧無人解答的一些小問題。我們不在現場,無法評價這些事情是誰的責任,但我相信,如果醫患之間多些信任,多些尊重,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就會大大的減少?諮詢時態度好點,遲到了更換液體多一些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是不是就會有別的處理辦法?轉過頭來再說童小護這件事,是否是因為沒有充分了解清楚醫院收費標準,沒有及時告知患者家屬收費問題,才會引起患者家屬的猜疑和憤怒。我們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技術紮實、工作認真、態度和藹、服務到位,如實告知,醫鬧還能鬧什麼?我們無法去說那些‘職業醫鬧,’面對他們我們只能盡力做到完美,抓不到鬧的把柄。

醫鬧,到底在鬧些什麼?

願你行醫一輩子下來身上沒有傷口

願你每一次的護理都能順利

願你與患者家屬都能談成朋友

願你行醫路久安,醫鬧無擾。

醫鬧,到底在鬧些什麼?

作者簡介:念童,有時是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因為熱愛現遊樂在醫學、迷彩和寫作邊沿,堅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寫自己想寫的文章,是一位充滿正能量的暖心白衣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