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IT行业的寒冬真的来了吗,你知道正在裁员的互联网公司有哪些?

猿猿小生活



IT行业的寒冬,实际上就是整个互联网的寒冬,不仅仅只是IT行业,就像是很多的运营、设计等等,因为自己本身的问题或者说公司经营不善,而选择裁员,那么现在的互联网真的迎来了寒冬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每个公司的发展势头怎么样

1.阿里巴巴

虽然说阿里巴巴向来都是末位淘汰,但是相信很少会有人真正的选择自己主动离开。阿里巴巴算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如果等到阿里巴巴大幅度裁员可能也是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阿里巴巴目前来说还算比较稳定的

2.京东

跟淘宝算是齐名的一个电商平台,只不过在去年创立者刘强东之后,股价一直在下跌,本来现在股市甚至于说电商行业不是特别的乐观,但是在出了这件事之后,京东的处境也就更难受了。

今年旧事重提,相比京东在今年该有一些大动作了,不然这个市场迟早会被淘宝天猫给抢下来了。

3.滴滴/美团

这两个算是同一梯队的互联网公司了,在去年开始大换血之后,今年的版本也开始更新了。滴滴出现了新的板块,美团更新了UI,都有不同的改变,但是不变的就是亏损,这两家企业到现在为止还是亏损当中,但是看看每天的销售额还有单量,可能不久之后就会回本甚至盈利了吧!

近几年都在说互联网寒冬,但是什么才叫做“互联网寒冬”呢?每一天人都被裁员的不是“寒冬”,那个就是“经济危机”了!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年里面稳定好自己,提升自己,做得更好,或者学的更多,这样才能够在下一波风口来临的时候抓住机会往上爬!

想要了解区块链咨询,可以百度搜索“第五区”进行下载!


v587的正哥


互联网各个公司技术部门中被裁的大多数都是“码农”。

码农定义:俗称搬砖的,对于编程这个队伍来说没什么技术含量,任何人都可替代你,每天就知道写业务代码。这类人过30岁或35岁基本被开或跳槽时因为年龄被刷下(我们公司码农只招90年以后的)。

大家可以观察下自己的公司,基本核心技术人员没有被开的,我同事在几年前就是典型的码农,这个人危机感爆棚,所以后来向架构方面发展,听说最近在研究K8S Serverless,作为技术应该每天不断的在学习中,并且应用到生产环境,这样在技术圈才不会被淘汰。

最后说一句,码农只是技术岗最初级的职位,想让技术职业生涯边长,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当下最新的技术,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参与修改或开发,只有这样在跳槽的过程用才有竞争力。因为能写业务的人太多了…


阅尽天下贴


我是过完年被裁的,记得那天刚好是正月十五,晚上怀着复杂的心情去看花灯。裁员是给部门名额,每个部门几个,然后由部门领导决定裁谁,一般是入职时间短的,工作不重要的,给补偿少的。

关于哪些裁员,著名的甲骨文众所周知了,最近的思科,年前就有风声的滴滴,京东,美团,以及现在被传的网易考拉,等等。还有好多不知名的小公司,今年的互联网很难过,没有新的增长点,资本市场不景气,泡沫就要破了。


北漂回家的80后


裁员的公司挺多的。

但是招聘的也不少。

不过从去年开始工资不涨,奖金也不发了。

今年前几个月还说什么要涨工资发奖金,这个月又没动静了。

每天加班加点,外派到其他城市工作,一周回家一次,工资不高全凭驻外补贴撑着,不过好歹还有五险一金聊以自慰,将来买房子可以公积金贷款。说来说去也就是这么点儿好处了。

说是IT人士,其实我觉得就是码农或者码奴而已,搬搬砖填填空,没啥技术含量。将来真正寒冬来临,必将被裁!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家有IT男一枚!


我的房子我做主


互联网裁员从18年底就开始了,到去年19年各大小公司又陆续开始裁员,而作为小公司的一名技术部人员的我也在19年被裁掉。但不仅是互联网还有别的行业也是有裁员,互联网并不是唯独裁员的行业,互联网之所以普遍裁员并不是行业寒冬,而是初期爆炸式的发展,到进入优胜劣汰的平稳发展,会淘汰掉各种重叠有脆弱的公司,提高行业整体要求,互联网还是很有未来的,只是要求更高,更专业。另外在快到来的第九运离运中,也是有助于互联网的发展,就像上一运有助于房地产一样。目前找工作难,自己可以换行业或者降低要求并开始提升专业能力,互联网行业还是未来可期的。


肉骨茶泡饭


寒冬我觉得不至于,这个话题15年开始就有。到现在没有下岗的还没下岗,该下岗的去哪里也干不久。我觉得it在所有行业中还算不错了。毕竟我等就是普通人。[抠鼻] 我就是应届生计算机的,最近还打算去提升培训一下。我是不想去做土木工程啥的,最起码还轻松点。


Monster


在北京待过六七年,今年刚回来,说说我看到的互联网行业的现状。

首先真正有能力有学历的人不用担心,因为大的企业对于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还是非常需要的,而且会水涨船高,待遇越来越好。

但是相对来说,如果你的职位可替代性比较强(比如初级的运营、产品、设计、技术等等),或者学历一般的,也没有什么大公司背景,基本上今年如果离职的话,找工作会非常难。并不是说找不到,而是很难找到好公司,或者薪资待遇,也不会像前两年那样提升那么多。

别的不说,单说大公司裁员的那帮子人,你就得去跟他们先去竞争。

像美团、滴滴、京东、优酷,这些企业之前都有过一批裁员,而且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甲骨文,也裁撤了一大批员工。说实话,这些人大多是学历背景还不错,并且还有大公司背书的,这些人在就业市场算是比较吃香的。如果这两年,在北京,你从公司离职,就意味着你得去跟这帮人竞争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可想而知有多难。

我一朋友,程序员,也是原来联想的员工,我们公司安卓组组长,离职后至今,快3个月了,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要知道,前两年的时候,挖他的人还是很多的,可惜都被他拒了。由此可见这两年整个IT行业的形式确实不太好。

当然了,大公司还是相对旱涝保收的,我所知道的也有不少大公司情况还不错的。像华为、OPPO、步步高、拼多多、阿里、头条、腾讯等,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很大,而且待遇也很好。

当然了造成寒冬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资本更加谨慎,原来可能一个ppt,一份演讲稿就能忽悠到投资,现在已经基本不现实了。而那些还没有形成稳定营收,只能靠融资苦苦支撑的创业公司,自然是撑不下去了。

总的来说一句话,寒冬对于没有盈利能力,或者本来也就只是盲目跟风的企业来说,永远是寒冬。而对于那些真正的巨头企业,相对来说影响不大。


Hi生活菌


2019正在裁员的公司:


京东裁员8%,滴滴裁员15%,科大讯飞裁员30%,腾讯裁员10%,华为裁员10%,美团点评裁员20%,知乎裁员20%,阿里末尾淘汰10%,还有各大中小公司在扣减年终奖变相裁员,2019真的是寒冬来了,裁员的公司越来越多,很多被裁掉的员工还在还房贷,生活压力大,找工作又不容易,互联网真的是越来越不好混了。


住杭房产


1、其实说IT行业寒冬,不如说整个行业寒冬。但是这个事情还是要一分为二的来分析了。裁员是每年都会进行的,只是规模的大小问题。现在炒得很热说互联网行业裁员,一是因为互联网公司不少没有明显的盈利方向,容易缩减规模,二是互联网企业现在处于风口,关注度也高,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被放大很多倍。

2、关于裁员,其实都是边缘性的员工,核心员工和不可或缺的一般不会再裁员之列,如果整个部门砍掉的话,就是大家一起被裁掉了。

3、关于题主说哪些公司在裁员,简单的找了找资源,相关公司如下:

4、关于怎么裁员,这个怎么说呢,每个企业方法不一样,规模大的就是直接面谈,谈话OK和集体的补偿给了,大家就各奔东西了。也有很多公司是把你们外包给其他公司的,单方的转换了协议,也有不少是业务线切,自己离职的也比较多。或者是减工资、降福利,逼着你不得不离职。

5、裁员并不可怕,也不能说什么裁员风暴。职场中要有危机意识,随时准备着被裁也就可以的,多提升自己的技能,发展第二职业,这样的话才能够在寒冬中有自己的立身之地啊。

6、任何时候,当你发现公司盈利水平不行,或者转型困难,裁员肯定是缩减成本的一项措施,都要仔细的甄别公司即将遇到的危机,做好准备啦。


沈理职谈


最近也一直在关注裁员的事,的确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大幅度裁人,关于裁员,其实不单单是行业问题,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

1)被裁员的人能力有限,不能与岗位相匹配,现在211/985优秀应届毕业生80%被互联网巨头圈走,剩下15%被独角兽企业圈走,最后5%进入中小创业企业,这些在大公司的优秀毕业生能力强到都在大公司,所以中小型企业,甚至独角兽企业都会招到能力中等的应届毕业生,这给裁员埋下了定时炸弹;


2)优秀的毕业生在大公司,所以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召开的人做真实项目,很可能达不到客户满意,所以项目组被重组,原来岗位调动,于是乎就把不需要的人裁了;


3)互联网是需要时刻学习的专业,一部分员工学习能力差,长期考核末尾,容易被裁员;


4)中小型,独角兽公司抗风险能力弱,如最近的锤子手机,发不出工资,于是乎裁员,缩衣架减食;


5)行业起伏,风口刮过去了,如共享经济,风来了,大规模招人,风走了,只能裁员。

个人认为,公司裁员并不是意味着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互联网依旧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只是如果你的能力匹配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那肯定是要有被裁的几率的。


想对正在迷茫的人说:只要是工作,都是与一定的风险的。


比如说:作为员工,可能会失业;同样作为老板,也可能会破产。风险总是有的,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而一直呆在舒适圈不出来吧!


不管是互联网行业或者是其他行业,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这样一个行业,在这个行业能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只有尝试了,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


如果尝试了,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没等到裁员,你自己就先走为敬了!


总之一句话,先走出来再说!


附加一张饱受争议的小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