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不說漂亮的廢話,只說正確的真話,內容戳心,介意請止步。

點擊“關注”,為你解決情感難題。

正文

01

最近很多剩女小姐姐在頭條哭泣。

之前有一個三十幾歲的,因為相親失敗,向網友哭訴。

近期又有一個,在總結了自己為什麼嫁不出去的原因後,忍不住哭了。

她總結了三個自己被剩的原因。

一,長得不好看。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二,窮。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三,還是一個生活白痴,出門逛街迷路,不敢開煤氣罐液化氣做飯,連一條魚都殺不死。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後來,她自己總結:我實在是沒有信心當一個好妻子。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自己給不了別人幸福。

最後,她說道:自己被家裡催了10年,現在不敢回家。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02

其實,很多大齡未婚的男女,肯定都有過她的感受。

自卑、對家裡的暴戾催婚不勝其擾,然後覺得自己對婚姻是絕望的狀態,實在負擔不起婚姻這個責任。

筆者之前也是有困惑,思考人一生下來為什麼要不斷地按家長安排好的軌跡生活。

上什麼小學中學大學?找什麼樣的工作?交什麼樣的朋友?結什麼樣的婚?過什麼樣的日子?似乎,一切必須千人萬人億人同一,才叫完美。

但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人與人不同呀,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真的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的,每個人生下來,不可能選擇父母,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一輩子不能消除的。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不否認,現在活得不開心的人,多數是童年沒有活開的:缺愛、缺錢、缺格局。

不要小看人的格局這件事,真的關係到一生的幸福感。

童年時期,你的認知,你接觸的人和事,會影響你一生的走向,包括愛人、婚姻。

我們無從得知每個人的經歷,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在我們的教育體系裡,關於戀愛婚姻這一課,是缺失的。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03

現在的自媒體,關於感情的討論,呈現一片哀鴻之勢,結婚率創新低,90後不急著或不想結婚,80後入圍城後,後悔多於享受。

建國以來,中國人民的婚戀還停留在相夫教子、舉案齊眉、傳宗接代基本階段,但是,現在的物質精神生活太豐富了,注意力搶奪了人們對婚姻關係的關注和經營的耐心。

婚前,學校沒有教我們該怎樣識人、怎樣擇偶就、父母只是起到了在合適的年紀催婚的鬧鐘的作用,震動加鈴聲,頻次不間斷,但是,從來沒有跟我們溝通過,

你喜歡什麼樣的人?

你什麼時候想結婚?

你想要的婚姻生活是什麼樣的?

總是用過來人的口吻告訴我們,差不多得了,挑什麼挑?跟誰過不是過呀?

可是,我們想說,跟誰過,真的不一樣!

性格、學歷、經濟地位、三觀、門第、生活習慣、家庭矛盾,這些人和人都是不一樣的。

而且,從父母傳統觀念裡,戀愛經歷不可過多,所以從早戀就開始嚴防死守。

尤其是對於女孩子,認為戀愛多了會吃虧,最好大學畢業就直接找到合適的人結婚,過一輩子。

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有統計說,一個人至少戀愛3-5次,才能找到那個合適的人,沒有經歷、沒有磨合、沒有體驗和見識,誰能保證遇到的第一個人就合適呢?

很多人婚後性格不合,矛盾重重,也是跟戀愛經驗少、識人能力弱有關,大家普遍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跟什麼人過日子。

而且現在各種婚姻利益的盤剝,讓本就稀裡糊塗的感情摻雜了太多銅臭味,更加重了婚姻解體的速度。

所以,這是現在結婚率走低、離婚率上升的最關鍵因素,是人們的婚戀觀念沒有及時更新。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04

在網上,有一個37歲媽媽評論她對婚姻的看法,說自己以後不會逼女兒結婚:

越來越多的女人不想結婚,太累了。
我以後也不會催女兒找對象結婚。
女人從結婚開始生育,扶養,接送,
輔導功課,陪讀一直圍繞著你。
男人只要拿回家就是大家眼裡的好男人。
女人最好是上班賺錢,養孩子帶孩子,
還要對自己的老公畢恭畢敬,
婆婆最好說你什麼都得聽不能反駁。
早上6:10分起床7:00送孩子上學,8:00到公司。
工作完成有家不能回,
太累不想做飯會被婆婆說好吃懶做,
在外面流浪。
等到下午8:30去託管接孩子回家,
讓孩子洗漱睡覺。
晚上10:00才能揉揉自己的腰上床休息。
有時候還能聽到婆婆對自己的幾句指責。
10:40老公回家,
下午2:00接班的男人也會教訓我幾句說我太嬌氣,


回家多幹點活別把他媽累著了。
他媽一天電視手機抖音刷的不停。
他媽還累!是累!
手太累了吧。
女人太難了!
我自己受過的苦,
絕不逼迫女兒再去受一遍。

是什麼讓大多數媽媽們厭惡婚姻?

哭泣的剩女說自己不好看,說自己窮,說自己是一個生活白痴。

是什麼讓大齡女恐懼婚姻?

但是,沒有人解釋原因,大多數父母做的,不是疏導,只是催婚。

難道我們不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婚戀觀念嗎?

在《奇葩說》裡,有一期辯題:大學戀愛必修課,你支持嗎?

邱晨有一大段論述:

戀愛中遭罪,從來不是因為沒有上過戀愛課,而是因為上了太多的課,而錯過人生,我們為什麼對自己喜歡的人缺乏聆聽的耐心,為什麼明明生活在一個聽美好的年代,心中卻有那麼多不安全感,天生學會情感綁架,對一個人,要麼佔有,要麼疏離。

多麼直接又可怕呀!就這樣綁架了我們一代又一代。

其實,生活每天都要繼續,不是隻有婚姻可以挽救你的。

改變別人也許很難,可改變你自己,很容易。沒有人讓你有理由不開心,調整自己的生活時區,為什麼要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

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不要活成:“一邊被剩,一邊還不開心”,那你的人生真的太慘了。

被催婚十年的35歲剩女:我一不好看二窮三是個生活白痴

作者簡介:國家認證心理諮詢師,目前為多家心理、情感平臺簽約作者;從職場小白到企業高級HR,從文員到教師,活的自在的人,都是各種角色自如切換的。你不必非要把日子過成哪種樣子,日子怎樣來,你就怎樣愛。讓我帶你一起,手執煙火,謀生;心懷詩意,謀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