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對於過度旅遊你怎麼看?世界那麼大,有必要看個遍嗎?

李小豬和陳小狗的日常


人為什麼要旅行?因為我們天生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沒去過的地方總是讓人嚮往,遠方總是充滿誘惑。

我覺得吧,走馬觀花,到處打卡發朋友圈的旅遊,那不是旅遊,充其量是到此一遊。旅遊是一種經歷和感悟,去不同的地方,接觸不同的人,瞭解不同的文化,才能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認識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促使我們思考作為人的存在意義。

所謂過度旅遊的人,我想是那些隨波逐流,為了旅行而旅行的人吧,他們到處旅行是為了在朋友圈裝裝逼,炫耀一下滿足自己可的虛榮,真正的旅行者是向內而求,帶著心靈在旅行,只要有心,一花一草都是風景,都有不同感悟。





陌嶺


你好,我是愛旅行的楊老師,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這些年由於工作經常出差,加上自己作為地理老師,本身也非常熱愛旅遊,已經去過除臺灣省以外的所有中國(至少一個省打卡一座城市),和一部分國家,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1.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從大學畢業前連火車都沒有坐過,到幾年的時間裡走遍全國,我個人的經歷可以告訴大家旅行的魅力所在,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陶冶情操、磨練性情、豐富視野、放鬆身心,旅行的感覺和意義,完全不是吃一頓大餐、逛街購物買買買、在家和朋友打打王者榮耀吃吃雞所能取代的,旅途中收穫的不僅是裝滿手機的美麗照片,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未來可能影響自己人生規劃的所見所聞。

2.當然,旅行一定要量力而行,有錢可以富遊,沒錢可以窮遊,但是並不提倡超前消費,過度旅行,之前在旅行的途中經常看到一些人,尤其是在國外看到外國人,通過乞討的方式來籌集路費,楊老師本人是非常不認可和欣賞這樣的做法的,旅行的本質是享受,這樣做早已是去了旅行的意義,旅行的美好可以激發人奮鬥的動力,讓人不斷進步,才可以擁有下次更美好的旅行,乞討的旅行方式違背了旅行的本質,與其這樣還不如在家打打遊戲。

我是愛旅行的楊老師,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補充,關注楊老師,為你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我是楊老師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懷有“世界那麼大,我都想去看看”的夢想是可以有的,但畢竟人力和物力有限,心有餘而力不足,一般人不太可能把世界各地都看個遍。

所以我認為過度旅遊不可取,貪多嚼不爛的看個遍也沒有意義。




對於為什麼過度旅遊和看遍全世界的做法不可取?我的想法如下:

首先,過度旅遊費力且傷身。

我們產生外出旅遊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身心放鬆和精神上的滿足,也只有這樣的旅遊才是對自己有意義的。

如果只是為了旅遊而去旅遊,或者是為了滿足某些虛榮心,那麼這樣的旅遊只會是一次“失敗”的旅遊,而且還會給自己造成費力傷身的後果。



其次,想看遍全世界,這並不現實。

說到這個,我想到了一句很貼切的古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是的,每個人都會有遊遍全世界,看遍全世界的想法,就連我也不例外。但這就只是想想而已,不求遊遍全世界,只求偶爾利用閒暇日光,陪著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出去走走或者旅遊,這樣心裡就滿足了。

而已就普通人而言,要想遊遍全世界是很不現實的一件事情。旅遊不僅是一件費力、費錢、費神的事情,還是需要時間的。

人生短短几十載,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旅遊看世界這件事情上,現實中其他的事情由不得我們不去做。

也有的人會說我有錢有時間,但世界那麼大,遊玩一個小城市都需要幾天的時間,世界那麼多的景點,我們又怎麼看得完呢?



最後,並不是所有的景點都需要看。

有句古話說的是”舉一反三”,這用在旅遊上也同樣說得通。很多景點的景物特色都是大同小異的,就比如景區的一種建築特色,這種建築風格都是一個時期所產生的,只是分佈在不同的景區之中。

如果你只是為了簡單瞭解這種景物建築的特色風格而去旅遊,那麼你只需要選擇其中一個代表性的景點就可以滿足需求了,而不用費力費神地每一個景點都去。

當然,如果是以專業性的角度去旅遊考察,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總之,對於過度旅遊和看遍世界的做法,我是保持不可取的態度。我認為旅遊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除了旅遊,現實中的其他事情還得我們去努力和享受。


以上個人觀點,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我是青椒,用旅行的視界看世界。如果你認同我的想法,就點個關注吧,也歡迎留言探討喔,謝謝!

青椒旅行視界


凡事過度往往會走向事物的反面,旅遊也一樣,如果過度就會失去原有的意義。

世界這麼大,很有必要去看看。

生活在中國,至少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都要去看看吧,省會城市和最重要的景區打卡已示“到此一遊”。

截止2019年,全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上分佈著233個國家和地區。每一位旅行家都會有《八十天環遊地球》的衝動,每一對情侶都會有周遊世界的願望,任何人都想放下手中繁重的工作出去看看大千世界。

然而,這個世界能夠同時具備財務和時間自由的人鳳毛麟角。如果過度旅遊,勢必影響到工作和日常生活,得不償失。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講,很有必要進行適可而止的旅遊。








杜甫文化之旅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遊的人口劇增,旅遊的收入也增加很多,但在歐洲出現了“過度旅遊”的現象。,成為了我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所謂“過度旅遊”,就是旅遊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了一定麻煩,使當地的居民抵制外來旅遊人員,甚至當地人民會通過遊行來反抗。我們都知道:“萬事萬物都要有個度。”,因此對旅遊也是這樣。一個地方被開發,變為旅遊的地方,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居民的收入,這本應該讓居民開心,但是卻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因此這就違背了我們當初的心意。

有專業國際旅遊諮詢公司管理者曾表示,‘’過度旅遊對自然、文化、當地居民和旅遊者來說都不是件好事,但對全球旅遊來說並未達到極限。很多旅遊目的地還是覺得旅遊者多多益善,無論是一年四季或是在淡季皆如此”。

因此,無論是旅遊管理部門還是業界,在期許旅遊業大發展的同時,也應當認真關注一下“過度旅遊”這一世界旅遊發展新趨勢。不能忽視它對自然、社會、文化、體驗等方面造成的威脅與破壞的後果。對“過度旅遊”問題視而不見、置若罔聞顯然是不對的。當然,也不能因噎廢食,動用禁令或限令的直接干預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不能實現理想的目標。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如果說生命本來就是一場旅行,那不知要跋涉過多少風景,才能 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需要的,什麼是最想要的。

出去走走,卻不只為單看路上的風景,因為我們都知道,旅行只是從自己熟悉的地方出發去看別人熟悉的地方的一個過程。看什麼,其實不太重要,想看到什麼,或者說能看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

在旅行前你應該有所計劃,明確了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所以為了讓自己的旅遊更加的有意義,有價值,所以儘量熟悉你想去的地方:其中的景點、特色小吃等,這樣才不會辜負自己的旅遊計劃。

許多時候我們都不太注意細節從而忽略了許多旅行中的美,其實旅行的途中有許多美麗的事物,只要我們仔細去觀察,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養成旅行中仔細觀察的習慣,這會讓你的行程增添多道亮麗的色彩。

敲黑板!!!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有錢有閒,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父母的痛苦承受之上。






大偉帶你看山西


現在這樣一個信息化,全民分享,自媒體高度發展的社會,旅行被賦予了一些其他的意義,按照哲學層面的所指與能指來分析,旅行所指的是本意是“以步行或交通工具進行的長距離位移(世界旅遊組織指旅行的定義是某人外出至少離家55英里)”,可是現在旅行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它能指著“自由,挑戰和探索”。特別對於年輕人來說這種意義是有魔力的,似乎是一種像世界來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熱衷於旅行。可是我們很少自內來探求我到底為什麼旅行。很多時候我們的旅行動力來自於看到朋友分享的美照,來自於公眾號“一生必須去的100個地方”,來自於各種雞湯“旅行的意義”。那麼自然而然會有過渡旅行,因為我們整天被這種信息轟炸,很難不被誘惑。不過話又說回來,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願意走多遠,看多少風景,都沒有關係,那是你的自由。就怕是被這種所謂的旅行的意義裹挾著,其實並沒有很熱愛,每次回來覺得一無所獲,身心疲憊,錢包受累,可是下次因為要證明我有一顆放蕩不羈自由的心又走上路途……


小雨點在荷蘭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好景點,好風光,異域風情遍佈全球,就算國內,地大物博,南國風光、北國冰霜,東海之濱,西北風情,就算窮盡平生,也不可能每個地方都走個遍。

旅遊要根據本人實情,有著諸如:身體、經濟、時間、年齡等等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只要脫離了客觀的實情,就達不到旅遊的真正目的,效果適得其反。

真正旅遊的目的,是放鬆自己,增長見識,前提是身體允許、財力充裕、時間充盈,並且不拖累家庭及他人,如不顧前提條件,過度旅遊,結果是不好的,不應提倡的。


老者6311002534379


什麼叫做過度旅遊,有資本人才能想走就走啊。很多人都不想長期待在一個地方。像鄙人一樣,待在家裡超過三個月,就要頭痛欲裂。一到外面去晃,喝點外面的水,吸點外面的空氣,吃點外面的特色,找外地小妹妹吹下牛,馬上就好了。你這個就是個偽命題,旅遊,一個是看每個人的愛好程度,還有就是經濟和時間上的自由度,把你自己想去地多玩一下就行了,不要老是想那些歪七八糟的,替別人操心有用嗎?


透心之波


旅行是一種修行,是一種不斷的探索,是用腳步去丈量世界的一種途徑,只有看過風景後你才恍然,你才領悟,你才想更源源不斷的看更多的美景,去探索更多的不同,當然,要適度量力而行,最美的不是看過多少風景,而是看風景的過程。


嘻遊醬


旅遊是個人的事情,不存在什麼過度的問題,有錢有閒有身體有興趣,為什麼不旅遊?走馬觀花也沒錯,不是每個人都是做學問,做文章,到此一遊不可以嗎?別把旅遊說的多麼高深,那些看不起走馬觀花旅遊的人,自己也不過爾爾,你寫一本(文化苦旅)我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