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在說到中國城市和日本的關係上,大連與日本可謂說不清道不明。淺顯一點的理由,一方面是大連離日本比較近,另一方面是日企在大連最多,這些日企給大連人提供了很多的就業崗位。也許大部分的大連人英語不怎麼樣,但大部分的大連年輕人日語卻是很好的。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在大連市區繁華地段有一條日本街,被稱為南山旅遊風情街。在這一片區足足有100多幢別墅,雖風格迥異,卻是讓大連人人羨慕的旅遊住宅商業區,據說,隨便一幢別墅都價值500萬人民幣以上,因此,常被當地人稱為富人區。整條街的基礎商業設施均由日本進口,志在打造一條具有日本風情的街道。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為什麼大連有如此多的日本建築?

在遼寧省地圖冊中關於大連有這樣一段記載:“大連市,舊稱青泥窪,為荒僻的漁村,清光緒時,沙俄侵佔後開始建城”。現位於大連團結街的沙俄達里尼市政廳是大連城市的原點。不過到了1905年,日本人趕走了沙俄,大連便成為日本人在中國佔領的第一座城市。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日本人從1905年佔領大連之後,由日本人參與了大連城市的規劃建設,一直到1931年的9.18事變之後,日本人開始了大規模的侵略行動,並逐步佔領了東三省和中國其他省會城市。日本對大連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945年戰敗投降,可以說,大連是日本侵佔時間最早,也是時間最長的一座城市。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在大連南山旅遊風情街的這100多幢的別墅區,有幾幢建築比較值得一提。這些建築大多建於1930年左右,它們是大連與日本歷史的一段見證,也是大連這座城百年屈辱與光榮歷史的見證。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風情街上的古建築

大連南山旅遊風情街的街長有700米,不過這個700米單是指楓林街,楓林街在1945年前被日本人統治期間叫做楓町。楓林街36號的別墅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主人為臺灣人,原是博愛醫院院長、愛國人士孟天成的故居。1911年,時年29歲的孟天成來到大連,1917年創立了博愛醫院,1942年又建立了分院,他的一生幾乎都在大連度過,並於大連終老。生前將房產、藥品和資料、技術都獻給了國家,只留了楓林街36號一處別墅終老。

從外觀看楓林街36號並不顯眼,它的門前被樹木遮蔽顯得很低調,現為幹休所用房。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楓林街30號的別墅原叫柳町,為德國領事館,始建於1925年,是一幢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的歐式建築。為什麼在日本統治期間的大連建了一座德國領事館呢?當時,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國為同盟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三個國家均為戰敗國。德國比較精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也就是1939年就把這座領事館的人員事先撤離了大連。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在尋找楓林街56號的時候頗有些遺憾:院門被圍了起來,無法看到現南山花園7號樓的模樣。別墅始建於1938年,這裡曾住著一位大人物,他就是河本大作。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河本大作是誰?其實在日本和沙俄爭搶大連地盤的時候,他就來到了中國,並且策劃了1931年的9.18事變,也是他在1928年製造了“皇姑屯事件”,在三洞橋埋下120公斤炸藥,炸燬了張作霖的火車,令張作霖傷重不治而亡。

不過,河本大作最後罪有應得,死在了監獄裡,也算死得其所。

在楓林街附近,有一條望海街,望海街32號的別墅始建於1927年,建築面積770平方米,外觀上看極其氣派,據說,建築由德國人設計,主人是一位實業家,但其人具體姓甚名誰,卻並不為人知。有傳言說,張作霖曾經住過這裡,但經證實並非事實。因此,這裡一直很神秘。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南山街10號始建於1925年,現為大連市團委辦公地點,曾是孫傳芳舊居。孫傳芳是北洋軍閥頭目,這套房產是他與張學良鬧翻後逃亡到大連後購置的。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其實走在南山街的時候,遠遠就望見南山路的一座歐式大樓:政協大樓。在大樓後院南山路125號有一幢別墅稱為市政協會館,始建於1920年,曾是日本人會館和大連稅關長官的官邸。但因為院門緊閉,無法確認到底哪一幢才是。

中國這座旅遊城市,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這些老建築足以見證

後記

當走在這條條蓋滿了別墅的大道上,心底對大連這座城產生了難以言說的心情。百年曆史風雲在中國人乃至大連人的努力下,贏來了我們如今的和平盛世。而這些古老的別墅建築,卻始終如一道傷疤,同時又是一條見證,見證了這個曾只是荒僻小漁村的地方,它逐漸的繁華與盛世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不能忘記過去,也不曾忘記過去。

我是開心菜菜,熱愛旅行。如果你看過我的文章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歡迎留言討論,如果你看過我的文章,重走我去過的地方,那會是我莫大的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