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古代,“喪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墨子卻提倡“節葬”



中國古代,“喪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墨子卻提倡“節葬”

墨子之於節葬

在中國古代,喪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道家任運自然,超凡出塵,認為人死後不過是復歸於天地,完全沒有厚葬的必要。據說,莊子臨死前,其弟子要按當時流行的習俗厚葬他,他堅決表示反對。他坦然地對其弟子們說:“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齋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當弟子們擔心莊子的屍體被烏鴉吃掉時,莊子打趣說:“露葬要被烏鴉吃掉,而土葬也要被螻蛄(lóu gū)和螞蟻吃掉。非要從烏鴉嘴裡奪過來送給螻蛄和螞蟻吃,這未免太不公平了吧!”

孔子尊周禮,其中就有周朝的喪葬習俗,孔子認為合理的喪葬應該符合兩點:一是喪事要符合喪禮的要求,既不能越禮而葬,也不能草草了事,應恭敬嚴肅;二是要充分彰顯人的哀情,喪葬的核心是寄託生者的哀思。就喪事而言,孔子總體上主張簡葬薄葬,但他同時對於民間喪葬的風俗又給予了一定尊重,只要不悖禮,他是不反對厚葬的。

中國古代,“喪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墨子卻提倡“節葬”

墨子在他的《節葬》篇裡,批判了儒家所倡導之“厚葬久喪”。他指出,儒家的厚葬久喪,是“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他認為,厚葬久喪的結果是,傷財與傷生:“細計厚葬,多為埋賦之財者也;計久喪,為久禁從事者也。”

墨子認為:“棺三寸,足以朽木,衣衾三領,足以覆惡,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壟若參耕之畝,則止矣。死則既以葬矣,生者必無久哭,而疾以從事,人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墨子則明確提出“節葬”,墨子的思想一向立意宏大,在喪葬的問題上,他沒有訴諸個人情感,而是完全從厚葬與節葬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出發形成了他的喪葬觀。墨子將他絕對的博愛思想延伸到喪葬之事上,首先將“利父母”與“利天下”等同看待,以喪葬之事能否實現“貧者富、寡者眾、危者安、亂者治”為合理與否的標準。

中國古代,“喪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墨子卻提倡“節葬”

痛陳了諸侯士大夫厚葬消耗大量民脂民膏,殉葬更是令生靈塗炭的社會現象,之後分別論述厚葬久喪不能使國家富強、人口繁盛、治亂持危的道理,最終得出了“節葬”才有利於社會發展的結論。“節葬”有兩層含義,第一是在入殮下葬方面要一切從簡,忌繁複奢華;第二是逝者已往,生者沒有必要居喪、守墓,而應儘快就業,“人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你以為的“非攻”就是反對一切戰爭嗎?墨子可不是這麼說的。

下期“陽明悟行學宮”將繼續與您分享“從墨子看理想人文情懷 七《墨子之於非攻》”我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