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面吃得多開心

看蔡瀾先生寫食物的文章,肚子總會咕嚕咕嚕響。先生寫的那些世上的美食,雖說很多都很平民化,但透過他的描述,真的可以感受到食物的美好。

先生說自己是個面痴,喜歡吃麵,不論南洋雲吞麵、福建炒麵、日本拉麵、方便麵,還是韓國的冷麵、臺灣的切仔面都愛吃的不行。

先生還說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吃麵也不會吃膩。不知道別人信不信這話,反正我相信,因為我也愛吃麵,我也能天天吃麵而不膩。我肚子上和腰上的這一圈肉,就是吃麵長的。

作為山西人,愛吃的首先就是刀削麵了,無論是湯的還是炒的,過水的還是不過水的都喜歡。飛刀削麵下鍋,鍋裡沸水騰騰,頃刻間用笊籬撈出,上下甩兩下,濾掉多餘水分,倒入炒好的菜中,開大火,繼續炒,顛勺三五下,出鍋。熱氣蒸騰,滋味美妙。

還鐘意油潑面:面煮好盛入碗中,加入醬油、調料、蒜蓉、蔥末,熱油一澆,呲啦作響,香氣四溢。

有面吃得多開心

家離陝西不遠,陝西岐山臊子面天下聞名。進陝西館子,就愛點此面。認識一渭南大叔,五十開外,身材健碩。他告訴我,臊子面吃什麼呢,六個字:薄筋光、酸辣香。嗯,想起來就饞。

出門旅行,到得一處總得嚐嚐當地的麵食。一是愛吃,二是便宜,三呢,是量多。爬恆山之前,到渾源縣吃了碗刀削麵,加雞蛋香腸做澆頭,吃完渾身有勁。

在蘭州上大學那幾年,可沒少吃牛肉拉麵和拉條子。拉麵最愛二細和韭葉的,湯里加醋和辣椒,連湯帶面呼嚕吃下,大汗淋漓,爽快。拉條子一大盤,能吃撐。

大二暑期在飯店打工,認識一個小姑娘,她在學校裡還學習怎麼做拉麵,二細拉幾下,毛細拉幾下,最後案板上一甩,啪,下鍋。當時聽她說來,覺得頗有意思。

有面吃得多開心


輾轉北京生活,炸醬麵也沒少吃。面煮得了,澆上醬,切撮黃瓜絲、蘿蔔絲,添些黃豆做菜碼,好吃。在家我煮麵,女朋友做炸醬。肉末蔥花下鍋炒,然後加豆瓣醬或者甜麵醬,再炒出鍋,烏黑一團,蓋在面上,黃瓜絲做菜碼,愛吃。

來北京第一次吃重慶小面,是大家從城郊培訓中心進城去玩兒,累了之後吃的。當年還是學生,一份蔥油拌麵就十幾塊,覺得挺貴而且分量又少,吃不飽。心下嘀咕,小面小面果然面如其名,真是又小又少的面。經歷不好,之後再沒吃過。

過年回家吃爸媽做的面。就蒜,吃兩盤都不夠。西紅柿雞蛋炒好,面煮好撈出,和菜拌勻,盛出,粘粘的,加點醋,滋味不可擋。回北京,依法炮製,味道不錯,吃一大盤很滿足。

在家給女朋友煮方便麵。突發奇想,先炒好西紅柿雞蛋,然後加水,等沸,放入方便麵,煮好之後放佐料,盛出,女朋友也覺得味道好。

聽郭德綱說,謙大爺也愛吃麵,飯吃完後,不吃點面,總覺得沒飽。我在吃火鍋的時候有這體會,最後不涮點面,拌芝麻醬吃嘍,就覺得這頓沒完。

有面吃得多開心

曾經和朋友開玩笑說,如果臨走前能再吃一碗刀削麵喝碗麵湯,就可以瞑目了。

有面吃,得多開心,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