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前苏联与芬兰的战争是如何引发的?

冲击时评


苏芬战争是指在二战中苏联侵略芬兰的战争,是二战中苏联打得最菜的一场战争,有人提出正是苏联侵略芬兰时的糟糕表现,给了德国侵略苏联的勇气,促使了苏德战争的爆发。

苏芬战争的起因无非是领土纠纷,历史上俄罗斯就与芬兰恩怨不小,1809年通过俄瑞战争,俄罗斯吞并了芬兰。一次世界大战后芬兰独立了出来,苏联一直对其领土虎视眈眈。1938年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后,苏联借口安全问题提出与芬兰交换土地和租借军事基地,芬兰不肯,最终于1939年11月谈崩。此时,苏联已经和德国完成瓜分波兰,也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没有后顾之忧的苏联于11月28日出动50万大军悍然入侵芬兰。

而芬兰此时只能动员18万人左右,可以说苏联是在背后给芬兰狠狠一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还是没能占到多少便宜,苏联犯了莫斯科战役中德国犯的错误,没能做好严寒天气下的作战准备,冬季物资准备不足,使得苏联士兵战斗力大打折扣。苏芬战争中,苏联军队阵亡约5万,而芬兰仅仅阵亡两万人多一点,可以说苏联是惨胜。1940年3月13日与芬兰签订了和平协定,通过这次战争,苏联获得了芬兰东南部包括维堡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大片领土和芬兰湾的许多岛屿。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芬兰趁此机会反攻苏联。随着苏联在苏德战争前期的节节败退,苏联原先拿下的芬兰领土全部丢失。后来,苏联反攻德国,同时对芬兰阵地发起猛攻。随着苏联在战争中的决定性胜利,芬兰架不住了,于1944年8月被迫求和,9月19日签订停战协定和临时合约,同时调转枪口一起打德国。在合约中,芬兰除了归还1940年被苏联侵占的领土外,还把贝柴摩省归还苏联,租让波卡拉半岛给苏联50年,并赔款3亿美元。

在苏芬战争中,芬兰虽然丢掉了45840平方千米的土地,约占领土的1/10,但是芬兰借此摆脱被并入苏联的命运,获得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由于整个战争几乎在冬季发生,因此苏芬战争又叫“冬季战争”。

后人分析,正是因为有了苏联在苏芬战争中的挫折,使其积累了严寒天气中作战的经验,保证了日后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萌叔观世界


前苏联与芬兰的历史关系

苏联和芬兰的前世今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简单点说,芬兰在苏俄成立之前应该是俄属芬兰,然而到19世纪末,芬兰就有了独立意识。一战尾声的时候,俄罗斯发生十月革命,沙俄被推翻,苏俄建立,趁着这个机会,1917年12月芬兰宣布独立。

正是基于这样一段关系,在二战前,苏俄也好,苏联也罢都希望将芬兰重新纳入到苏联的版图中来,为此,苏联还采取渗透的方式企图通过工人政权来推翻芬兰政府,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

由于芬兰是从沙俄独立出去的,而苏联又是嗜土如命,因此,二者在领土问题上始终存在争议,1920年在波兰与苏俄交战期间,芬兰与苏俄签订了对芬兰比较有利的《塔尔图条约》来划分两国边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双方都保持着敌对而紧张的状态。

1932年苏芬签订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在保持现有边界的基础上,避免再次发生侵略战争,并且宣称双方将以公正的精神解决任何性质任何根源的争端。

但是实际上,芬兰还是比较倾向于西方国家,因而和苏联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到二战爆发前,芬兰尽管保持着中立国的态势,但是斯大林还是担心某国会借道芬兰入侵苏联,双方再次进入谈判。

苏联希望利用芬兰领土来进行战略防御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苏联也出兵参与瓜分,攻打波兰实际上是苏德为了扩大各自自身实力进行的妥协和利益划分,在苏联和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也划分了东欧的实力范围。

这样整个东欧都存在于德苏的枪口之下,芬兰被划分为苏联的势力范围,斯大林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芬兰,毕竟芬兰对苏联在波罗的海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闪击波兰后,苏联开始建立一个能够防止希特勒东进的战线,在和东欧的小国达成协议后,开始与芬兰进行谈判,苏联的要求是,芬兰必须保证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的安全,为此,苏联可以拿出一部分领土来换取芬兰的港口城市,并且要求重新划分北方苏芬的国界。

捞干的来说,就是苏联用2134平方英里去换芬兰的1066平方英里,尽管芬兰的大部分是港口城市,但也不算吃亏,当时的苏联至少还是保持着诚意的。

芬兰并不同意苏联的无理要求

为什么说这是无理的要求呢?任何对于领土的交换可能都是无理的要求,尤其是苏联要求芬兰将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苏联,为期三十年,这和西方列强租借中国港口城市有什么区别。

而汉科半岛是芬兰防御苏联的天然屏障,一旦将其划分给苏联,芬兰的威胁将会更大,因此芬兰拒绝了苏联的提议。

芬兰之所以会拒绝苏联的提议,是因为从芬兰的民族情感来说,并不能接受,从另一方面来说,芬兰因为是中立国,是英法与德国、苏联博弈的小国,尽管德国在苏联面前将其划分给苏联的势力范围,但是背地里却暗中支持芬兰。

而英国在1938年之前向芬兰提供了加之两亿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正是在西方的帮助下,芬兰简直成为防苏的桥头堡,在芬兰人的世界观上,将苏联视为唯一的假想敌,除此之外,国际联盟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借口对芬兰宣战后不久,国联就将苏联除名,使其在外交上没有获得优势地位。

然而,苏联以为稳操胜券的战争,却让苏联身陷芬兰获得惨胜,在苏芬和谈后,芬兰无条件接受了苏联提出的条件以及附加条件。

在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芬兰受希特勒的邀请加入德国一共对付苏联,并且夺回了在苏芬战争中失去的土地。


史论纵横


1938年德意志入侵奥地利以后,塑料多次以保护西北边界为理由,强迫芬兰让出领土租借军事基地,11月28日苏联刚与芬兰签订《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两天后就发动了侵略,悍然入侵了芬兰,挑起了苏芬战争。



两次苏芬战争,芬兰被迫割让了十分之一的领土,赔款超过5亿美元,还被迫将波卡拉半岛租借给苏联。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芬兰也避免了像其他波罗的海国家那样被自愿并入了苏联,保证了相对的独立。


17世纪以来,芬兰一直都是瑞典帝国的一部分,“北方战争”以后,沙俄支持芬兰大公国的建设,沙俄也迁都圣彼得堡。然而随着“泛斯拉夫主义”的崛起,沙俄企图强行同化芬兰,引起了芬兰的反感,双方开始互相敌视。

苏联一直认为自己的圣彼得堡过于靠近边界并不安全,同时将芬兰视作纳粹德国的帮凶,所以一直都妄图吞并整个芬兰,最终引起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