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社会对于自由的压抑在幼儿园就开始了?拒绝幼儿园错误教育!

有料的育儿干货、有内容的宝宝新闻

作者丨CIDY老师

人走进幼儿园,就仿佛是进入了第一个小社会。方枪枪无疑是被动地、不情愿地走进了一个极端专制的社会。第一天,就被一把恐怖的大剪刀剪掉了辫子。而接下去他面对的是这个社会的一系列的规则和秩序:洗完手要把手举高,排队让老师擦干;吃饭时举左手加饭,举右手加汤;出去玩要拉着线排成队;睡觉前听见哨子响就要过去,让老师给擦屁股;早上起来要集体上厕所……影片中小朋友的对话寥寥无几,只听见老师们不断地重复:不许说话!不许站起来!说话要先举手!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这样长大的,但是看到这一幕幕还是会惊诧:社会对于自由的压抑在幼儿园就开始了,甚至表现得更为直白!

社会对于自由的压抑在幼儿园就开始了?拒绝幼儿园错误教育!

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喜欢把好学生跟好学生排在一起,做的好的给一朵小花花做的不好的在后面站着,有些事做错了,还得打手指板,因为调皮捣蛋,一排人站在那里挨个挨手指板。

影片中有几次集中的表达:

1.对小红花的争取

小红花是人生第一个关于荣誉的诱惑。作为自由人而身处专制社会的小孩子们,这似乎是他们唯一的财富。要得到小红花,一要不能尿床,二要自己穿衣服,三要饭前洗手,四要在规定时间上厕所,五不能说话。方枪枪对自由是渴望的——体现在两次梦见雪夜里撒尿,但他还做不到对小红花的漠视。在发出了“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的疑问后,他以很快的速度改变自己,服从规则。但唯独穿衣服这件事,他很努力却做不到。老师的引导,在黑色幽默中却体现出了异常的残忍。

老师:为什么小朋友要自己穿衣服呢?

小朋友:因为小朋友要学会自己穿衣服。(小孩子可爱的回答方式)

老师:对不会自己穿衣服的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做呢?

小朋友:帮助他们。

老师:谁愿意上来做示范呢?

……

方枪枪作为被帮助的对象,作为一名弱者,站在老师和小朋友包围下的中心,可怜地脱掉套头衫,这对他来说无疑难度太大。这时候“帮助”去哪里了呢?老师还丢下一句:你耗着吧,没人帮你!不能惯这孩子!方枪枪的自尊在这一刻瓦解了。

2.对友情的争取

在这个看上去很美而实际上很压抑的集体,友谊大概是最大的慰藉和最需要争取的东西。方枪枪却在这上面不断地受挫折。不洗手,马上有人告老师;为了和南燕她们一起玩而爬上窗台,却因椅子被人搬走而下不来。但就是这样,他对爱的渴求还是没有减少。有几个情节让人看了尤其心酸。

第一次是他把自己珍贵的小红花从包好的手帕里拿出,郑重地送给被扣掉小红花的南燕,却遭了拒绝。

第二次是他走向同样被孤立的北燕,说:我和你玩一会吧,好长时间都没人和你玩了。然后却因玩打针时脱北燕的裤子,被老师定位为小流氓。

第三次是做完操,他抱住北燕,仿佛以次证明她是自己的朋友,却被北燕骂了“讨厌”。

第四次是问北燕:为什么冲我笑?得到的却是更为残酷的回应:别不要脸了,我笑狗呢!这话出自一个四岁的女孩之口,似乎是对善良莫大的讽刺。

如果说第一次打击,方枪枪的表情在孩子气的失望中已经些许有了成人般的落寞。那么就不难解释,最后一次他会委屈得在吃饭时哭出来。失去小红花带给他的感伤远远比不上争取友情的失败。连观众都会忍不住为他流泪。

社会对于自由的压抑在幼儿园就开始了?拒绝幼儿园错误教育!

3.策划暴动

李老师学大猩猩的样子,让方枪枪感到了恐惧。他相信老师是长了尾巴的怪物,会吃小朋友。那个最听话的小朋友就是被吃掉后变出来的小妖怪。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会记起《狂人日记》中“吃人的礼教”和“救救孩子”的呐喊。方枪枪用孩子特有的朴实的话,一语道破了制度的压迫下,自由被吞噬的现实。他随后发布了煽动性的言论,提出具体周密的计划,俨然一个勇敢的革命者。暴动自然是失败的。革命者的结局也是悲惨的——方枪枪被关进了黑屋,这几乎是对一个孩子最极端的惩罚。无助的枪枪向一贯慈祥的园长求救,但园长的表情却证明了她是一个更冷酷的专制者,这恐怕连观众都没有想到。方枪枪还表达了对上学的向往,以为上学是对这种束缚的摆脱。可是,看电影的我们一定明白,他的幼稚面对的是多么残酷的现实。

方枪枪对自由、对友爱、对尊严的憧憬,被一一粉碎了之后,从一个调皮的不守纪律者变成了彻底的破坏者。不知为什么,他的一句话始终在我脑子里重复:

快告诉老师我出队了!

社会对于自由的压抑在幼儿园就开始了?拒绝幼儿园错误教育!

影片的色调始终是阴暗的。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可爱的孩子们第一次没有带给我们快乐的原因。故事的背景是古建筑,无论是它的陈旧还是它的尺度,都和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更增添了带给我们的压抑。空灵的音乐似乎只有在方枪枪飞下窗台那一刻有了轻快的音符,大概也是导演为了透过那短暂的镜头,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结。

所以说对于儿童的的教育是很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已经和以前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以正确的方法加以教育。

1.教育孩子谦让

当孩子们玩滑梯发生冲突时,当孩子们争抢玩具时,按照一贯的做法,许多老师都简单地处理过:大的孩子让着小的孩子,或是男孩子让着女孩子,或是说一声“对不起,没关系”就了事了。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困惑,“为什么他做的不对,我还要让着他呢?”“为什么每次都是大的让着小的呢?”别说孩子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连我们做老师的也是该考虑考虑这样的问题了。

对待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矛盾,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孩子的谦让问题。教师的任务是要引导他们思考“对与错”,并了解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如果违反规则,就是错误的。教师要在适时适宜的情况下,帮助犯错一方的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初步体验是与非。这种体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有利于解决他们今后在社会交往中的各种问题。

谦让是一种美德,但一味的谦让,会造成孩子心理的不平衡感。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来解决孩子之间的谦让问题,并非简单之事,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发生矛盾到解决矛盾,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商量,学会等待,学会轮流。这其中,孩子的自控能力得到提高,也增强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习了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所必需的一些沟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教师的过多指责是不必要的,让孩子从中树立是非观念,学会友好沟通的方法,教育孩子尊重理解别人,才是最重要的。

2.、幼儿教师如何在幼儿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是与其教育教学效果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幼儿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

为了在幼儿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热爱幼儿,并给幼儿以关注

②善于肯定

善于肯定,这不单是指我们要善于表扬幼儿,更是指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让其在活动中,自我肯定。

③乐于与幼儿一起游玩、交往

幼儿是好交往的,幼儿又特别喜欢和教师交往。与教师交往,不仅能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而且还能满足幼儿的自尊及荣誉需要。

④给幼儿以表现的机会

幼儿是好表现的。因此特别喜欢那些能给其以表现机会的老师或教育活动。

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进而使得幼儿更加喜欢我们幼儿园所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

3.温柔地对待幼儿

幼儿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

4.对幼儿要公正

做教师的心里应该清楚,孩子的心其实是非常敏感的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希望教师表扬他,也十分留意教师喜欢谁、不喜欢谁。

5.老师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说起来,规矩就是规则。我们的社会需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我们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给孩子订立规矩,道理也一样;

不给孩子订规矩,受害的不仅是教师,更殃及孩子本身。

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 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他们“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信号不明确的话,教师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CIDY老师提示,了解孩子自身优点及缺点,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想要了解更多,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的链接,为您解答更多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