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合度和參與度

基於問題的教學模式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重要策略之一。我校在此基礎上又探究出了基於問題的“三問三學”課堂教學模式,即將課堂教學過程分為以問導學、自問促學和設問測學三個環節。這一教學模式旨在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更好地整合課堂,提高學生參與度。

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合度和參與度

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合度和參與度

——以《聲聲慢》教學為例探究基於問題的“三問三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內涵

  • 作者 翁光明 凌 雲
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合度和參與度

學貴有疑,基於問題的教學模式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策略之一。不少人把基於問題的教學片面理解為教師問,學生答,甚至是教師問,教師答。這樣一來,課堂上學生依舊是被動接受為主,學生的思維沒有喚醒,參與度低,且所提問題較散,主次不突出,目標欠明確,整合度不高。因此,我校在此基礎上又探究出了基於問題的“三問三學”課堂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旨在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更好地整合課堂,提高學生參與度。

“三問三學”即以問導學、自問促學和設問測學三個環節的簡稱,在此理念之下,我校進行了教學改革實踐。下面就以《聲聲慢》教學為例,談一談該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內涵。

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合度和參與度

一、以問導學

傳統的導入有故事導入、情境導入、詩句導入等,但共同點是由教師表達為主,學生有時不能立即進入課堂。而“以問導學”是用問題來導入,能立刻引起學生注意力,調動思維。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捷普洛夫就說過:“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這裡的問題可以結合學生的預習來設置。以這首詞來說,作者的生平,寫作的背景等,學生完全可以自己查閱資料得知。這就免去了教師例行的作者簡介和背景介紹。而詞中字詞的釋義,學生則可以結合註釋和工具書瞭解並掌握。

因此,《聲聲慢》的“以問導學”這一環節就設置了對字詞的解釋和對詩詞感情基調的理解。問題藉助於投影展示——

1字詞句質疑,課堂檢測。

(1) 悽悽慘慘慼戚 慼慼:

(2)乍暖還寒時候 乍:

(3)最難將息 將息:

(4)有誰堪摘 堪:

(5)怎生得黑 得:

(6)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次第: 了得:

2有感情地誦讀,找出詞眼。

回顧預習情況,能使學生立即調動思維,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預習達到效果了,更會信心倍增,積極參與。

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合度和參與度

二、自問促學

自問促學這一環節即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繼而由同學、老師共同解決,以解決困惑、促進學習。這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點。

  • (一)學生提問的重要性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君子有九思,其中之一就是疑思問,

學貴有疑,有懷疑就要提出來。清代劉開的《問說》也提到,“君子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所謂“學問”,也即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我校提出的“三問三學”恰恰是體現了“學問”的內涵所在。

學生要會提問,也就是要具有問題意識。問題是創造的先導,思維的起點,具有問題意識,會提問是一個人有所創新的基礎和前提。往大處說,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為了培養創新性人才,往小處說,問題教學,尤其是學生自己提問,能引起學生思維高度集中,異常活躍,拉動學生思維張力,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因此,我校大膽提出了學生自問促學這一環節,以期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二)如何激發學生提問

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需要培養。在現今的高中課堂上,我們不難發現,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都很少,更不要說自己提問了,由此,筆者認為可以通過這幾個方面來激發學生提問:

1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提問

不少學生不提問,不僅僅是因為找不出問題,而是根本就不敢問或是不好意思問,他們往往片面地理解了“師道尊嚴”,不敢質疑老師,不敢質疑書本。他們循規蹈矩,就等著“回答”問題。生怕問了什麼不該問的問題被人恥笑了去。

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創設寬鬆的氛圍,首先,改變學生的觀念,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大膽地提出來才能解決,學問學問,就是要先提問。

其次,對學生的提問要儘量予以肯定,在學生有了問題意識之後,要細細呵護,不要因為學生提出問題的膚淺、幼稚而隨意嘲笑或是責備,要儘可能地予以肯定,在此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

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合度和參與度

2初始階段作硬性要求,要求每預習必有一問

在學生還沒轉變觀念,具有問題意識之前,不妨推波助瀾——

硬性規定學生在預習課文時至少提出一個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習慣,在預習時把自己不理解或有疑問的地方標註出來,形成問題,並且會逐漸轉化為自發的問題意識。

總之,“自問促學”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平時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而基於問題的“三問三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多思考,多提問,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度參與到課堂中來。

  • (三)學生問題的來源

1學生預習生疑

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必然會有疑問之處,可以把問題提出來寫在紙上。不論難易,都可以提。這樣一來,每位同學在課前其實就已經充分參與課文的學習了,課堂上他們會關注自己的問題有沒有價值,是如何解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參與度高。

同時,還可鼓勵學生設置問題,即“明知故問”,對於文本中的一些內容,學生已經能初步形成自己的看法,不妨設置成問題,由他拋磚引玉,引發大家的探討,更能活躍思維。

兩者結合,學生在《聲聲慢》課堂提問時,提出了不少問題,如:

生1:開頭一句,作者在尋覓什麼?

生2:為什麼說大雁是“舊時相識”?

生3:酒一般是濃烈的,為什麼這裡卻說是“淡酒”?等等。

2課堂生成問題

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躍了思維,而思維就像水庫,一旦閘門打開了,就會源源不斷地出來。因此,在解決已有問題的同時,學生又會積極思考,產生新的問題,提出來,這時的問題往往比預習時提的問題更有深度。比如在大家解決了“為什麼這裡說‘淡酒’”這一問題後,就有同學聯想到李清照另一首詞,提問——

生:關於這句我還有一個問題,李清照曾寫過,“濃睡不消殘酒”,喝了酒之後就沉沉地睡著了,說明她不勝酒力,為何這裡卻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這一問題的回答又要聯繫到李清照的生平,以及她不同階段詞作中“愁”的內涵,引發了更深層次的討論,學生思維更加活躍,討論熱烈,參與度高。

  • (四)問題的處理

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很顯然不能一一拿出來在課堂上解決,要注意問題的篩選和合並。

這一過程可以由老師完成,也可以通過組內討論完成。具體說來,前一種方法即由老師在課前看一看學生在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加以適當的篩選和合並,再將問題羅列出來,藉助於投影儀展示,當然在問題的後面要備註提問學生們的姓名,以激勵學生繼續提問。

我們這節課是採用的後一種方法,先通過小組討論,由學生自己解決並排除一些過於簡單的問題,並將組內各成員所提的類似的問題加以合併,由學生當堂提出來。

這些問題提出後,師生共同回顧,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好,並做適當的記錄,如《聲聲慢》這堂課我們就對照詞句本身,按順序回顧了大家的提問,並在課文中作適當的標註,以便學生記住問題,一一解決。這一過程如下:

師:這個問題剛剛也有同學提的,大家思考一下。好,我們先就這幾個問題思考一下,回顧一下,哪些問題:

  • 1、開頭連用了七組疊詞,有什麼好處?
  • 2、作者為什麼“最難將息”?僅僅是因為“乍暖還寒”嗎?
  • 3、酒一般是濃烈的,為什麼這裡卻說是“淡酒”?
  • 4、為什麼說大雁是“舊時相識”?
  • 5、梧桐為何要伴著細雨?

這樣一來,學生的“自問”就有章可循,適時保證了課堂的整合度。

  • (五)問題的解決

解決問題並不是由教師獨立完成的,一些問題可以直接由其他學生回答,或者由學生討論之後回答,其間教師可作適當的引導。這樣能使學生的參與度達到最高。具體來說,解決問題的方式可分為:

1、學生自主思考

高中生的思維能力較初中階段有所提高,他們有能力自主解決一些問題,課堂上應該給予每位同學自我思考的空間。

有時一位同學提出問題後,就立刻有同學舉手回答,說明他已經思考成熟了。比如:

生:開頭一句,作者在尋覓什麼?

師:她問作者在尋覓什麼?有同學能回答嗎?

生:作者此刻尋找的可能是她的丈夫,還有舊時和趙明誠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這就是學生獨立思考的結果,如果其他學生的思考與之不完全相同,可以進行補充或發表其他看法,並且我們鼓勵有不同的看法,這一做法也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活躍。

2、生生合作學習

新課標強調合作式學習,學生形成合作小組,由組內同學相互交流各自對問題的認識和思考,相互啟發,擬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內容。他們的思維相互補充,能使問題答案更加完整,更趨正確。

因此,在學生的問題基本提出後,我們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這些問題,形成答案後,由每組自主推舉一位同學回答,當然,發言人不能每次都是同一人。學生討論時,教師要做好舵手,關注各小組的探究,必要時適當點撥。

在解決問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以生生合作探究的方式為主,極大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參與度。

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合度和參與度

三、設問測學

“設問測學”這一環節是由教師設置問題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可以檢測出這堂課是否達到了預設的目標。設計的問題應遵循以下原則:

  • (一)圍繞教學目標設置

設置的問題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才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如這首《聲聲慢》的教學目標為:1、瞭解作家個人的生活遭遇與創作的密切關係,體會詞人作品中的 “愁”情;2、瞭解詞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屬性,能即景悟情。據此,“設問測學”這一環節先設置了這樣兩個問題:

1、詞人是通過哪些方式抒情的?

2、思考李清照的“愁”蘊含哪些內容?

這兩個問題緊扣教學目標,檢測了學生對作品內涵的理解和對抒情方式(重點是借景抒情)的把握。

  • (二)關注方法的掌握

我們不僅要關注知識目標的達成,更要檢測學生有沒有掌握方法。及時整理思路,當堂總結方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看學生能否學以致用。其實第二個問題既是對本堂課知識目標的檢測,其分析過程又是對方法的概括,並且在此基礎上我們又設置了第三個問題——3、學以致用:要求學生辨別《醉花陰》和《武陵春》分別是作者哪一時期的詞。這就能看出學生能否掌握並運用本堂課所總結出的鑑賞詩詞的方法。這樣一來,學生收穫的不僅是知識,更提升瞭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國古代詩詞千千萬萬,我們的課本不能一一涵蓋,我們的課堂不能一一賞析,因此,掌握方法並能運用到其他詩詞中去,就顯得尤為重要,方法的掌握是這堂課更深層次的目標。

總的來說,“設問測學”設置的問題,對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具有整合概括性,使課堂目標更加明確,條理簡約清晰。

以上就是基於問題的“三問三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內涵,三個環節均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教學過程變為圍繞問題而進行的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並適時保證了課堂的整合度。同時,三個環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使課堂合成了一個高效、簡潔的有機整體。

以問題為載體,以思維為核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合度和參與度

基於問題的“三問三學”教學模式是我校在問題教學基礎上實施的一項創新,我們還將不斷探索和實踐,使其成為一套更加完善的有效教學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