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留学之后回国,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肯定有不少留学生早已提前做好了打算。有不少人选择留下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国寻找机会。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留学之后回国,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六成留学生年薪低于10 W?

前段时间,猎聘海外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海外留学生回国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六成海归年薪低于10W,平均算下来月薪不到1W。


留学之后回国,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What?有些学生可能花了百万留学,回国竟然月薪不到1W?

乍一看的确很惨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海归留学生中,年薪10W以下人群占比是62.40%,而国内院校毕业生的10W一下年薪占比是84.63%

海归留学生年薪10W-20W人群占比是25.30%,国内毕业生这一年薪区间占比是10.23%…

原来相比国内毕业生,留学生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而且,这仅仅是毕业后第一年的薪资,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国际化视野、外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等,海归的潜力与汇报率将逐年走高。

海归普遍工作一年后,年薪增长1-2倍,5年后普遍达到30W-40W/年。

留学之后回国,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留学生回国都钟爱哪些行业

1. 互联网科技行业是首选

根据大数据统计,IT和商科一直是留学生们选择出国深造时最为热门的专业,回国后的就业也是一样围绕在这两个行业中。

在去年,有20%左右的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到互联网行业发展,该数据逐年递增。

2. 教育培训是创业集中区

毫无疑问,留学生创业比例最高的,就是教育培训这块,培训内容则是留学经历经验及指导,仅30岁以下的创业者比例就高达60%以上。


香港工作2019年的平均薪酬再涨,普通文员工资平均20K港币。IT、金融、互联网、区块链平均薪酬增幅50%,薪酬区间达到35K--100K。

今年回国将与834万国内毕业生竞争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为834万人,同比增加14万人,求职人数可能再创新高。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势头平稳有序,各地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人才市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需求,但是要找到一份好工作,依然是僧多粥少。

而且,随着近些年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外学历的含金量不如从前。以前的互联网也不是很发达,所以留学生通常会作为一个信息使者变得重要起来,但是如今这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

所以,如果留学生要选择回国,就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整,难度甚至比留下来还要大。

对于长期在外留学准备毕业回国的小伙伴,以下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角色的重新定位:例如在毕业初期,最主要的目标应该是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收入方面不应该有太多的计较。

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国内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回国之初会有一些不适应很正常,可能主要表现在社交方式上,最好先通过国内的亲朋好友熟悉情况,让自己有一个心理缓冲期,不至于回来后“手忙脚乱”,也不至于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感。

多方面调整自己的心态:回国之后,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做任何事都应该放低姿态。同时,交流和运动是最好的调整方法,没事的时候可以和朋友出去走走,多交流可以更快地了解和适应国内环境。

香港为了配合大湾区发展,2018年8月28号公布首份人才清单,首批纳入“香港人才清单”的优秀人士将来自以下11个专业类别:

1. 资深废物处理专家或工程师

2. 资深资产管理专才

3. 资深海运保险专才

4. 精算师

5. 资深金融科技专才

6. 资深数据科学家及资深网络安全专家

7. 创新及科技专家

8. 造船师

9. 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

10. 创意产业专才

11. 专门解决国际金融及国家与投资者之间纠纷的争议解决专才;及拥有处理来自投资或东道国跨境交易的专门知识及经验的业务交易律师而这次公布的“人才清单”内的专业人才,将通过“优才计划”申请来港定居,并且可以在“综合计分制”下额外获得30分!

也就是在原有“优才计划”的基础上,获得了一个加分项!假如“优才计划”是一门考试,“人才清单”就是一道附加题,如果拿下了这道附加题,你有可以拉开至少30分的差距!

你是不是也可以获得这额外的30分呢?点击【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