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徑深不知處,嶗山北九水,冬季遊北九水更有韻味

人們常說:"不到北九水,不算遊嶗山。"北九水以其麗山秀水繪就的優美畫廊,馳名中外。

徑深不知處,嶗山北九水,冬季遊北九水更有韻味

北九水的一年四季,氣象各異,景色不同,每年都要去幾次北九水,我閒下來後,總愛出門走動走動,與幾位朋友相約,去爬嶗山北九水。

徑深不知處,嶗山北九水,冬季遊北九水更有韻味

恰巧週末天氣不錯,心情不錯,因此結伴而行,北方的山,往往因多石少水少綠色植被,而山勢顯得雄偉凌厲,但因缺水植物稀少,因而少了一些的輕盈靈秀。北九水卻與大多數北方的山不盡相同,兩側山峰連綿起伏,中間峽谷深澗,水多豐盈,因此而得九水之名。特別是在雨季,溪水彎彎曲曲,時寬時窄,時急時緩,時兒流水潺潺,時兒凌空奔騰,大大小小的水潭、水澗、瀑布散落其間,山與水相依相伴,相互纏繞,山為水留行,水為山增秀,形成了一峰一景,一澗一色的瑰麗旖旎的畫廊式風光。

徑深不知處,嶗山北九水,冬季遊北九水更有韻味

北九水又分為外九水和內九水。外九水路較平坦,路途較遠,有道路可以行車,汽車沿著山澗山勢蛇行樣緩慢上行,車的左側面山坡上可見村落人家,車的右側面則是山澗峽谷。冬季,嶗山的水相對較少,外九水溪流已斷,裸露出溪底大大小小的山石。由於人工修築了一些攔水大壩,節流蓄水,形成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堰塞平湖,湖水波光粼粼,清澈瑩瑩,給冬季空曠蕭條的山野增加了不少盈盈的清麗。

徑深不知處,嶗山北九水,冬季遊北九水更有韻味

車行至內九水不遠處我們下車,然後三三五五,沿著山路結伴上行。舉目望去,冬季的山麓,枯草萋萋,樹木瑟瑟,山石突兀,人跡稀少,整個山野顯得極為肅穆和寂寥。

徑深不知處,嶗山北九水,冬季遊北九水更有韻味

時間還早,時光悅人,不緊不慢行走,閒閒散散攀爬,上了幾段緩坡,走過了幾座小橋,轉過了幾個山彎,迎面來到四水。在這裡是一個分道口,左邊的山路陡峭一些,通向蔚竹庵,然後繼續上行可達山頂;右面走過懸索橋,對岸山路較緩,沿山路過九水畫廊,到潮音瀑,如果再上行,也可達山頂。其實四水之上,是一個環形線路,向左向右,最終都可以攀上頂峰。

徑深不知處,嶗山北九水,冬季遊北九水更有韻味

心裡想著"上山容易下山難"的古訓,趁著體力尚好,來個先難後易,選擇了沿著左面的山路上行,此時才感到了爬山的勞累,呼吸逐漸變粗,腿腳逐漸發軟,大冷的天,竟然出了些許的汗,這時才有了真正登山的感覺和滋味。

徑深不知處,嶗山北九水,冬季遊北九水更有韻味

路過幾片竹林和一座小橋,如果走過這座小橋,穿過竹林,即可到達清靜優雅,仙氣繚繞的道家勝地蔚竹庵。此前曾幾次進去過,也燒過香,也問過道,心想事成,也還過了願。此番再次路過,心中已無其它念想,似乎無事可求。想那道家人家,乃是清靜之地,天寒地凍,凡人俗子如我等也,無事少去打擾煩憂。

徑深不知處,嶗山北九水,冬季遊北九水更有韻味

經過蔚竹庵,繼續上行,山地逐漸變白,最後竟然成了白茫茫一片。想想前幾日下過雨,而在山腰之上不是下雨,而是下雪,雲中的水同時從天而降,在不同的高度,則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正如人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風景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