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真正的管理者一定要有大局觀,培養大局觀首先做到這4點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往往,有大局觀的人是一個團隊的靈魂人物,也是最能成事的那個人。

作為管理者,不僅與內外部聯繫密切,也要面對內外部環境變化的挑戰,大局觀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它也關乎一個團隊是否能走得更好,更加長遠。而所謂大局觀,是指凡事長遠考慮,以得與失的辯證關係看待問題。

真正的管理者一定要有大局觀,培養大局觀首先做到這4點

作為管理者,怎樣才能具有大局觀呢?

1、深入思考

不能深入思考,一般不是因為智商問題,而是思維的懶惰,因為深入思考是一個不斷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斷逼近問題本質的過程。最簡單的如最近豬肉漲價了,如果浮於表面看問題,只會心疼自己的錢包,但是另外一些人會思考,豬肉漲價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采取措施控制漲價的因素,價格大概什麼時候會恢復,其他食品的價格會不會受到波及……所以時刻保持好奇心,多問為什麼,多探索原因,這也是瞭解問題本質的一個過程。

真正的管理者一定要有大局觀,培養大局觀首先做到這4點

2、上升一個層面看問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多時候,你以為看待問題很通透,其實你並不能看到事物的完整樣貌,因為自己置身在事物之中,會摻雜個人情緒、個人看法看待問題,並不能得出客觀、正確的結果。但如果你上升一個層次看待問題,如一個公司有人辭職,站在個人角度你會覺得心情低落,但是從公司層面來講,人來人往非常正常,這是一個推陳出新的過程。所以從更高的層次看問題,會更加的整體,更加的客觀,從而得到不同的看法。

3、分清主次

敵軍正在攻擊一個小村落,眼看小村落馬上失守,國王將主城的士兵都派出去防守,結果小村落保住了,但是主城卻被攻陷了。顧全大局,有大局觀,做事情要分得清輕重緩急,抓住重點,把握好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係,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因為小勝小負著急而亂下決定,要從整體出發,綜合因素,長遠考慮。

真正的管理者一定要有大局觀,培養大局觀首先做到這4點

4、進行溝通

管理者需要掌握用戶心理、員工心理、環境變化、戰略發展……這時可以多與同行業的人、員工、用戶多進行溝通,多收集意見,這樣你所得到的信息更全面,也更加有利於從全局的角度進行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